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风云突变(4) - 亡国女帝恋上影 - 列无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92章风云突变(4)

第592章风云突变(4)

尽管自己当日承诺时,主要是为了给乔治治病,可好歹自己这身子也流了四分之一的临苏皇室血脉,总不能不认帐!可凡事不破不立,若是不乱起来,不打起来,又怎么重新换个统治者?不推翻旧的政权又哪里来的现世安稳?这些个皇帝也好,大臣也罢,把临苏人欺压习惯之后,都以为临苏人活该如此了!可临苏百姓那般艰难度日,何日是个头?

而南霞呢,潘先生把自己这身子的娘都给舍弃了,一心盼着复国再立,能帮就帮一把吧!若是段琛能在这场战乱中得了好处,那倒是临苏也能好过些了。

梁帝辍朝已五日,百官纷纷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立储君监国而治。

朝中清流一派唯徐家马首是瞻,再加上端明殿大学士又是敬王岳父,朝堂上吵吵了几日,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周右相再是有自己的党派随员,可尹左相向来说话不作数,支支吾吾半天也没个章程。

其他上至职同副相的参知政事,中至谏议大夫,下至御史台等,都掌握在徐家手中。枢密院保持中立,以武宁侯为主的南王一派沉默,周右相便变得势单力薄起来。

正当朝堂上吵闹不休的时候,高九斤忽然颤巍巍的捧出个黄卷来,说梁帝早就立好了立储诏书了,只还不曾宣布,如今他也不知该当如何,请大臣们自己看着办!

既有诏书不早拿出来?众臣皆惊且疑。

周相自恃国舅之尊,一把抢了来看,上面写的竟然是立南王为储君!

周相自然并不高兴,前些日子皇后妹妹还说室阳公主得了梁帝欢心,连带着礼王仪王也被梁帝所喜,立储有望。如今突然出了这样的事,太过措手不及,他虽还没对策,但自是不认这账的。

众朝臣们也都窃窃私语起来,可恰在此时,参政知事徐大人跳出来,义正词严的指着那圣旨说是假的,声色俱厉的指责周九斤身为内宦,竟敢矫诏!罪大恶极!

高九斤看着徐大人正气凛然的样子,悲哀的闭了闭眼,心知自己病急乱投医,又入了人的圈套了!

昨晚自己与徒弟商量,如今自己如何是好,徒弟献计,既然梁帝的确立过那着南王为太子的诏,便再立一份便好,反正师傅您是掌印大太监,如今事情紧急,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日后等南王接了御前侍卫送去的真的旨意,来京中主持大业便好了嘛!

梁帝气息越来越微弱,自己实在没有了主意,只好冒险一试,结果便成了现在这样。

即便自己没有做错,可这份的确是假的啊!那梁帝的亲笔签押自己尽管仿了多年,到底不敢太过相像啊!今日我命休矣!

事情又急转直下,众官仔细辨认,均认为这旨意的确有出入。

高九斤打落牙齿往肚子吞,死咬着这圣旨是真的!

可他一个奴才,再是伺候了皇帝多年,哪里架得住清流文人对笔迹的较真?

御前侍卫将高九斤拉下去的时候,没人为这昔日的大红人说一句话。梁帝即将过去,高九斤作为梁帝的人也是一样,日后便是另一份天了。

高九斤知道大势已去,当晚就自缢于看押的牢里,但临死留下血书于墙壁,‘帝有秘密留于禁中某处,得者可望千秋万代’。

高九斤此举,却正中敬王下怀!至于秘密……不急,只要拿下大位,什么都是我的!

他施施然于第二日捧出另一份圣旨来,说父皇早就密诏自己了,只是父皇重病,理当尽孝为先,何至于那么着急不顾人伦?想不到让那起奸佞有了可趁之机。如今,他敬王,为了平稳朝纲,才将圣旨拿出来安定众朝臣的心,让大家在议事殿中传看。

原来,这周九斤一死,御书房便落入了惠贵妃的人手中,盗出梁帝大印,按照那日不知何人送来的假立储诏书重写了一份,盖上大印,描上签押,万事大吉!

敬王就这么顺理成章被捧上太子宝座,周系一派自然不肯罢休,皇后娘娘在宫中也有调动部分羽林卫的权利,一时间宫中大乱。

敬王自己没有兵马,顾忌北军还在勇国公手中呢,便亲自执儿子礼跪在周皇后脚下,发誓定然好好孝顺周皇后,他日若登大宝也视她为圣母太后。

事已至此,仓促之间实在要闹起来,自己这边也占不了便宜,周皇后权衡再三,只好放软态度。

双方各退一步,敬王当他的太子,尹左相下课回家养老,周相晋位成百官之首,后宫还是以皇后为尊。

从此,每日上朝的百官在勤政殿议事,太子在低龙椅半级的位置,升监国宝座听取朝政,皇后娘娘把持后宫,惠贵妃日日在睿思殿为梁帝侍疾。

朝堂上暂时安稳下来,只是背地里,一切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最首当其冲的是南王一系。

当日敬王在朝会上拿出诏书时,武宁侯也传看了,的确未曾看出什么问题来。

可这几日来,武宁侯真是抽丝剥茧的在分析了:梁帝难道真会属意于他?若是以前,或许不太分明,可这段时间,梁帝连召见都未曾召见过他,连禁足都是刚解了的!

况且前些日子梁帝还与自己问起南军之事,自己隐晦的报说南王如今兵强马壮,梁帝明显并未表示异议。

这几年都是如此。梁帝若真有心敬王,定是忌讳此事,早就出手打压了,不会一言不发。

那自己该怎么办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