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牢狱之灾
混乱状态持续了三天,三天时间内,周运良仿佛人间蒸发一样,没有任何音讯。 叶虎紧急赶到苏州市,帮助李莉莉主持大局,然而这个大局,如同断掉最后一根承重梁的大厦一样,倾颓之势不是那么容易止住的。
张华山重返苏州后,多管齐下,与承运展开全面竞争,每个摊位,每一个商场,每一个街道,广告满天飞,舆论四面起。叶虎和李莉莉等人每天给营销部门开会,恨不得亲自上前线,然而依然无法挽回颓势。
“周总在时,这些问题很好解决啊,怎么轮到咱们这么难?”叶虎沮丧地说道。
“张华山手段太狠,不仅抢占咱们的摊铺,还抢咱们的人,销售部得经理向我反应,下面人心涣散,许多一线销售员都组团去了永久。”
“现在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咱们35%,永久40%,永久的增长部分都是从咱们手里抢过去的!”李莉莉手里抓着一份文件,看了几眼说道:“刚刚得到消息,邮政1.6万辆车子的招标案子重新启动,张华山的人已经参标,目前看他们最有希望。”
叶虎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案子我听说过,社会影响度极大,一旦被张华山拿下,永久的品牌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咱们的市场还会受到蚕食……”
李莉莉急道:“有办法吗?”
叶虎用力地挠着脖子,说道:“要是周总还在就好了!”
当天晚上,叶虎得到消息,永久品牌已经进入东临市!叶虎原地跳了三尺高,大呼不妙,紧急联系李莉莉,然后连夜返回东临市。
东临市是承运集团的根基所在,一旦被永久侵入,后果不堪设想。李莉莉这边本就万分火急,少了叶虎坐镇,她更是感到孤立无援,只好打电话向胡志秋求援。
结果胡志秋告诉她,常山和其他几个工厂全都出现状况,银行人员一波接着一波地查账,市场下滑严重,他实在走不开,他每天都在各个工厂之间奔波救火。
通话结束,李莉莉看了眼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窗户缝中吹入一阵凉风,她打了一个寒颤。走到窗前,看着被乌云覆盖的天空,鼻头一酸,忍不住流下泪来。
周运良被警车带走之后,便被关在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高高透气窗被铁栅栏封死,铁门一直上锁,三餐有人提供,唯独没人提审。一直等到第二天的晚上,才简单做了个笔录。
从第三天开始,房间进来一个新“室友”,六十多岁戴眼镜的老爷子,简单聊了几句得知对方是苏州市一所大学的教授,经济学领域的,给几个大型国企做经济顾问的。
周运良问他知不知道被抓进来的原因,老爷子闭着眼睛说道:“风向不对。”
一周的时间,房间里的关押的人数达到六人,房间变得拥挤不堪,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唯一的床被一个嘴唇上有刀疤的男子占据了,其他人只能睡在地上。只睡了一宿,老教授就爬不起来了,他这个岁数的身子骨,睡在凉地板上跟要他老命没什么区别。
周运良看不下去了,找刀疤男子交涉,让他让出床铺。刀疤男脱掉上衣,胸前的伤口像蜈蚣一样。
“滚开,再废话废了你!”
“兄弟你哪儿的人啊?”
“我让你滚开,耳聋?”
“别生气哈,我这不是想巴结你吗。我进来之前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认识一些人,兄弟你告诉我你混哪儿片的,咱别大水冲了龙王庙。”
“想巴结我?我混龙王庙那一片的!”
“龙王庙?我老家就是龙王庙,我老家住村东头,小时候爬到庙顶上玩儿,还摔断过三根肋骨呢!后来搬走了,前些年那座庙翻新过一次,你知道吗?”
“好像有这么回事。”
“翻新的费用是我捐的,花了五十多万。像我这样在外面赚了点钱的小老板,为故乡做点贡献是应该的。后来乡里有人联系过我,叫我回去当乡长,我犹豫好长时间拒绝了,我没啥学问,赚点小钱还可以,当乡长可不够格……”
一番话说完,刀疤男的态度发生改变。当听周运良说,这次出去之后会在老家那边开个厂子时,刀疤男更是一脸的谄媚,周运良则爽快地答应他,请他做保安队长。
如此一来,床让给周运良。周运良让老教师躺在床上休息。老教师看着周运良,笑道:“你不简单。”
周运良无奈一笑:“困在这种地方,耍些小伎俩而已,教授见笑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喊道:“周运良出来,有人探视!”
周运良来到门口,有人带着他往外走,经过一条昏暗狭窄的长廊,进入一间房间。
“赵雅?”看到房间里带着鸭舌帽的女生,周运良吃了一惊,怎么也没料到会见到赵雅。
“是我,你还好吧?”赵雅比几个月之前清瘦了许多,齐肩短发,带着淡妆,裹着一件黑色大衣。
“你看我这样子,能好吗?”周运良坐下来,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你是来探望我的?”
“我现在在省台工作,运萍姐应该对你讲过,我负责一档经济解读类节目,得知这里有民营老板被抓,就申请过来做调查,也是走了好多手续,最后特批才获得机会的,结果才知道被抓的老板是你!”赵雅回答道。
“看到我惨淡的样子,你心里好受一些了吧?”周运良自嘲地笑道。
“周运良,你竟然这么想我!”赵雅怒道。
“别生气嘛,开个玩笑而已。你瞅瞅我这个鬼样子,憋在这里好几天也没人说话,好不容易见到青梅竹马,开个玩笑不为过吧?”
“谁是你青梅竹马,嘴还是没把门儿的!”赵雅神色一收,接着说道:“你知不知你为什么被抓?”
周运良没说话,等着赵雅继续。
赵雅解释说,现阶段国内民营企业遍地开花,遍布各行各业,活力远远超过老牌国企,一些民营老板的身价水涨船高,风光无限,但随之引发广泛社会讨论。在这种基调下,人们开始担心资本论。
在九十年代初期,“姓资姓社”的讨论一直存在,对承运集团这类企业的影响非常大,银钱收紧,银行不给放款,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要命的影响。
“周运良,你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以后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明不明白?”赵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