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和亲北上(2)
第634章和亲北上(2)
祁华暗笑,觉得陶尚书脸皮实在厚,不过他不知道自己的打算,自然这么想,或许他还想着不管谁当大梁皇帝,自己和亲这事多少算是修两国之好,朝廷还要给他记上一功呢!只他到时若是知道自己跑了,会怎样呢?哈哈,有条命能让你留着,便算报答你这播种的恩了,还想怎样?若不然,我早就跑了!让你和你的尹家获罪去吧!
祁华便又慢悠悠的说:“我有没有良心还尚未可知,陶尚书既收了我的礼,想必我那良心便在礼里了,尚书大人还是回去看看吧。如今时局不稳,大人想必忙得很,便不耽误大人了。”
陶尚书虽心中不忿,听祁华连声父亲都不叫了,更是失落得很,可祁华说得也对,家里那礼着实是件好东西……算了!女大不中留!她这一去也是山高路远,这辈子估计是不得见了的!随她去吧!好在家中还有一个,水蓝说的对,如今南王势头猛得很,朝中早有些人开始心动了,自己也要早做打算,……若日后康郡王真有那一日,果儿还是能派些用处的!
陶尚书便也不再吭声,可也不便这么虎着脸走,便在外又自己嘟囔了几句,才换上副皮笑肉不笑的脸走开了。
常由渚远远见了,这才走过来和陶尚书又客套了几句,恭敬的送陶尚书离开,才按着郡主出嫁的规制礼仪,命人执了各种仪仗出发了。
送嫁队伍一路慢行,逶迤于官道如长龙一般。
此时让祁华感到不解的是,最终的随行人数,比预先先帝在时报的名单少了一倍不止,原先估计要一千人到一千两百人,而现在连仪仗护卫在内也只有四百人左右,连那些个本来皇后打发来要陪嫁到大原的嬷嬷,也缩水成了几个老宫女而已。
祁华当然不会介意这种事,人越少当然越方便她跑路,她只是觉得奇怪而已,内心里,姑且自我解释为是建和帝节俭吧。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原先礼部准备的嫁妆似乎也大大缩水了,害祁华觉得自己损失了一笔财富,尽管这笔财富自己跑路时自然会自动丢下,可祁华心里还是觉得建和帝太不道地,阴奉阳违到了欺负她一个和亲女子的地步。
她哪里知道,大行先帝弄那么多人,是要去大原境内寻找什么转世九世术士的打算,又怎能预算到建和新帝对此毫无所知,自然不愿浪费人力物力,去给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和亲送嫁,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若不是先帝遗命,哪里还会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而祁华还曾经为那难以逃脱的阵仗而操心,真是白担心一场。
而另一件让她意料之外的事,便是原以为会来趁机羞辱她一番的室阳公主没见踪影,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件奇怪的事。
按着室阳的脾性,即便自己不来,也肯定会使个人来,好看看自己有没有哭得稀里哗啦的才对,怎么这便安安静静的让自己嫁了?难道她心里就此便平衡了?还是她也关心着内战?这不像她啊!
不过自己也不是受虐狂,她不来难道我还不舒服了不成?祁华自己和自己说了一句,便将这事丢下了。
好在这路上走得还算舒服,那常由渚似乎也和她一样心思,路上并不着急,早歇晚行的,车马也不颠簸,餐食也还凑合,她走了几日便也放开了,自我安慰想,能出来已经不错了,竟然还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事,总好过困在西京,不知道最后西京会在两兄弟的内战之下成什么样子呢!
只冯大娘还惦记着祁华的及笄礼,三月初就念叨着这事,可祁华本就不是真的生日,根本也不放在心上,如今只盼着早点脱身,还想什么十五岁十六岁的,姐我都三十而立了!
可这话,祁华只能自己偷偷念几句,回头还是好言劝慰着冯大娘:“大娘别想这些了!出门在外的,如今又是这个情形,我们只悄悄的找机会走了才是,还做什么寿礼,没得添些个事,算了!有你们在我也很知足了!我只惦记你煮的面,到那日您给我煮个面便可以了。”
冯大娘也只好作罢,那了三月初八那日,便早早借用驿站的厨房,给祁华煮了碗面,便算过了十五岁了。
这日已经出行了第十四日了,却还在云州境内。
照这样的行程,到达与大原边境那通有铁索桥的洪波渡口还有两日呢!而天色还早,三月下午的阳光照得行路的人懒洋洋的,祁华坐在马车中几乎又要睡着时,与往常一样,常侍郎策马过来,隔着车辇和祁华请示道:“回禀郡主,还有三五里便到驿站了,今日还是早早歇了?”
对于这位送嫁的礼部右侍郎,祁华一直持着怀疑的态度,他当的是礼部的官,长得却像兵部的将军,人高马大的,有一种武者的粗犷,而没有文人的文弱,偏偏事事又很细致到位,一路上对祁华也礼敬有加,并不让人讨厌。
此刻的询问也是如此,明明路程都是他们安排好了的,若是不就近歇在驿站,这么些人又怎么安置呢?虽说这么些人本来也全部安置不了驿站里,护卫们还是轮流在附近搭了帐篷歇息的,但到底算是正式行路安排,否则便要扰民了。
祁华便也和往常一样,声音不高不低的说:“悉听常大人安排。”便算打发了。
于是车队慢慢的行进,大半个时辰后便到达了驿站。
日头尚远远斜挂在树梢,最多也就申时正的样子,祁华穿了红地金线绣凤穿牡丹纹样的罗裙,上身裹在件大红羽绸的薄披风里下了车。
她抬眼向四周看了看,除了几个宫里派的嬷嬷和女官不远不近的站着外,侍卫们都在远处卸车或搭帐篷,一切如常。
那么,是不是该准备准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