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舆论攻势(2)
第621章舆论攻势(2)
这太可怕了!自己苦苦经营维持了那么多年的礼孝形象,只在几天里,几张纸片里便崩坍析离得成了泡沫!
老二是怎么做到的?这样多的纸,要找多少人抄写啊?要多少人四处奔忙,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啊?自己派人挨家挨户的搜查,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能让人一下子抄写出这么多的东西!
怎么会这样的?怎么会这样的?难道老二能预知,在一年前就知道自己做的事,早早准备下了?不可能啊,他若是能知道还不早赶回来了,还会轮到自己动手拿下大位!
西京一定有内应!康郡王逃得悄无声息,如今又传单发遍大街小巷,没有内应他怎么做到?也是自己大意了,眼睛只盯着武宁侯,想不到还有别的人助他!
是谁!会是谁干的?!
太后?周家?那下毒的事只有太后知道!一定是她!一定是她和周家干的!她想干什么?和南王联合起来?
若真是她,如今这局面她一定等着自己找她理论,然后便让自己退位让贤,好赶在老二打过来前渔翁得利?!
不!自己如今无论如何还不能和她撕破脸啊!老二已经大书檄文,在南边起兵了!即便自己知道这事和太后脱不了干系,也只能暂且压下,若不然,自己内外交困还能维持多久?
太后!贱人!你不仁,别怪我不义!我会让你知道痛苦的滋味的!如今,先将各地守备拢在手中才是第一要务!
太后!你且等着!你想让我无脸见人?老子不怕!既然事都做下了,还怕说吗?史官一只笔,那也得在我手里过!老二!你这招我也会,我便以其人之道还于其人之身!
建和帝召集了舅舅们,细细的商量了几日夜,由三舅舅——国子监祭酒徐木光,召集国子监所有的学子,以及原本积聚西京,准备明年春恩科的各地考生,一起书写平叛文书,连国丈端明殿大学士也被请来起草缴贼文告,再由户部出面找会写字的来抄写!
一时间,西京不但洛阳纸贵,连略识几个字的小厮跑堂之类都有了身价,不要说代写书信的书生,记账开铺的掌柜们了,只要能写字的,统统可以去府尹衙门领了纸笔写这大字报,一张五文!若是能写得像南王发的传单那般有鼻子有眼的,便可以拿一张十五文!
西京沸腾了,不但创下了最多人同时写大字报的吉尼斯纪录(如果有的话),还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了另一个方向。
且不说那些东西写了有没有用,最起码如今见面不再问:“你看传单了吗?”
而是改问:“你家小五写了几个大钱了?”
一个月后,虽动作迟了些,但舆论总算也不再向南王一面倒了,更有脑子清醒些的民众,在参与了这么大规模的集体造假新闻之后,就说道:“哦,原来南王说的都是假的啊!”
这场如火如荼的全民书写运动,在花了国库近十万两白银后,总算堪堪遏制住了那让人欲死不能的诛心流言,建和帝对此颇有成就感,尽管他为此瘦得几乎脱型。
可若是他知道安记只用了四个人,分两班倒印刷半个月,就制造了这场几乎要了他命的事件,他还能活得下去吗?
所以他还是不知道的好。
无知而无畏的建和帝又以战时不安全,各守备家眷该撤往西京安置为由,强行的将往南去的各城池守备家眷带回了京中。
不管怎样,如今建和帝是掌着那玉玺的人,守备们明知这是将家眷们当了人质,却也不敢不送回去。谁又能保证南王一定会夺下大位呢?唉!早先拿的银子真扎手啊!
南王于十一月底于建州起兵,借道金吴城,又集合了早就投到他麾下的金吴城守备近万兵马,迅速占据临州各处。
再经由临州往外扩散,意图将大梁整个西南面全部拿在手中。
行军当中,他高兴的发现段琛还真是没有食言,这所谓的舆论战术实在让人惊叹!原来所谓的口诛笔伐便是如此的啊!哈!唾沫星子淹死人还真不是骗人了啊!
好些城关从一开始的视自己为叛党,一场场传单攻势下来,竟然慢慢的态度暧昧软化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如今,好些人眼中,这不再是场犯上作乱的错事,而是拨乱反正的正义之师了。反正都是你们朱家的江山,兄弟阋墙罢了!大家还是不要太伤了和气的好。
于是,南王初期的进展可谓神速,临近年底时,已经拿下了大梁五个城池了!
南王心情极好,这打老鼠也不能伤了玉瓶不是?日后这些都是自己的江山,自己的子民,打坏了还是自己吃亏。
于是南王这一点和建和帝出奇的默契,打归打,对老百姓没有进行侵扰。
当然,毕竟是战事,农田损毁,所经之处出一两起抢夺村民,打死个把人之类的事对于南王来说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打仗能不死人吗?谁叫你不会躲呢?
这样顺利情况下,南王为了在后面的日子里更加名正言顺,便答应了段琛的提议,在临州交接回太子诏书,并将南霞正式还给段琛。
当然,南王心里是不愿意的,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拿下西京和皇位,况且南霞离西京也实在远了一些,人马调度起来太废时间,一旦开战还要分出精神来防着段琛在背后捣鬼,反正如今临州已在自己手中,自己加快些速度,不出三个月大位便到手了,等自己坐稳了江山,南霞这些都是小事情!偏居一隅的小国,还能和自己泱泱大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