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争吵
第247章争吵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争吵
这空气里瞬间弥漫出的火药味让楼玉曼巴不得再多长出两条腿来用于逃跑,好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好。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楼玉曼尚还因为给姚夫人行礼还跪在地上,姚夫人没说免礼,没说起身,她要是真那么大的胆子敢直接逃跑,她可就不是楼玉曼了。
可是,现场的紧张气氛实在有些恐怖,能够让一向无论什么情况发生都是和颜悦色的姚夫人这样对待她一向尊敬的周嬷嬷的事,就绝对不会是什么小事,至少是楼玉曼听不得的小事。
只不过好在姚夫人的情绪激动些,周嬷嬷却还是冷静的,是以姚夫人虽然是这个语气跟她说话,但是周嬷嬷却也无意在乎这个,还是如往常一般的温柔语气,甚至神色都没改变半分,继续说道。
“夫人听话,快些喝了吧,时间拖的一长,又要严重了。”
其实周嬷嬷这话搁在往常可是绝对没错的,按照姚夫人那个身体状况,那就是病症每发作一次,这身体就要再弱上一分。
就更别提姚夫人要是还闹性子不肯喝药的话,病症每多拖一天,那么对身体的拖累就要更严重一分啊。
这个道理姚夫人哪里会不明白,而且平时说来的姚夫人也的确不会在这种事上闹性子,都不用周嬷嬷说好话,自己必然就是会把药一滴不剩的都喝进自己肚子里的。
只不过那也只是往常了,今天纵然周嬷嬷说了好话,姚夫人的面色好像也没有要回暖的架势,依旧是冷冰冰的一句。
“我不喝。”
这下倒换了周嬷嬷尴尬了,毕竟对于如何哄一个不听话的人这实在是姚夫人近三十年前的回忆了,自打姚夫人长大成人以后,她可就没干过这样的事了。
而且这一次周嬷嬷心里也是清楚的知道姚夫人这是在和自己置气。而且就连置气的原因,周嬷嬷自己心里也是一清二楚的。况且,在此事之前,周嬷嬷其实就担心过待姚夫人意识到了之后怕会不愿意,可是也是没有办法啊。
可是那又怎样呢,周嬷嬷纵然是知道,可是到底是没办法改变啊。所以虽然这次姚夫人这样,周嬷嬷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半分的气愤。
略微瞟了一眼一旁跪着的楼玉曼,周嬷嬷虽然现在有心想苦口婆心的好好劝一劝姚夫人,但是她即将要说的那些话了不能叫这个刚来的小宫女听见,万一泄露出去,可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想到这儿,周嬷嬷自然要先把楼玉曼支出去才是,这样接下来的话才好说不是。
“曼儿,你先出去吧。”
周嬷嬷淡淡的吩咐道。
听到周嬷嬷话的楼玉曼几乎是如蒙大赦,恨不得赶紧溜了才是。毕竟多待一秒,楼玉曼都不能保证自己到底会不会听到些不该听的,虽然楼玉曼并不想。
只不过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一切事情都不能按照常理去推论了似的,今天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要反着去想好像才正确,就比如本来应该默许周嬷嬷让楼玉曼下去的这个吩咐的姚夫人,此刻却竟然叫楼玉曼站住,这也着实有些怪异了。
只不过主子都说话了,楼玉曼就是再想,也不敢装作没听见就这么走出去啊。是以都站起身来的楼玉曼只能是发愣的站着,不知道此时是该再行个礼啊,还是继续跪着,还是就这么站着。
同样的,迷茫的自然也不止楼玉曼一个,就连周嬷嬷,此时此刻也不大明白姚夫人为何会让楼玉曼留下。她接下来要说的话并不适合楼玉曼听,这个默契,周嬷嬷想自己和姚夫人之间不应该没有啊。
可惜了。眼下这个现实的情况也就让姚夫人不得不相信自己这一认知了。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姚夫人在和自己打对台,回忆和自己唱反调,是以才每件事都要和自己唱反调。
这么一想,周嬷嬷觉得自己的火气好像疼腾——的一下就窜上来了似的,竟然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些什么了,眼睛直直的看着姚夫人好像要喷出火来。说的话好像都是从牙缝了挤出来的似的,听的楼玉曼浑身都不舒服。
“曼儿,下去。”
“留下。”
这一次,姚夫人还依旧反驳了周嬷嬷的决定,就好像周嬷嬷无论生气到了何种样子,她都并不惧怕,也并不在乎似的。
只不过这两人一来一往,打对台,实在难为的就是楼玉曼一个人了,她现在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待着尴尬。
虽说姚夫人才是正经主子不假吧,但是周嬷嬷在姚夫人心里是什么地位楼玉曼也不是不知道,如果今天她敢不顾周嬷嬷的话,那么就算不是今天,就算周嬷嬷不在意,不记得了,以后得哪一天姚夫人或许自己都会好好治一治楼玉曼。
可是难不成就能只听周嬷嬷的,从而把姚夫人的话当成耳旁风吗?那就自然更不可以了,周嬷嬷的脾气爆,恐怕现场就要把楼玉曼大卸八块的吧。
这可真真是苦了楼玉曼,夹在中间难做人,本来就只有两个选择,偏偏两个选择还都是死胡同。
“主子还是别为难我了,是去是留两位主子还是给个统一话吧。”
楼玉曼在心里反复斟酌了许久才终于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打破了片刻诡异的平静。
虽然可能称周嬷嬷也为主子到底有些不大妥当,但是实在楼玉曼也找不到别的词形容周嬷嬷的这个地位了。要是说她是吓人,楼玉曼保证自己可能话还没说完就要完蛋。
所以虽然可能僭越了一些,那也就错有错着吧。反正这两人还是赶紧明白情况,别再难为自己了。那楼玉曼就是谢天谢地了。
不过虽然楼玉曼说了这么一句话,好像试图有破冰的意思,但是这两人之间的硝烟好像不是这一句话或者说一时半刻就能消散的净的,楼玉曼明显的感到,好像一场更大的风暴就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