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何方邪祟,竟然在伤人?”晓星尘手中霜华不住的嗡嗡作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自己目不能视的主人前方有邪祟存在。
若是旁人敢阻拦自己,青衣早该出手给对方一个教训了。可来人既是主人的小师叔,青衣自然不敢放肆,即使晓星尘如今明显双眼有疾,她仍是恭恭敬敬的福了福身,道:“小女子青衣,乃夷陵老祖座下鬼使。”
“夷陵老祖?你是……”各种称呼在晓星尘的嘴里转了一圈,最终只是轻叹一声,照着之前的叫法唤一声:“你是魏公子的……”
“道长果然认识我家公子。”青衣虽然接触过魏无羡的记忆,但能能修炼诡道术法却又不曾因怨气而走火入魔者,自然不是易与之辈,又怎么会被轻易窥视了自己的记忆。饶是青衣等鬼使与他再亲近,也不过是因为当初被共情时窥得几分端倪罢了,甚至并不算连贯,也桩具体的事例都组合不起来。
就连青衣认为晓星尘是主人的小师叔,也是因为他曾这么称呼过,但当时晓星尘身边还有一个黑衣道人,很难说这声小师叔到底叫的是谁。青衣也不过是全凭猜测。
“有过一面之缘。”晓星尘想起当初见面时那满地的尸首,以及那造下无数杀孽的薛洋,只觉得眼睛阵刺痛。可比起自己身上那小小的疼痛,晓星尘更关心魏无羡如今的境况,听到面前的邪祟自称是魏无羡的鬼使,他很是忧心,“我听说不夜天誓师大会,你家公子他……”
“我家公子自是安然无恙。”
“那就好那就好。”晓星尘闻言,提许久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因为换了眼睛给宋子琛的缘故,这些时日晓星尘一直往深山一类人烟罕至的地方认猎,只为了躲着宋子琛。故而对于夷陵老祖自立为王,截走温氏余孽,杀害金子轩和不夜天大战之事,也是这两天偶然听到夜猎的人说起后向他们打听才知道的。
晓星尘并不相信当初他见到的那个少年郎会是什么邪魔外道。他虽然一直在灵山长大,见到的都是师父师兄师姐,也常常听师父提到外界的险恶人心,甚至离开灵山之前,师父曾向他耳提面命切记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是晓星尘却怎么都无法把魏无羡跟杀人抢劫之流的恶事联系起来。
因为魏无羡曾说过自己的心愿是锄奸扶弱,无愧于心。而当他说出自己的心愿时,那双眼睛亮得惊人,饶是有着同样心愿的晓星尘也不由被撼动。
因此,对于外界对魏无羡的指责,晓星尘即使知道不该,也还是无时无刻的在心中思量着他到底是有什么苦衷。
后来,他又听到不夜天天降恶龙,吞了夷陵老祖和含光君,更是心乱如麻。
这世间竟然是有龙的存在,更没想到魏无羡的困境越发雪上加霜的同时,竟然还会和蓝忘机一起沦落为这种传说中的生物的口中粮。
晓星尘很想去不夜天一探究竟,可最近不知为何邪祟频繁出现,为了百姓他一直忙着四处除祟,倒没想到今晚就被能辨别邪气的霜华剑指引着来到此处,碰到了魏无羡手下的鬼使。
也算是命中注定的缘份了。
青衣虽知晓星尘与主人有渊缘,可也怕对方亦是人云亦云的愚者,遂有意打探他对主人的态度是否仍如主人记忆中那般温柔和善,便试探性的开口:“未请教道长何名,如何认识我家公子。”
“在下晓星尘。”
“原来道长便是传说中的明月清风晓星尘道长,我家公子这些年都有在寻道长的下落。”晓星尘语气淡淡,但青衣给出的回应却万分欢喜:“道长可愿随小女子见公子一面?公子现在伤得很重……”
“魏公子伤很严重?!”
青衣话还没说完,晓星尘便一脸惊慌的打断,见他忧愁到蒙眼的白布处渗出血迹,青衣如何不知晓星尘是自家主人这一边的,为此语气越发真诚:“是啊道长。公子如今在世的亲人只有您了。”
听说魏无羡一直在找自己,晓星尘颇为羞愧自己这些年来没能给过他一点助力,如今又听青衣说自己是魏无羡唯一的亲人,眼泪与血一起落了下来,泣道:“他在哪里?”
“乱葬岗。”青衣虽觉欣慰自己主人没看错人,但在带晓星尘回去见主人之前,有一件事要办。青衣缓缓望向仍人事不知的薛洋,冷声道:“道长,且待小女子将此恶徒除之,再带您去见公子。”
“恶徒?”晓星尘才想起刚才正因为察觉到杀气与邪气交织,霜华才脱手而出。可青衣既是魏无羡的鬼使,依着他的心性并不会收滥杀的恶鬼,又听青衣声称那是恶徒,不由福至心灵,忙问道:“你刚才想杀的……”
“他是薛洋。”
虽有所猜测,但听到确定的答案,晓星尘还是一阵惊惧。若是自己刚才直接就朝着青衣杀将过去,而没给她说话的余地,只怕薛洋这恶徒就能活下来了,而且还是他给亲手救下来的。想到此,晓星尘很是后怕。
然而让他后怕的还有更多。
“他和金光瑶金光善等人秘密建行了炼尸场,用活人炼制傀儡。”
“什么?!!!”青衣的话听得晓星尘倒吸一口凉气,万万没想到薛洋竟与金氏联手,残害百姓。
###
天微亮,众人便得知了修真界中发生了许多骇人听闻之事。
先是清河聂氏爆发了吃人堡之事,揭开了聂氏掩盖了多年的丑闻。
后是蓝家自建立时竖立的门风清誉一夜之间崩塌,遭到人人唾弃。
再之后,是金家。而这一家的作为才是令众世家震惊加恐慌的。因为昨晚在兰陵突然出现了一大群的傀儡,这些傀儡目的明确,没有伤害百姓,而只是包围了金麟台,还杀了一大半的金氏弟子。
幸亏金氏的困境被后来支援的世家给稳定了下来,但此事无疑给修真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不夜天一役,大家都以为夷陵老祖入了龙腹,不可能活下来。可是这些傀儡的出现却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夷陵老祖很可能没死,并且凭着兰陵金氏的下场,不由猜测他这是要报仇了。
这一刻,所有参加过不夜天誓师大会的世家,都下意识的心惊了起来。
而对比于世家们对聂蓝两家近乎一面倒的负面看法,凡人们倒是有着自己的见解。说书人虽为了讨生活而常常将故事加上一些耸人听闻的细节,以博眼球,好得客人们的打赏,可这并不表示他们就没有良心。
清河世代得聂氏庇护,聂宗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清河百姓又有哪个不清楚。虽说性子有些急躁,可百姓但凡有事求到他的头上,从不见他推脱,与其他拿了供奉后每回请他们除祟还要另外再奉上厚礼,饶是如此也未必肯只收一回礼就去除祟的世家一比,高下立见。
更何况射日之征结束之后,各世家都在收拾广收门徒,收拾自家的烂摊子,却少有人愿意分出人手为百姓除祟,所以聂蓝两家明明在这场战事中因身先士卒而死伤惨重,乃至分身乏术,却仍特意安排人手四处夜猎,两相比较,更如云泥。
即便照着本心,也为了日后清河仍是聂家一家独大的心理,对于吃人堡一事,大家的态度倒是十分平和,况且这吃人堡也未草菅人命,而是取了将尸变的尸体埋在堡内,让邪祟与刀灵争斗不休,而不是杀害人命来图谋一己之利。且还是付了钱财,银货两讫,是以在凡人眼中,虽然认为此举有违常伦,却并不曾觉得聂氏的作法有什么不对之处。
但即使清河上下少有异声,可对清河对聂氏觊觎者又哪里容得下这上下一心,少不得派了口齿伶俐又善挑拨人心的手下前往清河扮作那说书先生,好拿着之前对付夷陵老祖的招数对付聂氏。
是以,在说了聂氏吃人堡的一通好话之后,某些外来的说书人便话锋一转,摆出忧心模样,叹道:“仙门讲究剑道才是正统,聂家可是修的刀道,这可是邪魔外道啊!”
对于仙门知之甚少的百姓虽有心,可他们大多都目不识丁,且一辈子都跟庄稼打交道,百个中都未必能找出个能言善辩的人物出来,又如何能为这聂氏分辨一二。
不只是清河,蓝氏一向持正,名声在百家之上,便连当初岐山温氏是压在百家头上的一座大山,要出手时也要先将蓝氏打压。如今刚正不阿的赤锋尊聂明玦尚有此劫,好不容易露出破绽的姑苏蓝氏,百家又怎么会放过。
是以,姑苏城中,这一天关乎蓝氏的风声,也有些不对。行走在路上,常常听到旁人提及雅正端方如蓝氏也行不堪之事的言论。
夺子囚母,可谓丧尽天良,更何况先蓝宗主之师的死虽为当时尚未为宗主之妻的程氏手刃,可凡事有因才有果,蓝氏却偏听偏信不去查证,这种迂腐拎不清的家族却又桃李满天下,高高在上之辈教出来的弟子也难有持正之人,又如何会低下头看看底下如尘埃的百姓呢。
不过,舆论也并非一边倒。至少自结金丹起便逢乱必出,除祟不论大小,关注百姓疾苦的含光君在百姓眼中却是歹竹出好笋,出淤泥而不染的典范。无奈竟与夷陵老祖一起被巨龙吞吃腹中,实在是好人不长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