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戒严
第594章戒严
慕容晟跟林县令简单的交谈了一下。林县令也已经想了一些,对于现在的状况比较有用的一些措施。
林县令到达凉城的时间毕竟比慕容晟要长了一些,再加上他这段日子里,对于凉城各个文献的查看,还有在凉城里跟这些百姓聊天所得知的信息。所以他对于凉城,也就更加的了解,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也更加的实用。
对于林县令所提议的内容,慕容晟基本上都点头同意了,因为这些也确实都是比较有用的,比他们现在重新拟一个要好的多。
林县令便负责在凉城以内安抚百姓,顺便排查一些可疑之人、可疑之事。也是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这一点,林县令做起来并不手生,因此也是更加的乐意。
巡视完城里的事情以后,慕容晟跟公仪珩便又去看了城外的一些地理环境。
凉城以外,便是一片空旷的地区,里面也散散落落的有几户人家,只是现在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被林县令派人安顿到了凉城里。
因为这些人在凉城里面,也都各自有亲戚朋友,所以倒也能确定他们不是沙国的探子或者是奸细。
再往外,便是秦国和沙国的一个界碑。过了界碑,便是沙国。界碑的另一面便是秦国。
一直以来,两国的百姓们都以这个界碑为界限。
相对于其他边境,百姓们还互通有无,开个集市之类的,凉城这边却是从来没有开放过集市,更不用说互通有无了。
凉城的西城门,便是跟沙国有交界的城门,这边城门外大片大片的都是一些空地,偶尔有一些山林和湖泊,在城门外也都有挖的防御用的水区。
慕容晟他们来到凉城经过的城门,却是凉城的东城门,也是跟秦国的县城有交界的城门。
除此之外,凉城还有两个小城门,也就是南城门和北城门。但是南北两个城门却是很少用,一般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凉城的百姓,基本上亲朋好友也都在凉城,他们也不需要去走亲访友,倒是也不用经过两个小城门,甚至连东城门都很少经过。
仔细查看过凉城城门外的景象以后,慕容晟便决定,如果沙国真的要动手的话,便在界碑附近的地方阻挡,尽量将战场还是留在凉城外。
沙国动手,肯定是要在过了界碑以后再动手。
不然,便成了秦国的不是了。毕竟没有过界碑,都还是自己国家的界限。所以他们最需要做的,是稳定下来,必须得等着沙国过了这个界限,他们才可以动手。
也幸好过了界限,这一段并不是平平整整的一个空旷地区,而是有一片山林地区。所以,秦国在这里安置探子或者是安营扎寨,都是比较方便和隐蔽的。
慕容晟巡视着这些地方,同时也在手里的地图上,不断的修修改改,头脑中也在想着作战的方案计划和地点。
公仪珩之前对这里边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他更多的是在看这里,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比如说有没有什么人为的改变,或者是沙国的人在这里有没有弄一些什么陷阱或者是放探子一类的?
两个人巡查了一圈,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便又回了军营。
经过城门口的时候,慕容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对公仪珩说道,“我们还要去林县令那里一趟。”
公仪珩自然毫无意义,两人便又去了林县令那里。
慕容晟这一次到林县令这里,主要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件事,“沙国的探子。不一定从西城门进,也有可能会从东城门进入。因此,所有城门的戒备都要森严,而不能像之前想的那样,只是戒严西城门,其他两个城门便放松警惕。”
林县令心里还有一些不解,“沙国跟秦国的界限,不就是在西城门那边吗?怎么可能还绕一个大圈,从东城门过来?”
慕容生见此,便说道,“沙国既然有这一个想法,那便很有可能已经派出探子。而我们平时查探子,都重要集中在了西城门。可是沙国的探子,知道这一点以后,他们也可以做出应对措施。装作什么人,从别的地方进入秦国,然后再到凉城这里来。”
“而且,几大国之间向来也都是,会互相的在对方国家里放一些探子,这些探子平日里不显,但是在有战争的时候,肯定会先露出来。一旦沙国发现,没有办法从西城门往凉城里放探子,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启用原本就已经在秦国里的探子。”
慕容晟这么一解释,林县令和公仪珩便都明白了。
林县令的当下便对身边的衙役吩咐道,“去各个城门传递消息,即日起,所有人进出城门,均需要严格检查。如无必要,尽量不允许这些人出入城门。”
凉城东城门外有集市,平日里凉城的人也会去那里赶集市,因此这一点倒是没有办法避免。
不过除此之外,凉城百姓便没有什么需要出城的。毕竟他们这个城跟其他的城不一样,所有的村庄、村落,也基本都在凉城里面。而不是像其他的城镇那样,城是城,村是村。
慕容晟跟林县令安排过后,和公仪珩便又回了军营。
沙国那边时常有动向传来,但是却并没有真正的动手。据说沙国那边还在为是谁领兵而在争论,却一直没有一个结果。
所以,沙国现在还处于选择将领的阶段,只是他们的兵士们却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他们的将领选择出来,便可以开始动作。
慕容晟在沙国的探子也传回来了一些消息,而这些消息也基本上在沙国的大臣那里都传开了。
说起来,沙国的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还都各有各自的背景,各自有各自的支持者,还都不是一般的支持者。
沙国的大皇子是皇上的宠妃所生,因为占了一个长子的名号,再加上他的生母较受宠,所以他身边笼络了一群大臣。尤其是家里并没有人在宫中的当朝宰相,便更是以大皇子为主,表明了便是要辅佐大皇子登基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