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公仪珍有孕
第415章公仪珍有孕这些日子,她们会先去看之前在京都开的铺子,并且顺便去参考一下京都的商业,去看看应该买哪些铺子。将这些事情做好以后,会再告诉她和万三千。如果有需要她出面的地方,会让人来告知她。
不得不说,万三千对于手下的人还是很会调教的。这样一来掌柜们能够直接做好很多事,公仪瑾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他们要做的事。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置办好年节的事。
公仪瑾仔细参考了安王府历年年节置办的资料,又结合了王府里现有的情况,将年节的事情一一分派下去。这样一来之前对公仪瑾很是尊敬的一些人,便得了很大的体面。
更何况王府里置办这些事情,可是有赏银的,赏银是为了防止她们从中中饱私囊,但是也是不小的一笔银子。既得了体面又得了实惠,使得这些人很是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跟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一样看不上安王妃。
而另一些人则是彻底的悔青了肠子。怎么之前就没有想过老王妃可能会放权给王妃呢?现在没了面子也没了银子,有一些人便决定投靠公仪瑾。
但是后期的这些人,且不说公仪瑾相不相信,敢不敢用。她们自己的能力还有待查证,公仪瑾自然不会轻易的就同意让她们去办事。即使要做也是在之前的那些人的看管之下,倒也聊胜于无。
就在公仪瑾和慕容晟忙着置办安王府年节的事,暗地里也因为即将要进行的格局变动而采取一定措施的时候,皇宫里突然又传来了一则消息。珍嫔今日午后身体不适,传了太医,被诊出已有了三月的身孕。
这一个消息飞快的在臣子中间流传。而皇宫里,公仪珍此刻正一脸惊喜地抚摸着自己的腹部。“皇上,臣妾真的有喜了?这是真的吗?这不会是臣妾在做梦吧?”
慕容离注视着公仪珍的腹部,“爱妃没有做梦,这一切都是真的。”慕容离其实也有些着急,自从南宫无双去了以后,宫里就再没有人传出有身孕。这让本就做了许多亏心事的他怎能不心急。尤其现在还有大臣在上书谏议。没有嫡子,最起码要立一个皇后。
这样他更是心焦,无子可是皇位震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试问谁会愿意去遵从一个没有后的皇帝呢?如果再过一阵还是没有任何消息的话,只怕真的会有人想要造反了。
这也是慕容离同意要选秀的一个原因。只是这个隐隐约约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罢了,却没能想到现在居然就已经有了消息。
公仪珍得到慕容离的回答很是欣喜,“皇上,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孩子。”
郭怀柔得到消息刚到钟粹宫,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心里膈应的要死,面上却还是要笑着祝福道,“妹妹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以后可要好好保重身体,为皇上生下一个龙子。”
公仪珍害羞的笑了笑,“姐姐说的是,妹妹真的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呢。能遇到皇上便是妹妹最大的福气。”
郭怀柔嘴角勉强的扯了扯,没再搭理她,而是对慕容离说道,“皇上,既然珍嫔妹妹有喜。是不是这选秀就暂且延后呢?不然到时候兵荒马乱的,岂不是对妹妹肚子里的胎儿不好。”
“不必,选秀一切照旧”。慕容离冷冷的说道。这个皇贵妃,还真不会用词。兵荒马乱,这是在诅咒他吗?
郭怀柔本以为公仪珍怀孕这件事能让她用来使得选秀延后。只要延后了,她又何愁没有办法能不让郭梦雪进宫呢?却没有想到,居然直接被慕容离给回绝了。而且态度还这么差,似乎已经迁怒到她了?这是怎么回事?
郭怀柔当然不会想到自己的用词上去,她也不会知道慕容离现在已经紧张到了这种地步。只是心里觉得一定是郭梦雪才让皇上这么坚决的要继续选秀,都不在乎自己这么久才得了一个龙子。
郭怀柔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慕容离之所以会继续选秀,是因为御史上的折子刺激到了他。既然他不打算立皇后,那便要多几个孩子,至于到时候会不会有人再说立太子,到那个时候,他还会任由别人这么说吗?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慕容离自己的一点儿心结,公仪珍的孩子确实是很适合做太子的。没有母家就不会存在母家做大的事,也就更适合待在皇位上。可是这注定是不可能的。
因为郭丞相没有答应,郭怀柔便想当然的以为不会有人上折子要立皇后,却没有想过御史的职责就是指责。皇上现在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可以指责的地方,御史们又怎么会不闻风而上呢?
公仪珍听着郭怀柔和慕容离的对话,心里也怄的要死,怎么这都不能阻止郭梦雪进宫。要知道她本来是打算等胎再稳一些,到四月份左右,实在瞒不下去的时候才让别人知道。
如果不是因为担心郭梦雪进宫会有什么变化,她又怎会这么早就说出来。却没有想到,真的是舍了孩子也套不着狼。
因为珍嫔怀孕这件事,京都再次闹的沸沸扬扬。本来大家应该要去祝贺公仪珍的家人。可是再一想,公仪太傅府已经被抄家了。又怎么会有亲人呢?有灵活的就想到了安王府。虽然当初是安王妃揭发才使得公仪太傅府被满门抄斩,可是再怎么说,这两人也有血缘关系。
于是这两日安王府里便络绎不绝,都是一些夫人、小姐递的帖子,借口拜年,实际上确实为了公仪珍的事。
对于那些前来攀附的人,公仪瑾只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因为公仪珍是嫡女,而她是庶女,两个人真的没有太多的交集。尤其在她揭发公仪太傅府上以后,公仪珍很是生气,已经跟她断绝了关系,而且还声称以后一定会要她好看。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这些想要攀附公仪珍的人再来找她,或许会弄巧成拙。前来的人便都明白了这个意思,纷纷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安王府远一点,至少也要离安王妃远一点,但是却不能得罪安王妃,这样很多人都开始犯起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