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旧病复发
第231章旧病复发
第二百三十一章 旧病复发
这个认识很快就入侵了楼玉曼的所有思维,让她几乎不能思考。脑袋里来来回回转的都是“皇上”两个字。 不过也不能怪楼玉曼这样的反应,实在是这个认识太过意想不到。不过同时这也就能解决长久以来楼玉曼对于舒宁轩的很多疑问了。比如为什么姚夫人这样的地位舒宁轩的一应配置还是不缺不少,内务府从来也没找过舒宁轩的麻烦。比如虽然姚夫人没有位分为何还是没人敢胡言乱语,甚至是一点谣言都没有。
刚开始,楼玉曼还以为这一切全靠的是贤妃的缘故,以为是她有所关照或者是那些个宫人都看的清姚夫人和贤妃的亲近关系,所以才不敢对姚夫人有何怠慢。
可现在想来这些楼玉曼自己给自己做出的解答实在有很多处都不大合理,而眼下这个现实给出的圆满答案却委实是和楼玉曼的问题结合的天衣无缝。
正这么想着,突然听得吱——的一声,是周嬷嬷推门的声音。看来她应该是和那有位公公说完了话,该回来了才是。
听到这个声音,楼玉曼立刻按自己之前想好的方案屈身蹲下,藏在有半人高的草丛后面。
不过楼玉曼还是没放弃观察周嬷嬷的动作,只见她依然是小心翼翼的推开后门,又警惕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确定应该是没什么人看到她,才终于迅速离开了。
当然,楼玉曼也没忘了观察她身上,而且也的确如同楼玉曼之前判断的那样,周嬷嬷手上拿了一个并不很大的锦盒,应该就是那人拿来给夫人补身体的补品了吧。
待周嬷嬷离开了好一会儿,楼玉曼这才起身离开了这片草丛,向自己房间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她还是在大脑里不断整理着自己刚才所知道的所有信息。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在外面的话,楼玉曼或许都能笑出声来。她果然没有赌错,这个舒宁轩一点都不简单,它背后所潜藏的秘密简直比直接去做贤妃宫里的宫女还要更为珍贵。
只不过虽然现在目前看来楼玉曼选择留在舒宁轩还是很赚的一笔,可是楼玉曼也没忘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她是要想办法制衡皇后,为楼家和姑苏未来的命运寻求另一种可能得选择。
所以虽然现在姚夫人看起来貌似也要跟贤妃一样,都能有与皇后的一战之力了。可是楼玉曼还没忘,起码现在的姚夫人就仍然只是姚夫人而已,而且这个夫人或许还很有可能做一辈子。
所以楼玉曼现在虽然已经知道了皇上对于姚夫人的这种隐秘的情感,可是姚夫人一天没有足够高的位分,一天不能成为能够抗衡皇后的存在,那么她如果留在舒宁轩就还会只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同时,如果楼玉曼的目标又变成了扶持姚夫人上位。那么,这几乎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其实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的话,知晓了这个秘密,其实对楼玉曼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这一点,楼玉曼必须要提醒她自己。
但是哪怕认识到了这一点,楼玉曼的心情还是不受控制的好了起来,相伴的,楼玉曼甚至觉得自己几日来都甚是无力的身体都变得重新有力起来,全身上下都像健康时一样通泰,甚至还要更为舒服些。这大概也能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吧。
第二日,楼玉曼早早的就醒了过来。这当然不是因为她为了今天可以正常当值而故意早休息了,甚至她昨晚说睡的是尤其的晚。
可是破天荒的,她的睡眠质量厉害了是直线上升,虽然睡着的时间并没有多长,可是这一觉醒来,楼玉曼真是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精力,就好像怎么用也用不尽似的。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楼玉曼就一路向着主屋的方向走了过去,准备今天就去上值的。可是当楼玉曼走到主屋前的时候,却发现主屋的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紧闭着,而是敞开着。
楼玉曼虽然心里确实觉得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多么在意,心里猜着大概是夫人今天精神好,早起了片刻罢了。
可是越到了跟前,楼玉曼越发现了不对,因为她依稀听见了主屋内的说话声音。这可就很是奇怪了,夫人平时可是最爱清净的,如果周嬷嬷不在的话,楼玉曼有的时候买屋里守了整整一下午都可能听不见夫人说一句话呢。
夫人尚且如此,下人们自然就更是了。况且周嬷嬷也特意定过规矩,下人们在主屋里说话都是要加着小心的,一个不小心,周嬷嬷可是要罚的。
越想越不对,楼玉曼索性加快了几步,想着赶快进屋看看情况才是。别是出了什么事才好。
不过楼玉曼前脚进屋,看见了屋内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一边用两指搭着夫人的脉,一边捻着胡须仔细思考的时候,楼玉曼也就明白主屋今天为何会如此反常了。
夫人怕是又病了,所以招了太医来看。之前自己听到的说话声音多半也是为此。
此时,姚夫人一言不发的躺在床上,不知是昏迷过去了还是只是因为精神不济才如此。周嬷嬷自然是一脸忧心忡忡的站在床边,焦急的等待着太医的结果。其余还有几名在主屋伺候的小宫女此时都围在夫人的床边,把夫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楼玉曼便没有凑和上前,虽然她的确有些担心这个主子现在的安危,但是显然也不专门需要她做什么,她还是不要总给人一种事事都要冲在前面的错觉吧。
况且周嬷嬷也不知道她今天回来,万一对她就没什么安排的话,她凑到前面去不也是无济于事吗?
不过虽然楼玉曼站的不近,但是却还是可以听到太医的说话声音的。把太医诊断姚夫人的话总结一下,其实就是旧病复发,病根难去,如今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罢了。随后便写了几个药方给了周嬷嬷,叫周嬷嬷派人煎了给夫人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