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道歉
第380章道歉
随着楚老爷子的讲述,漕帮人的脸色很是精彩,一时惊讶,一时愤怒,待听到楚老爷子说完,更是有人拍案而起,“这个姓郭的,居然如此狠毒!”郑帮主也很是气愤,“这么说来,姓郭的被靖国公府压制,不得已才同意的,收了我们漕帮的银子,还妄想毁掉二弟的尸体?这种人,简直卑鄙!”
漕帮的人被楚老爷子的讲述所震撼,楚老爷子回忆一遍往事,也很是感慨。
公仪瑾和万三千也没提醒他们,总要他们自己想明白才好。
良久,郑帮主才反应过来,“这么说,我们认错了恩人,把坏人当成了恩人,还为了他,破坏了我们的规则。”
漕帮的人闻言,皆静默不语,这确实是他们的问题,如果不是他们弄错了,何至于会有今日的局面。
至于楚老爷子说的是不是假的?第一,楚老爷子不会拿二帮主说谎;第二,既然楚老爷子和万三千都是一副“你们怎么可能认错”的态度,说明当初的事情,不只是他们知道,也不难查。
郑帮主说完,自己也有些震惊,之前他们想的只是郭丞相多坏,多奸诈。可是联想一下,却发现,这么奸诈的人,当初自己却没有发现他的本质,反而还把他当恩人,送了那么多的东西,还欠了一个人情!而这个人情,也导致了今天这一场会面。因果有轮回吗?
郑帮主不是一个推脱的人,既然想明白了当初的事情,便先对楚老爷子道歉,“楚大哥,当初是我无能,害得二弟身陷囹圄,我却不能救他,反而错认了坏人,将二弟的仇人,错认为了恩人。楚大哥,我在这里向您赔礼道歉。待明日,我就去楚二弟的坟墓前,向他道歉!”
楚老爷子微微避开了这个鞠躬,“不必跟我道歉,如果不是万小子说今日有事,而且是有关二弟的事,我也不知道,还能错认恩人。”
楚老爷子心情低落,也讶异于漕帮居然能犯糊涂。但是也能理解,当初漕帮正处于危难关头,又发生了二弟的事情。漕帮一心想要将二弟的尸体弄出来,也难免会病急乱投医,错认了仇人。
“算了,说开就行。如果当初我通知你们遇到的事,也不回有今天的局面,也有我的错。”楚老爷子说完,便起身要走。当初二弟的事对他打击很大,匆匆将二弟尸体运出后,他便卸职,也是为了避免郭丞相打击报复,再也没跟漕帮的人联系。
如果不是今天他过来了,这个误会可能还不能解开。
“万小子,这一次多谢你。”楚老爷子对着万三千道谢。
“老爷子不用这么客气,是我应该的。”公仪瑾觉得万三千对着老爷子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态度,但是大抵能明白,应该是尊敬的。
楚老爷子没再多说,在陪他来的人的搀扶下,要往外走。
郑帮主连忙挽留,“楚大哥,你不见见楚文吗?”郑帮主一直想让楚老爷子见见楚文,毕竟楚文是楚二弟的唯一血脉,而楚老爷子也是楚文最亲的亲人了。
楚老爷子顿了顿,然后继续往外走,声音却飘了过来,“不必了,楚文就有劳漕帮照看了。以后如果可能的话,尽量让楚文多学些本领吧。”楚老爷子自觉年事已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过世,儿女子孙对楚文也没有多大的亲近,不如不认,免得楚文将来更是伤心。
楚老爷子在漕帮的人的引领下,向大门口走去。路上却突然冲出了两个小孩,互相打闹嬉戏,大的正在对小的说道,“文文,你跑慢点,我明天教你练武功。”
小的听到,立马停了,“真的?”却因为停的或许突然,撞上了楚老爷子。
楚文抬头,“抱歉,你没事吧。”
楚老爷子仔细看着小男孩的模样长相。良久,说了一句,“没事,以后在路上要小心一些。”然后便走了。后面传来郑武关切的询问声,以及楚文的好奇疑问。
……
议事厅。
漕帮的人目送楚老爷子离开以后,便又回到了大厅里。
郑帮主走到公仪瑾面前,郑重一礼,“这一拜,一是为了道谢,感谢公子救了楚文,保了我楚二弟唯一的血脉,也是我漕帮楚二帮主唯一的血脉。二则是为了道歉,我漕帮自从有了规则,从未有过明知故犯。”
“却不想此次居然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敢求姑娘原谅,但是却一定要向姑娘请罪。”郑帮主说的很是郑重,引得其他漕帮人员也都是跟着一起鞠躬。
“我漕帮误认了恩人,却连累的公子受累,此次是我漕帮的不是。”又一名漕帮的人说道。
闻言,之前还有些许不认可的人,也都低下了头,此事确实是公仪瑾遭受了池鱼之殃。
公仪瑾并没有站起来,说些假话,而是等郑帮主行礼后,问出一句,“不知道漕帮诸位是否还打算替楚二帮主复仇。”公仪瑾故意没有说“郑帮主”,而是说了“漕帮”,这是在逼漕帮的人表态。
事情过去几年,肯定有瞻前顾后,不愿意报仇的人,所以,公仪瑾要让“少数服从多数”。
郑帮主直接表态,“肯定是要报仇,即使不能真的复仇,也要让姓郭的付出代价。如果没有楚二弟,就没有漕帮的今天。楚二弟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保全了漕帮,又怎么能忘恩负义。楚二弟去世后还被奸人迫害,不报此仇,以后谁还将我漕帮当回事?”
郑帮主也是一个妙人,从得知郭丞相才是害他楚二弟的凶手之后,便一直在想报仇,但是漕帮的人却并不是人人都会愿意报仇的,漕帮发展壮大是一件好事,可是也有人因此便没有最初的血性。
因此,公仪瑾问完,他便借题发挥了。也不把话说绝,只说起码也要让郭丞相付出代价,多大的代价,就事在人为了。
如果说直接对上,或许漕帮有的人不会同意。不只是贪生怕死,更多的是一国丞相的威慑力。但是付出代价,这么一比,就小的多了。漕帮的人也就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