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特工的最高境界
1931年6月,南京地下组织内出了叛徒,魏三江打听到消息及时汇报给了谭平山。而这个叛徒是见过谭平山的,只是不知道他的公开身份,为了情报组的安全,谭平山从地上完全转入到地下。
谭平山转入地下后,空闲时间反倒多了,和魏三江几乎天天见面。谭平山对自己这个学生寄予了厚望,将自己从苏联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学到特工知识倾囊相授,还教了他家传的硬气功练习法门。
魏三江现在最怀念和谭平山这段亦师亦友亦同志的日子。他们不仅在一起探讨人生,描绘理想,共同战斗,也聊到了各自的家庭。
魏三江父母是朗州隔壁桃花县人,也是由于1911年那场大水,母亲溺亡,父亲在抢筑河堤时被大水冲走尸骨无存。此后由他姑姑、姑父养大成人。
姑父韩福东,是桃花县首富韩德仁的养子,一个忠厚本分,诚实守信了一辈子的人,同时也是韩老太爷除了自己亲人外最信任的人,韩家的大管家。
韩老太爷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晚年得有一子取名韩佩东,与魏三江同年,比韩福东长子韩必朱大三岁。
民国建立后,1912年9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废除“忠君”、“尊孔”教育,兴办新学。将各省学堂改为学校,定小学初小为四年,高小为三年,初小四年为义务教育。
适逢韩佩东和魏三江都到了入学年龄,韩老太爷要将两个小孩都送入学校读书。
魏三江姑父韩福东却死活不同意魏三江和韩佩东一起上学,他认为那样会乱了身份,直到韩必朱到了入学年龄,韩福东才让魏三江和韩必朱一起去上学。
韩家是湘菜四大派系“毛家菜”传人,韩佩东受此遗传天生爱好烹饪,经常逃课拉着魏三江在他们韩家饭馆的大厨上学做菜。久而久之,魏三江也得了“毛家菜”的真传。
1920年,魏三江儿时最好的玩伴韩佩东考入朗州湖南省立二师读书。两年后,魏三江考入长沙湖南省立一师读书。
再往后,1924年韩佩东和他的同班同学一起报考黄埔军校,同学考上了,他落榜了,就在军校旁边开了家湘菜馆。1928年又将湘菜馆搬到了南京,生意做得异常火爆。
也是这一年,魏三江考入了浙江警官学校。
1930年,韩家老太爷仙逝后,韩佩东就全面接手了韩家生意,将韩家在桃花县的房产、地产、田产几乎全部变卖,在南京城里开了家商行做起了对外贸易,并在长沙和朗州设立货栈进行货物中转,还在江西大余开了个钨砂矿。
此后没几年,韩佩东就成了南京城里有名的大商人。
朗州的简家做生意之所以做不过钱家,就是因为钱家实际上是韩家的二级商,钱家有韩家这种大客户在,生意如何能不好呢?
魏三江能调到朗州来,韩佩东是帮了忙的。
只是韩佩东不明白,比自己低个辈分的这个儿时玩伴,为何不让他帮忙搭线往上爬,反而请自己帮忙往低处走。他哪里知道,朗州牵着魏三江的心呢?
魏三江是在自己递上入党申请书后,才知道谭平山居然是朗州人的。并且还知道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他哭笑不得,却颇有受益!
魏三江从进入警校被谭平山“飞针”绝技震慑住的那天起,到向谭平山提出入党的请求,并上交入党申请书的近三年时间里,魏三江从谭平山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为一名优秀特工必备的技能,但是都跟“飞针”绝技沾不上边。
不是谭平山不教他,而是根本就没有什么“飞针”绝技。
他所看到的谭平山的“飞针”绝技,只不过是谭平山预先在树上钉进一根绣花针,再在他面前表演了一下而已。谭平山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能镇住他,收服他。
当然,谭平山之所以选择“飞针”绝技做表演,一是因为坊间传说有这么个绝技,再就是这个所谓绝技太容易表演了。
但一掌劈开七块砖确是真的。
谭平山还告诉魏三江,他们家祖上是山东人,其实并不姓谭,而是因为习得山东临清谭腿后,有感于谭腿名气大才改姓的谭。
谭腿也并不是腿有多厉害,而是以前的武术注重拳术,忽视了腿法的作用,谭腿只是将拳法和腿法更好的结合而已。谭腿真正厉害的还是拳!
谭平山要魏三江谨记:任何事情都不能流连于其表面!应该仔细的观察, 认真的思考,再完美的还原出它的本质。
结合特工的工作性质,就是要先观察到事物的规律和变化,再进行精密细致的设计,最后用最符合逻辑的纯自然的表演去完成。
这是一个特工的最高境界——你把所有都做了,所有都与你无关!
那一年,组织内出了太多的叛徒,他们很自然的就谈到了刑讯。
谭平山告诉魏三江,他现在随身都带有一颗手雷,他是绝对不会让敌人生擒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得住敌人的大刑。
虽然他在苏联澳斯托兹那雅特工学校受训时接受过抵抗刑讯的训练,但是,那仅仅只是训练。
没有真正尝试过的,永远是未知的!
他绝对不能拿组织的机密,自己的人格,同志们的安全来冒险。
问道魏三江会怎么办时,魏三江信誓旦旦的说,一定会凭自己坚强的信念抵抗住大刑,即便是咬掉自己的舌头也绝不会向敌人泄露任何组织机密。
谭平山当时没说什么,第二天在安全房见面时,他给了魏三江一根新鲜猪舌,让他一口咬断。魏三江费了好大力气才咬掉了猪舌尖那一小截。
谭平山用事实给魏三江上了最后一堂课,所有的设想没有经过实践都是不可靠的!
并且告诉魏三江,特工最大的价值是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获得情报,如果一份情报需要靠暴露身份去获得,那么这份情报的价值必须是极大的!就比如“龙潭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