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送礼
珍宝阁的掌司听了她的来意之后,很快领着她到了靠里边的一间屋里,“三王妃,凉国送我们楚国的东西我都看了,虽然不是特别珍贵,但也算稀奇,咱们也不必赠过于高价的东西回去。这间屋子里的东西都是上乘,但不算极品,请您过目。”
花月夕根本不将江暮雪放在心上,哪里管什么东西,只随意选了几样,想了想,“将那极品的屋子也打开给我瞧瞧,加上一件。”
掌司自然毫不反对,取了钥匙便开了门。
花月夕险些又操了老本行,忍住强烈想要把里面大多数物品收入囊中的**,选了一块中等大小的珊瑚,叫掌司放在木箱里。
“三王妃,这珊瑚虽是上品,但到底中看不中用,没有那些金银宝石来得值钱,您看?”
“不打紧。就按我的意思将这些东西擦拭干净,明日送到凉国的马车上去。”
花月夕选了礼物便是回府了,中途路过兰心宫,不由自主地放快了脚步。
凉国前来拜访,楚王只设了一场宴会是所有人到场的,因此直到温晞等人离开,她才又是见着他一回,只是也不过近阶段的最后一面罢了。
珍宝阁的掌司跟在她身后,待宇文霖与温晞客气几句之后,她示意掌司将几样小物件端到江暮雪眼前,“王爷今日有事离开了都城,先前为江皇后准备了几样回礼,虽不全是极品,也代表楚国一番心意。”
温晞抢先出言:“客气了,楚国国力昌盛,随意赠送之物定然也是上品,寡人在此谢过楚王连日来的接待,只是近日国事繁重,只能他日再叙,在此邀请楚国上下,若是赏脸,也可来凉国一看。”
花月夕示意掌司将盒子一个个打开给几人查看,而后再是一件件装到马车上。
待一行人离开之后,皇上忍不住是笑了两声,“月夕,这几件礼物,是你选的,还是辰儿选的呀?”
花月夕轻轻低头,“王爷心系北方,昨日便离开了,特嘱儿臣前去珍宝阁选几样礼品赠送凉王。”
“你做的很好!”
皇后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只能出言夸赞:“是呀,本宫看几样礼品都贵重大方,但也不大肆铺张,白白浪费我楚国珍宝。”
花月夕轻笑一声,自然知道皇上夸的不是此事。
果然,又听他说:“选的礼物好是一回事,关键是楚国与凉国虽是距离不远,但这珊瑚虽不大,重量不小。”说罢又是狡黠一笑,“三王妃心思缜密,凉国此番不顾我楚国想法前来拜访,送他们影响归途速度的珊瑚,这是想让他们感到舟车劳顿,算是得了一个教训。此事,你做的很好!”
“父皇谬赞,儿臣不过是一点愚见。”
“做得好便要赏,想来昨日你也在珍宝阁瞧过了,那些极品的物件,可有入眼的?”
“珍宝阁样样做工出挑品质上乘,哪里轮的上儿臣挑三拣四。”
“哎呀,那便叫掌司给你拿出楚国最珍稀的几样东西来,喜欢几件便挑几件就是,那些东西放在库中也是浪费,倒不如出来见见人。”
掌司自然识趣,也不等花月夕自己来挑,直接是从极品的库房中选了两件头饰,一块通体透光的翡翠,还有一只比她送给凉国还要大的珊瑚,直接送到王府上去了,这样花月夕也就无需顾及颜面,直接收下便是。
此番举动,不仅是在宫里传开了惹得几个嫔妃一顿羡慕,毕竟是四妃以上的嫔妃一年也得不到皇上赏赐几样极品的宝贝,花月夕一下便得了四样。而王府中那几人,更是嫉恨她,也是恨自己没那福气。
花月夕怎会不知这些人的心思,因而闲了一日,便将这几人聚到东院喝茶。
青竹以为她搭错了筋,小心地提醒她:“东院有那么一两月不住了,虽说也留了几人经常打扫着,到底待着不舒坦。”
花月夕无所谓地摊摊手,“不过是坐坐,不然我去哪儿,到那大殿中未免太兴师动众,不过是找人说说话罢了。”
既然都这么说了,青竹也不好说什么,便将消息传达下去,让那几人下午过来一趟,末了,她又问花月夕:“那夏亦瑶呢?”
“一起喊吧,她若是不来……”花月夕笑了一声,青竹自然懂得主子的意思。
蓝舒与安素素来得较早,安素素一来便是自然地握了她的手,“妹妹,一连好些日子没见着你,偶然几回也不过家宴,实在不知你最近可好,今日真是难得。”
花月夕轻轻一笑,“劳姐姐记挂了,这几日偷懒,很少见着你们,也不知你们可好?”
蓝舒喝了口茶,“一切就照旧呀,日复一日的也没什么变化。”
正说着,夏亦瑶竟也是来了,跟着另外两位良娣一同,只是较远地隔了一段跟在后边,见着花月夕也是安静地行了一个礼,便坐在一边。
花月夕也不想自讨没趣,只管着跟另几人说话,不过很快觉得无趣,这些人都太乖了,除了安素素稍好一些,其余几人都清一色的口气讨好她,明明听着客气,却常常能感受到十足的妒忌意味。
所以没等茶喝一杯,她便是说明了今日叫几人来的意思:“前些日子在王府的库房中寻到了几样宝物,我瞧着很是喜欢,想来你们也是需要的,今日便叫你们过来,挑一挑。”
她将宇文辰给她的那一个盒子里一部分看不上的东西拿出来,加上后来又去库房弄的几样,倒也有了十多样。
“有一些成色好些,有一些差些,你们互相让着点,好坏都拿一些,日后还会有更好的。”
蓝舒与安素素本身出身也不低,原本以为瞧不上这些东西,一看倒是果真做工精细,便来了些精神。
花月夕叫青竹将所有物件放在玉盘中,首先端到两人面前,按照规矩便是地位高者先选,她们自然是第一位的。
“你们先挑吧,一人挑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