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再次失败
第170章再次失败
永王这一次的攻势迅猛确实让人难以抵挡,但是徐朗自由应对之策。他靠着他那群兄弟,一直死死守住城门,那些敌军竟是一步都靠近不得了。而赵丰年也没有辜负徐朗的期望,跟着徐朗的人立刻进了宫,面了圣。
“皇上!臣赵丰年携叛军永王之子,前来觐见。”
皇帝此时已经在房中急的直跺脚了,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阻止永王的进攻,如今赵丰年的到来,无疑是像雨后甘霖一般。
于是他急迫的说到:“赵大人来了?快请进来啊。”
其实别说什么赵大人不赵大人的了,他现在关心的是那永王世子。
不过这都不重要。
“爱卿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如今这永王世子,绝对是朕如今翻盘的希望啊!”
赵丰年从城门过来,自然知道是出了什么事,也知道皇帝如今说的正好也是这事儿,于是他说到:“还请陛下不必担心,徐将军已经带着将士们去守城门了,想必那永王定是没那么容易功攻进来的。”
说起徐朗,皇帝这才真正的放心下来,还真别说,换成别人的话,他现在还不一定能够放心,但是若是这人是徐朗,那就不一样了。
于是他连连点头,说到:“徐将军也回来了,那就好那就好,朕相信徐将军定能接我京城燃眉之急。”
“只是赵大人也是居功至伟,这永王世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啊!”
说着,那皇帝吩咐到:“来人呐!带世子去驿站休息,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请世子出来帮忙的。”
这句话的意味可深着呢。
最终,永王的大军还是败下阵来了。
徐朗击退了永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宫中。皇帝皱了很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
说是眉头舒展了,还算是说的比较轻的了,没有说他是开怀大笑,徐朗就觉得不算是过分了。
见徐朗来了,那皇帝离开开心的走上前去,拍了拍徐朗的肩膀,说到:“徐卿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年纪轻轻,便如此了得,日后定然是国之栋梁,朕的好帮手啊。”
见皇帝如此赏识,若是一般人,早就跪谢皇恩了,但是徐朗不骄不躁,甚至看起来——竟然还有些着急?
徐朗心里确实是挺着急的,他还记挂着家中年迈的老父亲呢,不知道父亲怎么样了,他自回京一来,感觉就被各种事情绊住了,根本没有机会可以回家看看,而如今,贼寇已然伏诛,然而自己还是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回家。
他不着急才怪呢,于是他虚假的说到:“哈哈,陛下真是抬爱了我了,下官受之有愧。不过。”
皇帝一点儿都没看出来他眉宇之中的着急,而是继续自己的夸夸其谈,说到:“爱卿真的是不要谦虚了,像爱卿如此贤才理应受得起我的夸赞。”
徐朗心中着急,于是不得不想办法摆脱皇上,今日的皇上实在是热情,于是他说到:“陛下,既然你说臣当得如此美誉,那臣就厚着脸皮,且先接了这美称,只是——臣此番提前回京,着实是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嗯?提前回来?为何爱卿会说自己是提前回来的?”
这皇帝不解徐朗的说辞,甚至因此根本没在意徐朗后面说的那段话,然而这句话的重点就是在后面啊!
徐朗心里简直是要无语地掩面了,可君臣有别,皇上的话,自己作为人臣,有:也能不回答,于是他还算是比较有耐心的给皇帝解释道:“陛下,是这样的,微臣奉旨去接回永王世子。”
皇帝点了点头,确实不错,“爱卿所言不错,只是如今这世子也已经在驿馆安顿下来了,爱卿有何须说自己是提前回来的呢?”
“陛下有所不知,臣此次前往南疆,发觉永王与永王世子也许都都不成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是这永王妃到是很不一般,若不查清楚,只怕会留下隐患啊。”
听了徐朗的话,皇帝不免想起永王妃这个人。虽说当初这个女人能嫁给永王,确实可以看得出来她手段不简单,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应当也不会翻出如此大浪来吧,着实叫人震惊了。
皇帝陷入了沉思,徐朗心中虽然是急得很,但是他也有分寸,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催皇帝。
不过,还好这皇帝也没有思考太久,沉声说道:“那……如爱卿所言,爱卿可有好好试探过这永王妃?”
“自然是有的,只是,这永王妃真是难缠,臣不仅什么都没有问出来,最终还让这永王妃狗急跳墙,给跑了,至今,仍是下落不明。”
“本来的时候,我还想着先把这永王妃捉拿归案了,在在启程返京。只是微臣听说——家父……可能不行了,因此边匆匆赶了回来。还望陛下治罪。”
徐朗决定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之后再行离开了。
可皇帝根本没有想要治徐朗得罪,徐朗这次还救了全城的人呢,可是英雄啊,就算功过相抵也不该治他的罪了。
于是他拍了拍徐朗的肩膀,说到:“徐卿,朕知道这不怪你,你也不用过分自责了,这次幸得你及时赶到,否则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啊。”
徐朗的面上看不出悲喜,只是淡淡的说道:“多谢陛下体恤。臣还有一事不得不求陛下帮忙了。”
徐朗有点受不了了,他必须跟皇上说明白这件事,他没有时间了。
“嗯?徐爱卿想同朕说点什么?不妨直说,若是无伤大雅,朕答应你也无妨啊。”
徐朗听了之后立刻做出感激的表情,说到:“臣……臣想回家看看臣的父亲大人。”
这孝顺确实是人之常情,即使他是皇帝也不好阻止,更加没有理由阻止,于是他说到:“那是自然,徐卿若是担心你父亲,自是应该回去的,不过真相信侯爷他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那就借陛下吉言了,多谢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