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姑苏蓝氏封山三个月,是蓝允特意安排的。而这三个月来,也在蓝允的安排下,由龙族敖氏牵头,蓝氏执行蓝氏家规。
首当其冲的,本该是蓝氏的宗主,素有泽芜君美名的蓝曦臣。
而这,也是蓝允特意吩咐敖念彤所为。理由便也名正言顺:“宗主身为一宗之主,却轻信他人,还交出重要玉令,以至于害得蓝家弟子无辜惨死,做他人嫁衣。你若不受罚,又谈何做一宗之主,向那些无辜死难的弟子交代?”
听说要让蓝曦臣受到他应有的教训时,敖念彤也不由再三确认他决心。因为连姑苏蓝氏宗主都在这次清洗中获了罪,蓝家这数百年的清誉真就被毁得一点都不剩了呀。
对上,蓝允只是嗤笑道:“高高在上太久了,又哪还剩多大的清誉。说到底,蓝氏也是个世家,蓝家站在金家这边更是权衡利弊之下的优选……”
敖念彤听出蓝允略显平淡的语气中学期的怨恨,生怕这龙族数百年来难得的一条小龙崽子气到心境受损,也不由出口劝慰了一句,道:“其实也算不得站在金家上,顶多是中立偏过去点点。”
“世人并不都是有眼无珠。”显然,蓝允对这话并不认同,“蓝氏的宗主都跟金宗主的儿子结拜了,中立?怎么能中立的了?谁能相信蓝氏宗主的立场是中立的?”
说到后来,平淡的语气微微扬起,显出了他真正的心情。饶是如此,蓝允还是力恃镇定,徐徐说道:“我不气他如此做,毕竟立场如此。”
可是不气归不气,并不表示蓝允并不为此而怨恨。因为他的阿爹那时候与蓝家又无什么干系,凭什么要因为世人对蓝氏的偏信而认定金氏扣在阿爹头上的屎盆子就是真相而忍受不公?
蓝允恨蓝曦臣眼盲心盲,明知道不对,却还是一意孤行的凑上去!
蓝允恨蓝曦臣早知道他父亲告知过乱葬岗是何模样,却还是配合他的好义弟,害得蓝家弟子死在了多家的计谋下,却把这血债都算在阿爹的头上,更害得父亲身受戒鞭三百,重伤多年!
蓝允恨真相大白了,蓝曦臣却只是拍拍屁股全身而退,闭个关把这些烂摊子直接丢给父亲!
蓝允恨蓝曦臣凭什么一点罚都没有,而父亲和爹爹在一起,便被蓝家人谩骂!
青蘅君如此!
蓝曦臣如此!
即使他蓝允也是蓝家人,可他也是人子,又怎么不能为父亲和阿爹含冤叫屈了!
即使蓝氏不肯动手,那就不能怪他蓝允,不讲情义,把蓝氏遮羞布揭下来,更别怪他把蓝氏的面子剥下来踩了!
蓝允的爱,蓝允的恨让心明眼亮的龙族都为之振奋。整个姑苏蓝氏都是公主殿下的血脉,蓝氏的宗主做为嫡系,本该是他们龙族的主子。可随着蓝氏的家规越来越多,每一代的宗主被束缚得越来越不像条龙,甚至连血脉传承都不再觉醒时,蓝允的出现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人心头一亮。
蓝允,这位未来的蓝氏新宗主,才是蓝族认定的主子。有了这样一位新宗主,龙族倒是期待起他未来会把大家带向何方了。
所以,敖念彤以及其他龙族人,便在蓝氏众长老面前,一意主张将蓝曦臣的罪行公诸于众,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原先试图据理力争的蓝氏长老们也不由沉默下来。
要知道,那些被带去蓝曦臣一起带去兰陵金氏赴宴,又被金光瑶以蓝曦臣名义带去穷奇道的蓝氏子弟中,有不少他们家中去见世面的小辈。那些被蓝曦臣带去不夜天城参加誓师大会,并因此牺牲的子弟比之穷奇道中,只多不少……
原先,他们把仇恨放在了夷陵老祖魏无羡的身上。可是敖族长的一番话下来,才恍然大悟,自己因为宗主,而成了其义弟的手中刀!
众人咬牙,倒真觉得给蓝曦臣一个教训,也是好事了。否则数百年下来,蓝氏子弟虽多,却也架不住宗主一次次让他们去死啊。死在邪祟手下,死在恶人手下,那是虽死犹荣。可若因旁人贪念而被其当成手中刀去欺凌善人,只怕死后得知真相,也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不耻。
于是,众人都默许了。
就这样,在站着整个蓝氏的长老客卿子弟门生的校场正中央,蓝曦臣做为宗主,与一干罪证确凿者跪在一处。因为蓝曦臣身份最高,自然跪在最前方,十分显眼,引来不明所以者的面面相觑。若不是家规不允交头接耳,此时校场里早已一片嗡嗡声了。
大长老手持记载了罪证的卷轴,声音高亢,覆盖了整个校场,而他第一个说出来的人名,令众人为之一振,也终于明白了为何蓝曦臣会与一群罪人跪在一处。
“今有xxx任蓝氏宗主蓝涣蓝曦臣,在任家主期间,轻信小人,私交重要玉令给予他人,不辨黑白,害得蓝家弟子死伤xxx位,长老客卿死伤xx位。现,罚戒鞭三百,以儆效尤。”
说完蓝曦臣,长老一刻不停,又宣判起其他人的罪名来:“蓝氏长老蓝子靖、蓝氏长老蓝兴微、蓝氏长老……等十一位长老戒鞭一百,废除修为,与其家眷一起赶出蓝氏。蓝氏弟子蓝屏、蓝氏弟子蓝图、蓝氏弟子蓝子平……第两百零五位弟子,废除修为,公告罪行于修真界,赶出蓝家。”
大长老直念了个口干舌燥,才把这长长的罪人名单及其罪名给念完,到最后时,嗓子都哑了。
若说有罪,蓝启仁谈不上有罪。可若说无辜,又有些轻描淡写,那些被蓝氏罪人或直接或间接被害到轻则损钱,重则家破人亡的苦主们只怕不敢苟同。
姑苏蓝氏成了如今这藏污纳垢之所,蓝启仁在其中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蓝氏三千多条家规,有一半是他在见识过藏色散人的跳脱后增加的,而且这束缚人言行举止的条条框框光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一旦执行,更是令人发指。
似乎在蓝启仁的眼中,君子就该是雅正端方,行走坐卧自有其度。一旦吃得多了、走得快了、声音大了就谈不上君子,连其品性都该因此遭到质疑。以至于似乎只要从外表上着手,蓝家就真成了上下皆清流,无一丝浊污的君子之家般。
可这种只追求表面,却不究其本质的行径,终于在今时今日迎来了反噬。
然而这些能全怪到蓝启仁头上吗?
当然不能。
蓝启仁年轻时也不过是蓝家赏罚,即使与青蘅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任哪个家族都有长次之分,自然不会教导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宗主,因为这会给他不必要的奢望。
如无意外,早早就得百姓敬爱,百家尊敬,并得了尊号的青蘅君会是个优秀的蓝氏宗主。偏偏,意外又从不会被人的意志所左右。
青蘅君喜欢上杀了自己恩师的女人。即使被恩师的家人仇视,被蓝氏的长老们逼迫,他也不愿意伤害自己所爱,甚至背着蓝氏众人将女子强娶回家,一意孤行的要将人保下。
即使是蓝氏的宗主,要跟整个蓝氏对抗,也如螳臂当车、蚂蚁撼树。不过,青蘅君本意也不是要与蓝氏为敌,于是双方在争执无果,眼见就要大打出手前,均选择了各退一步:一方不再追究其夫人的罪行,代价是其夫人关在一处小小的院落中,不能踏出一步,不许出现于世人面前,尤其是蓝氏子弟的面前。
青蘅君的荒唐事不好被宣诸于口。既不能说,那么也不好以此罪名废了其宗主之位,否则让世人知晓了,岂不贻笑大方?!甚至因为青蘅君在修真界与凡间都素有佳名,由他当宗主是最好的选择。
可真让他仍做一家之主的话,又如何安抚蓝氏上下的心呢?
所以,青蘅君开始了长年闭关的日子。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于是乎,蓝启仁临危受命开始掌管蓝家,后来还要抽出手来照顾两个幼小的侄子,甚至每回听学还放不下自己教书育人的心思,没空都要硬挤出空来当先生……
就这样,代宗主这个位子只会照着家规生搬硬套,专心于此时尚且干得手忙脚,后来还要揽旁的活计,自然容易被有心之人给糊弄过去。而且他太过黑白分明,也太过信任蓝氏的的人,还偏听偏信,光这一点,就让他显得不那么称职。
可不得不说,做为弟弟,蓝启仁敬爱兄长。做为叔父,他将两个侄子养育成人,虽则没少在他们面前显露出对他们母亲的厌恶,但为了两个侄子能拥有蓝氏最优先的继承权,他甚至从没关心过自己的终身大事。
甚至于他看魏无羡时很是不喜,后来更觉得他走上了邪道,还带坏了他优秀的侄子,可有家规约束,到底没与人说过魏无羡的坏话。
单这样来看,蓝启仁干得称不上无可挑剔,但起码尽职尽责,已经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