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金针渡劫 - 牧星记 - 剑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牧星记 >

第73章金针渡劫

第73章金针渡劫

子时初刻,太子秘密进入皇帝寝宫,独坐在偏殿里等待徐朗和金针先生的到来。殿外一阵脚步声响起,徐朗领着一名身形佝偻的老者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这位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金针先生!”徐朗抬手向太子介绍身后的老者。

这老者须发萧疏,面容枯槁,喉间时不时发出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似乎随时都要咳嗽起来。这模样哪里像个医道高手,分明是个久病沉疴的将死之人。

“老朽吴子川,拜见太子殿下!”金针先生给太子行礼,吃力地撩起衣摆就要下拜。

“免了!先生年事已高,不必多礼。”太子瞧着金针先生这副模样,内心实在无法相信他就是徐朗口中能够起死回生的神医,但还是彬彬有礼地给他赐座。

“听你们宗主说,老先生医术通神,享誉江湖,所以特意延请老先生前来帝都,入宫为圣上诊治伤病。”太子终究心存顾虑,不吐不快:“老先生看起来似乎抱恙在身,莫非是前往帝都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所致?”

太子这话说得虽然隐晦,但金针先生如何听不出来?太子言下之意,不过是想问自己既然号称杏林圣手,为何却连自己身上的疾病都治不好罢了。

“回太子爷的话,老朽这身旧疾并非舟车劳顿所致。”金针先生手抚颔下长须,坦然笑答道:“老朽在娘胎里就为病邪所侵,生来体质孱弱,幸亏家中数代行医,爹娘费尽心思,以药石保我不至夭折。”

“然而父母又岂能保我一辈子?于是老朽自八岁起开始随父母学习医术,以求日后能够自保。后来到了弱冠之年,老朽便开始游历天下,遍访名医,不断学习他人之所长,以求能找到根治自身病痛之法。”

“可惜天意难违,又或许是因为一生与阎王为敌,老朽虽能留住一口气不死,但始终无法医好自身顽疾,说来真是惭愧!”

太子听明根由,心中顾虑顿时消解,反而起身朝金针先生拱手行礼道:“先生身患重病却坚毅不屈,让人佩服至极!父皇的病情就有劳先生费心了!”

金针先生笑道:“老朽尽力而为,若能救治好皇帝病情,那也是天下万民的福祉!事不宜迟,咱们先去看看皇帝陛下的病况如何吧。”

太子和徐朗闻言,立马陪着金针先生前往寝宫正殿。

“尔等暂时退下,有事情自然会叫你们。”徐朗将寝宫内室里的一干宫女太监及观察病情的太医摈退,又吩咐龙榻前的八名金吾卫让开位置,以便金针先生为元熙皇帝问诊。

金针先生坐在龙榻旁的矮凳上,先是察看元熙皇帝额头上撞伤的位置,又扒开陛下眼皮看了看眼珠,最后才将手指搭在龙腕上,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皇帝脉象。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太子内心正慢慢焦躁起来,这时候金针先生睁开双眼,枯瘦的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敢问老先生,父皇病况究竟如何?”太子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金针先生一边将元熙皇帝的手臂陇回锦被中,一边沉声回答太子殿下道:“陛下本就久病缠身,元气亏虚,圣体孱弱。如今又脑部受创,淤血集聚于颅内不散,所以才会昏迷不醒。”

徐朗皱眉问道:“太医们会诊也是这般结论,却拿不出妥帖周全的方子,只能让皇帝慢慢调养自行恢复,不知道老先生可有医治的良策?”

“老朽不敢隐瞒太子殿下和宗主。”金针先生回答道:“正是因为皇帝体弱,但要疏散颅内淤血又非得用猛药不可,太医们担心皇帝龙体承受不住,所以不敢贸然用药,这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体虚气弱,血气行转缓慢,若想以他自身来散除颅内淤血,可能性微乎其微!有可能至死都无法苏醒。”金针先生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卷布囊:“老朽可以试着用针灸之法代替虎狼汤药为皇帝陛下疏通筋络,驱散淤血,快则三天,慢则半月,或许能见成效。”

太子闻言大喜:“只要能救醒父皇,请老先生全力施为!”

金针先生得了太子应允,将布囊在龙榻边展开,露出其中卷裹着的密密麻麻的金针:“请太子命人取一盏灯来。”

徐朗不等太子吩咐,快步走到桌边端来一盏手臂粗的大烛灯,小心翼翼凑到龙榻边。

“老朽这就开始为皇帝陛下行针,事关重大,出不得丝毫差错,万不可让人惊扰。”金针先生从针囊抽出一根金针来,放在灯焰上炙烤。

徐朗立马吩咐龙榻边的八名金吾卫去门口守卫,任何人都不许打扰金针先生为陛下针灸。

金针先生深深呼吸几口,一手探摸元熙皇帝头部穴位,一手将金针轻轻扎向选定位置,随即捻动针尾使金针针头慢慢刺入穴位中。

每根金针的扎入都缓慢而郑重,有时候还要停下来重新号脉观察元熙皇帝身体的反应,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有余,金针先生才将要扎的十三枚金针全部扎完。

“咳……咳咳……”等到金针扎完,金针先生额头上已经是大汗淋漓,压着嗓子一阵剧烈的咳嗽。

“老先生没事吧?”徐朗连忙放下灯台,替金针先生抚背顺气。

金针先生咳完,抬从袖口取出手帕擦了擦嘴巴,喘息道:“多谢宗主关心,刚才老朽全神贯注为皇帝陛下施针,略微消耗了些心力,不碍事的。”

“老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太子突然惊慌地呼喊一声。

徐朗和金针先生同时望向昏睡中的元熙皇帝,只见两只耳朵的耳孔里缓缓流出两道细小的暗红色血线!

“太子殿下和宗主不必惊慌。看来是行针起了效用,皇帝耳孔里流出来的真是淤积颅脑中的淤血!”金针先生见状笑道:“如此以来,老朽每日再按这针法行针一次,用不了多久皇帝陛下必定能苏醒过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