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二皇子春风得意,惹灾祸;司马亮意气风发,引人爱
三皇子被禁足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也传了出去。二皇子知道后兴奋不已,感觉自己头顶的绿草颜色也淡了。
最近皇帝也是很器重他,让他接手民生社的事。萧放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可以好好利用,博得美名。他让手下亲信到无益巷把那些老人登记入册,又决定每个月5号是发放救济的日子。一开始,他的确做的有声有色的,后来里面的琐事太多,他也觉得没啥油水可捞,他也不太上心了。后来,他就全权委托自己的追随者刘大勋去做这件事。这个刘大勋是个五品官,平常的俸禄不少,但是这人好色,家里妻妾好几个,花费就多,俸禄就显得少了。二皇子让他管民生社,他本来不愿接手,觉得这种活又累又没油水的。但是接手后,他发现也不是不能捞好处。
有的老人有儿有女,本来不符合救助的条件,但是就有想挣这救助钱的,他们就偷偷给刘大勋一点银子,想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审核时只要签字同意,自己父母就有钱领。开始刘大勋还挺清廉,觉得再怎么也没用要这种钱。再就是他当时还看不上这点银子,可是随着送的人越来越多,他意识到这倒是个生财之道。只要给钱的,他都审核通过。他心想反正是皇帝的银子,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区别。
到了后来,有一些有钱人也想让自己的父母吃这个皇粮。刘大勋一开始还信誓旦旦的说“这些是朝廷救助家里困难老人的,你们这么有钱,怎么可能父母没养老钱。”可是随着他们给的越来越多,许的好处越来多,他松动了。他心想这么多老人,朝廷怎么知道哪些符合要求,哪些不符合呢?还不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他是来者不拒,只要送钱给他,他就给对方父母办吃皇粮。甚至到了后来,他自己又造了许多假名字冒领救济钱。
本来这个事也不会这么早被发现,只能说,他太贪了。他把自己的一个相好的女人的老爹也办了领皇粮。而这个老头本来就是个地痞,有一次喝醉酒和别人吹牛说自己的女婿多厉害,权利多大。只要给他钱,他就去给女婿说,让女婿给人家办成领皇粮的好事。那些痞子一开始以为他说大话,吹牛皮。后来真有个人给他银子,他还真给人办了吃皇粮,大家才不得不佩服他有个好女婿。
这件事也传到御史大夫刘立顺的耳朵里。他悄悄让人暗查一番,发现这个刘大勋还真是胆大包天,不仅弄虚作假,还贪墨朝廷拨的救济钱。
于是第二天上朝,御史大夫刘立顺就称刘大勋贪赃枉法,弄虚作假。皇帝一听,勃然大怒,让二皇子解释一下。他让二皇子负责这个事,是想看看二皇子的处世能力,也让他能在百姓中博个好名声,没想到会出这种事。二皇子也很惶恐,他也不知道刘大勋胆子这么大,这种钱也敢贪墨。心想这种情况下,推卸责任只会让父皇觉得自己没担当,只能先认下,再处理刘大勋。二皇子就说是自己识人不清,请求皇帝罚自己半年俸禄。自己回去一定严查此事。皇帝见他认罪态度比较好,认为他有失察之责,罚了他俸禄,免了他民生社的职位,没有给他其他处罚。刘大勋就不同了,自己好好的民生计划,让他弄得乌烟瘴气,自己从国库挤出来的银子大部分都进了他腰包,皇帝越想越生气,直接下令,把刘大勋定个死罪,午时三刻斩首示众。
皇帝问谁愿意接手民生社的职位,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他们心里都在想“这个烫手山芋,我们可不敢接。做好了是皇帝决策好,做不好就要丢脑袋。太不划算了。”皇帝见没人答话,正想随便点个大臣管这件事。突然听到司马亮说;“陛下,微臣愿意接手此事。”皇帝很高兴,终于有人愿意接了。皇帝假惺惺勉励司马亮几句,让他好好干,干好了一定会有嘉奖。
下朝后,有好心的大臣偷偷对小侯爷说;“侯爷你要想清楚,这件事干好了,皇帝没话可说,干的不好,皇帝能轻饶你吗?”司马亮笑笑说;“我尽力而为,凭良心做事。”大臣也没再劝他。
小侯爷下朝后又去镇国公府蹭饭。吃饭时他和姜锦说了朝堂的事。姜锦对他接手民生社很高兴,觉得他一定会做好此事。姜锦又给他提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司马亮都一一记下。
下午司马亮就去处理民生社的遗留问题。他让人把花名册全部搬过来,一个个看着。他想到姜锦说的那些话。如果自己上任第一件事就把那些人从救济名单划去,他们肯定联合起来闹事。他们都是些老人,闹大了朝廷会认为自己无能,不如让他们先领着救济钱,再制定一个救济退出机制,让他们先有个思想准备,知道办了吃皇粮也不是高枕无忧的。每三个月,这些人重新审核一次,那些条件已经变好的人,不符合救济的人,就退出救济。但是为了奖励他们能自救,可以给他们一笔安慰奖,奖励他们能自食其力的生活。
司马亮就让张龙,赵虎去安排这个事,让他们亲自盯着,不能出纰漏。
小侯爷紧锣密鼓的做着这些事,这几天都没空去找姜锦了。
这次去无益巷公办,他遇到了上次被姜锦救的那个女孩。女孩也认出了他,赶紧过来给他行礼,又对她父亲说,是司马亮和一位小姐一块救的他们。他的父亲自从上次女儿差点被卖,也醒悟过来自己被做局骗了,再也不去赌了,现在他给一个富商当伙计,每天忙个不停,也有钱挣,觉得很知足。女孩看到司马亮忙民生社的事,才知道他这么年轻竟然也是个官,还邀请司马亮他们去她家吃饭。盛情难却,司马亮和张龙赵虎就一块去了。闲谈中知道女孩的母亲早死了,她和父亲相依为命。因为她出生在中秋节,他父亲就给她起名叫“明月”,司马亮也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听的。他们来到明月的家,虽然只有2间小屋,但是收拾的很干净。明月先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不好意思的说,自己家里没有茶叶,只能让他们喝白水。司马亮他们赶紧说“没关系”。
明月让他们在屋里先坐着,她去做饭。一会儿功夫,她就把饭做好了,挺简单的菜,一大盆白菜猪肉炖粉条,还有一盆米饭。明月对他们说,她家只有这些菜,别嫌弃。司马亮等人也饿了,他们盛上米饭,就着菜吃。没想到明月的白菜粉条做的还挺好吃,他们每人吃了三大碗。司马亮也觉得这菜比天一酒楼的还好吃,可能因为太饿了,觉得特别好吃。明月见他们没有嫌弃饭菜差,也很高兴。希望他们以后来无益巷都过吃饭。张龙笑着说“我们来不要紧,害怕把你家的米都吃光了。”还是赵虎想的周到,说“我们再来,不会给明月带点米来吗?”司马亮听了,也觉得这个办法好。他们吃完饭还要忙公事,就告辞了。明月把他们送出很远才回去。
司马亮在前面走着,总感觉一道目光一直追随着自己,他知道一定是明月。原先他们看明月瘦小,以为她也就12岁左右,今天听她说,她都快15.岁了,和姜锦一般大。世家小姐这个年龄都在学绣花,怎么掌家,在学怎么打理中馈。老百姓的孩子早当家,洗衣,做饭,还要出去干活挣钱。这可能是贫富的差距,也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司马亮在心中想,真希望以后像明月一样的普通女孩也能和姜锦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回到侯府,张龙神秘兮兮的对司马亮说“小侯爷,我凭直觉觉得明月喜欢你。你可要把持住,不能做对不起姜二小姐的事?”司马亮用手敲他头一下子,对他说“你啊,看到个姑娘和我说话,你就认为人家心仪我。我又不是什么香饽饽,未必人人喜欢。”张龙摇摇头说“非也,非也。小侯爷还是不懂女人啊。像你这种条件,年轻有为,又貌比潘安,哪个女人不爱。如果我是女人,我也喜欢你。”司马亮听他说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离他远远的说;“我可没有什么特殊癖好。”不过他想想这次遇到明月,的确与上次不同了。上次哭得脸上都是泪,也看不出长相,今天自己瞅她一眼,虽然还是很单薄,但是长得倒是挺秀气的,特别是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引人怜爱。司马亮猛然醒悟过来,自己怎么在想那明月,自己应该只想姜锦的。他用力把明月从自己的脑中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