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7章殿前争执
皇上看着殿下的东阳王,和卫戍大将军李光,早已雷霆震怒!
而他所发怒之人,竟不是那两位斗气的当事者,而是旁边一言未发的中书令司徒青云。“司徒青云!你可知罪!”
“臣,知罪。”说着,中书令跪伏在地。
“你明明知道我这皇弟他……天真,你竟让他去给李光添乱!”圣上犹豫了一下,没说东阳王脑子有问题,而是选了一个词:天真。
“是!臣之过。”
“还有你!李光,目无皇亲,径自和东阳王动手对打……”
“回皇上!我并没和他东阳王对打,是他在挥拳击打臣下,如若我真的挥拳,哼……”
卫戍大将军看了东阳王一眼,冷哼一声,东阳王连滚带爬哭天抢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在大殿之上喊道:“皇兄,要为臣弟做主呀,他李光就瞧不起咱们皇姓一族,他不但险些打死臣弟,还辱骂先祖啊!”
“放肆!反了你了李光!”皇上双目圆睁,瞪视着李光。
“末将并未辱骂先祖,更不会殴打一个不会武功之人……”
李光虽然跪在殿上,但身体仍旧立得笔直,不卑不亢傲气凛然,话语刚说到这里,就被东阳王打断。
“对!皇兄你听听,他刚才骂的就是这句,他说我是一个不懂武功的无用之人,他是在骂我吗?分明是指桑骂槐辱骂皇上!皇兄你会武功吗?他分明说的是你呀,他不就是仗着自己有战功,觉得为我们皇族打天下,鞍前马后心中不服嘛,像他们这种前朝遗臣,是不会忠心辅佐……”
“够了!”
皇上竟一时被气得糊涂,彻底忘却了李光的耿直倔强,司徒青云的忠贞谨慎,当然也忘了东阳王的糊涂痴愚。
“着卫戍大将军李光革职一个月,自囚于府闭门思过,皇城卫戍之职,暂由东阳王代理。中书令司徒青云和东阳王二人,分别罚奉一年。因操办胡国公主劫持一案,暂不囚禁,待到案情终结,再做计较!钦此。”
一道圣旨,终结了这场闹剧。
回来的路上,东阳王还是气鼓鼓的,满腹牢骚嘴里嘟嘟囔囔:“本王不干了!生气。”
“东阳王息怒,国事为重啊,我们的案子……”
“案子!案子我不管了,气死本王了。”
“这……”
饶是中书令,如此沉稳老道之人,竟也不知如何处置当下情形。
只见东阳王冰着脸,忽然打开马车的遮帘,对外面的阿弘喊道:“阿弘,你是不是想帮着师父破案?”
“是!”阿弘犹豫片刻,迟疑地回答道。
“那好,我现在就把本王的职责全部给你,你和你师父主办此案,本王不干了,我要向圣上告病……”
“万万不可啊,东阳王!此时圣上正是震怒之时,贸然告病,恐怕有办案不力之嫌啊!”司徒青云连忙劝阻道。
“你不会是怕连累自己吧?如果这样可不够朋友啦!”
“岂会有这种想法,东阳王多虑了,如果你心情不佳,尽可在府休息几日,此案由我……”
“我就说嘛!最讲义气的,就是你司徒青云,本王也不和你推辞了,刚才,确实被那个李光给气个半死,本王先休息几日,这里就有劳中书令大人。”
说完,东阳王狡猾地对着师徒二人笑了笑,拍了拍中书令的肩膀,爬下马车,骑上一匹马,带着亲兵慢悠悠地回府去了。
“师父,这是?”
“哎……真是哭笑不得!”中书令司徒青云摇了摇头。
看到东阳王走远,阿弘本想和师父说一下,恒通钱庄房契的事情,但是看到今日东阳王的所作所为,阿弘又犹豫了,感觉他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是不是老管家搞错了。
所以,他还想去见见那个老头。
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清,老管家还是坐在藤椅上晒着太阳。
“大人又来了?”他笑着迎上前去,低着头未曾直视阿弘。
“管家,薪俸要到了吗?”
“还没有!那个乡下的大夫人没钱给!”
“那房契归了东阳王之事,是听谁说的?”
“当然是大夫人,别人谁有这权利?再说别人也不知道呀。”
“请问大夫人,现在还在乡下?”阿弘问道。
“是的,沿官道一直往南走,出了城山脚下第一个宅院就是。”管家扬了一下头,急急地回答道。
“那好,谢谢老管家。”
阿弘决定去看看这个大夫人,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当他路过恒通钱庄大门的时候,忽然想起,房间内还有一具陈尸,怎么竟无人报案?是不是因为没人发现的原因?
想到这里,他迈步走到钱庄大门前,刚要举手敲门,门竟然嘎吱一声打开了。
一个头戴皮帽的商贩,正好和阿弘照了一个对脸。
“你是何人?”他警惕地问道。
“我,我闲来无事……多年前的银两在这里,想通兑一下。”阿弘脑筋一转,信口编出一个理由。
“此地已不再是钱庄,现在是我们的皮货厂。”说着,就要转身关门。
“哎,我请问大哥,房间之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