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姨母
盛亦是大惊。
她远在月上,也听闻过,先帝子嗣单薄,一辈子只得了皇帝一个儿子,而如今这位宠妃竟有了身孕,那还得了?
盛这个后世人听了,都能感到那时宫中其余后妃们的嫉恨之情。将心比心,若自己是先帝后宫中的一妃,闻知此事,眼红得怕是要滴出血来。
许婕妤继续道:“那时皇帝陛下早便被立为了东宫太子,其生母又是正宫皇后,先帝的结发妻子,这储位本应是稳固至极,万不会有被废之危。可奈何……”
盛接道:“奈何月妃有了身孕,虽尚不知是男是女,但也决计不可掉以轻心。”
许婕妤轻点头,叹道:“娘亲说,那时天下皆知,先帝为了月妃,已至疯魔边缘,若月妃真诞下了位聪慧皇子,先帝为其废东宫,立庶出,也不是没这可能。大楚不比前朝,立储之事,贤为重,嫡长次之。可何谓贤?何又谓不贤?实难有个确切定论,说到底,在立储一事上,看得还是天子心意。”
盛想起前段时日在温府读的那些史书,道:“若本宫未记错,前朝太宗皇帝便以不孝之名,废了嫡长东宫,后立的太子,乃是宠妃所出。”
许婕妤道:“且那位太子还是太宗皇帝的幼子,继位之时,不过九岁。”
盛是当娘的人,明白这为人父母的心,叹道:“做父母的,确然易偏袒幼子幼女。”
“这些道理,臣妾和昭仪娘娘都明白,太后又岂会不明?”
太后便是当年先帝的正宫皇后。
眼瞧着自己儿子的储位受了威胁,深宫中的大多数女子都会先下手为强。
“先帝深知后妃们那些毒辣心计和手段,为保住这个孩子,便给侍奉宫人和太医们下了道封口令,令其决不可将月妃有孕之事外传。加之,先帝知月妃性情与诸妃不合,早下圣旨,特许月妃整日待在东月楼里,不必去向皇后请安,也可不见任何外人,故而这有孕之事,初时,还真给瞒了下来。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待月妃有了六月身孕时,此事还是传了出去,传得六宫尽知,天下皆晓,皇后更是震怖万分。”
盛小声问道:“于是,她便出手了?”
许婕妤摇起了头。
盛更惊:“皇后未出手?”
许婕妤仍摇头。
半晌后,她道:“有孕之事传出后,未至半月,月妃便随腹中胎儿一道去了。”
盛早猜到结局,但仍追问道:“死因是何?”
“鸩杀。”
秋风拂面,极是凄冷萧瑟。
恍惚间,盛好似瞧见了东月楼上有个绝美女子,小腹隆起,正冷眼看着楼下的说书人和听客。
女子的面容越发清楚,目中盈满了恨意。
盛浑身一颤,寒毛直竖,过了片刻,问道:“何人所为?”
许婕妤摇了摇头道:“娘亲不知晓,臣妾也不知晓,有人说真凶是皇后,也有人说真凶是德妃,总归后宫的那群女子们,个个都脱不了嫌疑。”
沉默半晌,她极是神秘地低声道:“除此之外,还有种说法。”
言罢,许婕妤瞧了一眼身后垂首的宫人,盛立马会意,同她朝前走了几步,且令宫人们立在原地不动。
数步后,许婕妤回首看,料想宫人们应当是听不到了,这才敢低声,附耳道:“还有人说,月妃是皇帝陛下所杀。”
许婕妤口中的皇帝陛下,自然不是先帝,而是当今天子。
盛大惊,复又小声道:“陛下今年方至而立,二十年前,也不过是个十岁孩童,哪有这般大的本事?”
许婕妤也瞧了一眼凄清至极的东月楼,道:“先帝为防月妃遭后宫毒手,便下了严令,后宫诸妃都不得至东月楼探视。”
盛问道:“诸妃不可,但东宫太子却可?”
许婕妤点头,道:“臣妾年幼时听了这个故事后,便一直记挂在心,好奇万分,究竟是何人害了这位月妃。臣妾入宫后,机缘巧合下,竟从宫中一位老人口中听闻一事。”
许婕妤又停得恰到好处,盛忙问道:“何事?”
“老人说,在月妃身亡前,宫人们曾亲眼瞧见过一名孩童出入东月楼。”
又是一阵秋风,吹得盛脸生疼。
她轻叹道:“是了,先帝千算万算,千防百防,也决计不会防到一个十岁孩童身上,可谁料……”
后半句,给盛一万个胆子,她也不敢说出。
谁料这孩童小小年纪,心肠便如此狠毒,行事便如此杀伐果断。
许婕妤又道:“听闻也正是那一年,某日午后,先帝竟将向来爱重的太子,恨斥了一顿,怒至深处,险些起了废太子之意。”
故事讲至此,也差不多尽了。
二女的目光最后又落在了东月楼上,皆是一声叹息。
红颜薄命,值得叹。
后宫险恶,值得叹。
帝王家无情,亦值得叹。
半晌后,许婕妤忽问道:“昭仪娘娘怕吗?”
盛明知故问道:“本宫怕什么?”
许婕妤极小声道:“所嫁之人竟如此绝情狠辣,杀弟便罢,竟连其母也一道杀了。”
纵使盛心头百感交织,但理智仍存。
她今日是头回见这许婕妤,自不会傻到说出心里话,便微微一笑道:“本宫什么都不知,什么也不晓,今日下午只是听许婕妤讲了个前朝故事,至于真凶是妇人也好,是孩童也罢,本宫也毫无兴趣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