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借款 - 激荡人生从1991开始 - 策马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42章借款

周运良离开后,楚晗阳独自喝完一杯红酒,嘴角上扬十分得意。在野外她确实被周运良的话感动,心里的悸动也是真的,不过这不代表她被“突如其来的爱情”冲昏头脑。  签的是借款合同,但里面有债转股条款,这是楚晗阳埋下的雷。

周运良回到酒店已经晚上十一点多,这一晚上又喝酒又是逃跑的,十分疲惫。

冲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思考片刻,周运良还是给苏婉如打了电话,告诉她明天会有两千万入账,提前做好准备。

这两千万连银行贷款的窟窿都堵不上,不会从根本上改善承运集团的财务状况,但至少可以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优先级最高的是老厂和苏州工厂的原料供应问题,其次是其余五个工厂的设备欠款,人员工资需要继续拖着。

苏婉如没有问题这两千万是怎么来的,但能从周运良的语气中感受到事情的艰难,这么长时间以来她第一次主动询问,需不需要她赶到苏州工厂支援。

“集团财务在你手上,你留在总部的作用更大,注意休息!”

两千万的资金注入,对于承运集团来说如同雪中送炭。

各个部门各个项目都像是干旱中的小草一样,资金流汇入干涸的大地,迅速被吸收的一干二净。

由于财务采用集团垂直管理,没人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不过有钱花了总是令人感到开心的事情。

苏州工厂的持续坚挺,如同一面强有力的旗帜,让媒体界那些的负面舆论不攻自破。新品“奉天承运”在各个渠道持续发力,首个销售日的惊艳表现固然无法复制,但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承运品牌持续畅销,给予众多竞争对手沉重的打击。

奉天承运作为承运品牌的首款山地车,其定位中高端市场,它的成功不仅标志着诚信品牌正式打入苏州市场,还为承运品牌的塑造起到极大作用。

周运良当机立断,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点的覆盖面积,采用的手法沿用了叶虎推广农村市场时的技巧,凯撒大帝和小蜜豆等中低端品牌顺势进入,形成对自行车市场的全方位攻占。

苏州工厂的销售统计工作做的足够出色,每天的销售成绩当天就能汇总完成。

销售数据对于一些公司来说是核心机密,但在周运粮的授意下,承运品牌的销售数据对外公开。

一组组夺人眼球的销售数据,不断的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

又仿佛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扇向那些对承运持悲观论调的嘴脸。

再拿到楚晗阳的借款之后,周运良只象征性地和她吃了一顿饭,之后便没有主动联系过楚晗阳。

而楚晗阳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并没有一直纠缠周运良。

至于那天在破瓦寒窑前说的情话,亦真亦假,真真假假,成年人的世界,如果你把情情爱爱当中那就输了。

冯琪墨在他爷爷面前发了一通火气。

说好的慢性死亡呢?如今承运品牌不仅活得好好的,甚至还吃掉超音速的大部分市场,这是对冯琪墨的暴击!

要知道,超音速的品牌曾经降价一百元,却仍然无济于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消费者来说,超音速已经不具备品牌优势,承运品牌的形象已经建立起来。

这对于冯琪墨来说十分的绝望,他的身份是海归高材生,对品牌的宣传走的是高端路线,结果现在倒好,在他最有信心的战场上,被周运良击得溃不成军。

冯会长也是十分懊恼,他想不通的问题是,周运良的钱是从哪里搞到的?

他开始动用关系多方打探,一时之间,电话不断,各种信息错综复杂,短时间内无法判断。

虽然无法判断,但冯会长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周运良的钱绝对不是来自于银行。

难道有第三方势力介入?

不得而知。

中高端市场上承运,把超音速杀的溃不成军,凯撒大帝和小蜜豆引入苏州市场之后,那些本地主打中低端市场的品牌,顿时哀嚎一片。

成本低,皮实耐用,性价比超高,这是凯撒大帝和小蜜豆竞争力,对于本地的臭鱼烂虾简直是压倒性优势。

《承运真的要干翻全世界》当地最具权威的媒体报纸刊登这篇文章。

与之前的报道论调不同,本次文章中以数据说话,公布了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本地有七八家企业已经倒闭,其余数十家小品牌也在瑟瑟发抖中对于承运品牌的强大攻势,他们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三角债问题,资金链的脆弱,是这个时代所有企业的通病,盛运集团面对的压力,其他企业同样需要面对。

恰如万米比赛的最后一圈,谁能坚持下来谁能活,坚持不下来的,哪怕离终点线只有半米远,结局也是死。

周运良召开了高层管理者大会,会上要求苏州工厂巩固市场的同时,其他五个工厂开始发力,他要求一鼓作气,把承运品牌推向全国。

这等于是吹响了总攻号角!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周运良离开苏州,返回东临市,他需要坐镇集团总部统筹全局战场。

一款全新品牌闯入消费者的视野,并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印象,这件事情在营销学的角度,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在后世媒体高度发达,品牌竞争惨烈的市场上,成功的营销案例数不胜数。

总结起来无非两点,有足够的噱头和让消费者感受到切实的实惠。

这两点承运品牌全都具备,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虽然谈不上横扫,但站稳脚跟绝对不成问题。

承运品牌的草根崛起之路,竟然意外的上了国家最权威的新闻报道,虽然仅有二十秒钟,那要比上百万的广告效果还要明显。

在一片利好的局势之下,承运集团的资金链风险问题,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媒体中零星蹦出的危机论,很难找到站稳脚跟的土壤。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人家承运卖的这么火,你还提财务危机,那不是脑子有病吧?

胡志秋那边传来利好的消息,各地银行的政策开始松动,那没有完成的一点二亿贷款,开始以涓涓细流的方式给承运集团持续供血。

七个工厂所在的七个市场,承运停牌的畅销,开始以利润的方式,给集团财政补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