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安记少主(4)
第528章安记少主(4)
“嗯!那就好。古玩铺子和成衣铺子就先不说了。咱们如今要做的是整合资源,优化资产,已经执龙头的营生要成为真正的行首,要能左右市场价格,调控市场容量和储备!”祁华摸着下巴,眼睛眯着,脑子快速的转着,嘴里也开始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如电脑终端一样不断的输出,她说的爽快了,却苦了三个老人啊!想离开拿笔来记又不舍得错过一个字,只好努力的看着她,用心的听着她说的每一个字。
“米铺上百家分号,分布四国,要利用起来,不能只是卖米。
这从南到北气候差距甚大,农作物作业收成时日差距也大,再加上风雨天时,东灾西收常见得很!
要让各地米铺的人详细的做好当地农务记录,何地何时播种,善长何种作物,期间气候如何,预计何时收割,都要细细收录,要能做到四国之内最早产出的稻米是我们收,最好的稻米也是我们收!
收购的价格不要单一州府单一计算,要统算!要均算,要平摊!把成本彻底放下来。有些地方逢灾年的,不妨先付预收,不但让他们有日子过,也让他们日后数年只供给我们。
总之一句话,拿米行这一个营生来说,我们要利用好骡马行这自有优势,东货西易,南货北调,用最低的价格,最快的手段控制源头。”
现代人的思路总是开阔些,光米行这一项,祁华便提出了好几条自己的见解,然而这些还不是全部,谁让她还担着个临苏国的亡国之主呢!
她继续说着:“做行首,不是一家独大!你们不要以为我是要靠拢着源头放低价格打压同行,不!我们若是能拢住了源头,便和各大同行商谈,我们可以放低价格给他们一起来卖,占了先天的优势,价格自然比他们自己进货要低,他们不会不乐意,我们要的只是定价权。只要几轮下来,他们便失去了自己寻货源的能力,而农人们卖粮却只认安记!而日后,大梁境内三国和大原一国,米价多少由咱们安记说了算!”
潘清远微蹙着眉已然陷入沉思。
另两人也深思起来,老二潘厚广先出声问道:“少主的意思……莫非日后要囤积居奇或高利垄断?”
祁华摇着手,眼睛却还是在思考的状态,继续望着天,说道:“不。我要的是彻底混淆市场,打乱大梁对粮食储备的预算!
你们都是南霞人,我祖父的心你们也是知道的!洛州偏居一隅,无兵无将,要想收复河山谈何容易?便是多囤积些军需也很难吧?
商,看似小事,可若是做到极致,便是大事!我们自然不能拿百姓生计做筹码,但一旦我们能在行业里一呼百应,调控价格,控制市场,便能给复国制造许多机会。
丰年时,我们把价格定高,大梁帝的战略储备就出差错,不敢购买足够的军粮;灾年时,我们放低价格,让他们放松对战略贮备的补给!
这只是一个方面,相对应的,农户们更欢迎安记去收粮,日后只供给安记。循环往复,米,自来源到储备,将完全操控在我们手中!
若是战乱,少一成储备,迟一日运送,都是大事!这里面有许多文章要做!源头上控制了,再打他们粮库里的主意!
安记向来拿捏着那些个小的贪官污吏,若我们有心,使些伎俩,价格低时能引诱粮草官偷运出粮来卖便更好!那些各州府征收的税粮也可以这样偷偷调控了价格引诱他们卖出来。一方面,我们要让大梁粮草库空虚,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需要做些粮食储备了。”
“你们也不要担心百姓,咱们这样做,对百姓只会有利。你们看啊,这相互调剂着,卖粮的人就不至于丰年多收了几斗,却没个好的收息;买粮的人呢,可以趁着便宜时多买些,略高些少买的,就算家无隔夜粮的人家,他买的少,粮价浮动上下不会大过两成,对买的少的人影响不大。可对大宗交易的军需储备来说,差距就大了!不管怎么说吧,最起码,我们要让大梁的粮食源头和尽头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祁华讲得兴起,最后做了个大大握拳的手势,才抬头看向三人。
却只见三位老人同一个表情:瞪眼,张口,身子前倾,手捏胡须看着自己!
这下倒把祁华吓了一跳!头顿时往后靠了靠,砰一声闷响磕到椅子上,祁华吃痛,赶紧捂着头自己揉起来。
三人这才醒悟过来,潘清远老脸涨得通红,犹自激动,胡子翘着似乎不知道说什么好;潘厚广抓着下巴,手指快速的动着,似乎在快速的计算。
潘中正则一步跨上前来,目光灼灼的看着祁华,两手往前伸,虚抓着说:“少主!这些都是你想的?!你,你,你怎么想出来的?!哎呀!少主!小的太佩服了!”
他那样子,让每一个看见的人确信,若不是祁华是个女子,他肯定要一把抱住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