第371章心服口服 - 女配难为 - 微不足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女配难为 >

第371章心服口服

第371章心服口服

第三百七十一章心服口服

第二日早朝时,三皇子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近日与幕僚商讨好几日的方案。  “父皇,儿臣今日斗胆提出对赋税的看法。如今,百姓生活已是不易,再加之沉重的赋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儿臣想,能否用减免赋税的方法,鼓励贫困百姓开发家中荒地,将荒地用于渔业或是其它产业。下方官员向百姓们普及水车的使用方法,用自然力代替人力,将人力解放出来,转换为其他方面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并且我们可以奖励农耕,鼓励百姓提高劳动率,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朝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补贴。改变以往钱财为税的赋税政策,实在拿不出税金的家庭,可以上交粮食,当然了,既然说了是减免赋税,百姓拿出来的必定是家中有余的。那么,百姓顶会更加积极的开展农业以及手工业,百姓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有余力的情况下,朝廷的收入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加,军粮也可以得到补充。不知,父皇和各位大臣们意下如何?”

大皇子一听这话,心里有些犯难。一是他怕三皇子这一政策伤及地主阶级的利益,使地主阶级反抗朝廷政策,二是他心里觉得三皇子提出的这项政策实在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的确确是项治民的良方,若是父皇听取了他的政策,那三皇子在父皇心里的地位一定更高了。都怪手下的那群人无能,竟然让三皇子捷足先登了。

而二皇子心中盘算的却是自己的利益,这些年来,世家给他孝敬的东西不少,而这些之中不少都是贿赂,他心里清楚的很,但送上来的,不要白不要,再说了也查不到他身上。但是官员所收的贿赂,归根结底,是出于百姓身上,倘若今天三皇子的减免赋税的政策通过了,那他能收到的必定会有所减少。为了不损害自身的利益,他决定反对这一政策。

“三皇弟,你可否想过那些地主阶级会怎么看这个政策呢?不是只有农民才交赋税,该交的赋税地主一分也没有少过,他们会不会觉得不服呢?他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凭什么他们要交赋税而你今日要减免农民的赋税呢?”

“大皇兄,我今日此举不是为了减免农民的赋税,我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的钱当然不是白白来的,但其中不少人是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民乃国之根本,若是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还施与压力,强征赋税,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更何况,百姓生活的不好,别国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强国?”

“三皇弟,大皇兄所言也不无道理,如果为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引起两个阶级的矛盾到时也就不好解决了。”二皇子为了自身的利益,企图与大皇子站成一线,以防止三皇子的政策得以实施。

“二皇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难道是等到这项政策实施了才会出现吗?是二皇兄长年身居宫中,双耳不知民间事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有矛盾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地主压迫剥削农民,农民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这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他们不过是无力改变罢了,因为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当然,他们可以通过仕途这条路,他们可以通过科举,得到入朝为官的机会,但是,又有多少农民之子上的起学读的起书呢?别说凿壁偷光了,多少人根本就不识字,家里连书都买不起,他们根本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再者,农民和地主上交的赋税本就不同,不然要让地主让出几个中举的名额吗?那样他们就愿意了?民心是何等的重要,可你是否知道农民占了这‘民’中多大一部分,这项政策最终,是利国利民的。”

三方就这样据理力争着,大臣们也纷纷各抒已见,总的看来,三皇子还是获得了朝中诸多官员的认可的。

皇上听他们这样争论,觉得心烦,“你们都给朕住口!老大,老二,不是朕偏心老三,这项政策不论怎么说,对朝廷和百姓都没有坏处,可你们非要和老三争论,朕不知道你们是存了什么心,如果有别的心思,朕劝你们给朕收起来。老三说的一点也没错,此举是利国利民之举,应当得以实施。老三,朕派你全权负责此事,吏部立马着手去办这件事,吏部听从三皇子的安排。老三,朕对你这项政策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儿臣尊旨。”

“父皇……”二皇子不死心,还想争辩一番,却被身旁的大皇子拦住,“他如今正得势,我们只能再想别的办法,切勿再多言。”二皇子只好闭嘴。

“若无其他事,那就退朝吧。”

皇上走后,大皇子也走了,二皇子怒气冲冲的瞪了三皇子一眼,也离开了朝堂。三皇子也不介意,和吏部尚书一边走,一边商讨着实施这项政策的细节。

“三皇子此举的确是利国利民之举啊,大皇子和二皇子今日怕是真的惹怒了皇上……”

“的确,三皇子此举百利而无一害,虽说地主阶级那的确不太好办,但三皇子说得对,农民的确占了大多数,要想赢得民心先要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只有农民过的好,那么国家富足才有希望,别国也不能再轻视我国。”

“三皇子成功平定虫荒河番邦,今日又提出了如此英明的政策,皇上心中必定有数了,三皇子怕是要成为下一任君主了吧。”

“三皇子成为君主必定能使国富民强,而且我听说今日京城中的百姓也都对三皇子赞不绝口,三皇子可谓是民心所向了……”

下朝之后,各路官员们对三皇子此举议论纷纷,甚至连那些一向与三皇子派为敌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三皇子此举让他们心服口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