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下山
山里的天气变化就是这么快,前一刻还晴空万里,后一刻已经开始乌云密布,山风四起,刮在人身上凉飕飕的。 周运良担心随时可能下雨,便扶着苏婉如朝山下走去。
还没走上十分钟,乌云就更加稠密,天愈发黑了起来,已经快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山风呼啸,吹着两旁的树叶哗啦啦作响。随着几道闪电,雨水便“哗啦啦”地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降了下来。
好在包里准备了些衣服,周运良把衣服撑在苏婉如的头顶勉强遮雨。
但很快石阶上便布满了雨水,两人走了几步,苏婉如重心不稳,踉跄一下险些滑倒,好在周运良牢牢地扶住了她。
周运良十分担心苏婉如,但环顾四周,也没有什么能避雨的地方,一时间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
一直等在山上不是办法,冒着雨下山也很有危险。而就在这时,从山顶上方跑下三个人影来。
“周总快撑伞!这雨越下越大,可不能在这里等着。前面不远就有一个凉亭,快去那边避雨吧!”
周运良定睛一看,跑下山来的正是老刘和他的两个儿子。
只有一把伞撑在了苏婉如的头顶,三个人一路护送,把周运良和苏婉如送到拐角一个僻静的凉亭里。
再看老刘三人已经被浇得如落汤鸡一样。
这时候雨更大了,石阶上形成了洪流,朝着山下奔腾流去。
倘若这个时候没有赶到凉亭,那后果可想而知。
“老刘,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没有你们帮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周运良由衷地说道。
老刘神色微窘,忙摆手说道:“您快别这么说,又不是什么大事儿!只不过我看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周总和夫人可能要在这里避上一阵子了。”
苏婉如看着三个人仍然在滴水的衣服,忙问道:“你们身上都湿透了,要不要紧?”
老刘拧了拧衣服上的水,笑着说道:“这不算什么,我们农村出来的人淋淋雨都是小意思。”
他的两个儿子已经脱下上衣来拧干了水,又重新穿在了身上。
一阵山风裹挟着雨水吹进来,顿时凉意四起,苏婉如忍不住打了两个喷嚏。
她毕竟身体不便,在这里吹着凉风,有些受不了。
周运良想把衣服脱下来给她穿,但看自己的衣服已经被雨水全部淋湿,也没法穿。
老刘看在眼里,便吩咐他的两个儿子去外面找些干柴来,生堆火好暖暖身子。
两个年轻人应了一声跑出凉亭,没多久便消失在雨幕中。
苏婉如阻拦不及,忍不住问道:“雨这么大,哪儿能找到干柴啊?别再把他们给淋病了!”
老刘笑了下,很自信地说道:“您这就不懂了,我们农村人办法有的是。您别看这雨下得大,但有些地方还是有干柴的。”
果然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像落水鸡一样的老大老二,各自怀里抱着一堆柴火回到凉亭。
因为怕被雨水淋湿,两个人都弓着身子护着怀里的干柴,像大虾一样。
“哗啦哗啦”两声,两个人把柴火堆在凉亭的中央,有干枯的松枝,也有干燥的小木头。
老刘掏出火柴来,先用干燥的碎木头引燃捧在手里,吹了几下,一团篝火很快便生了起来。
趁这个时间,老大老二又跑出凉亭,从密林里折了好些松枝回来。
这些被雨水打湿的松枝没有着急放进篝火里,而是围在火周围慢慢烤干,烤了一阵后才放入火堆。
火焰更旺了,整个凉亭里都被烤得暖暖的。
苏婉如坐在篝火旁边,身上的寒气被驱走,感觉舒服多了。
“你们也快过来烤火,衣服那么湿别着凉了。”
老大老二脱下湿衣服随便用手拧了两下,重新穿在身上,这才靠到火堆旁边。
就这样,几人在凉亭里一直等了将近两个小时,雨才逐渐停止,但漫天的乌云还没有散去。
老刘抬着脖子看了好一阵才说道:“看这天气,晚上还会有雨,趁现在雨停了,咱们赶紧下山吧。”
周运良和苏婉如深以为意,一行人立即下山。
走在湿滑的山路上,周运良也险些摔倒好几次。他虽然一直自诩身体素质还不错,但跟老刘三个人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老刘拉着周运良,老大老二左右扶着苏婉如,五个人艰难缓步地刚走到山脚下,雨便又下了起来,只是开始阶段雨下得还很小。
五个人加快脚步,总算在大雨降落之前赶到了公园外面的一家饭店里。
那是一家面馆,周运良让老板上五碗热热的烫面来,又点了许多其他的菜,还要了一瓶白酒。
“老刘,还有这两个小兄弟,这杯酒我得敬你们。今天要是没有你们帮忙,那我们可就要遭殃了。”周运良举起酒杯,诚恳地说道。
老刘被吓了一跳,急忙双手端住酒杯,有些惶恐:“可不敢当,可不敢当!您是大老板,怎么能给我们敬敬酒?”
周运良笑道:“这里不分什么老板,你刚才也看到了,在山上淋雨的时候,再大的老板也不管用。来干杯!”
见周运良如此豪爽,老刘也不再推辞,端起酒杯来。兄弟两人也在老刘的示意下恭敬地端起酒杯朝周运良敬了敬,四个人仰头干了一杯。
苏婉如也凑趣着喝了一大口温开水。
周运良目光诚恳:“老刘,从明天开始,你就别带着他两个小兄弟在这里扛石板了,去产业基地那边干活吧。具体安排什么活我还没想好,但总比你们爷仨在这里出苦力要强一些。”
闻言,老刘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之色,说道:“谢谢周总抬举,不过,我的俩儿子年纪不够,他们上不了工地……”
周运良却笑道:“上不了工地还可以干别的活嘛,产业基地里那里有很多厂子。倘若他们愿意,可以先去当个学徒什么的,慢慢把技术学到手,也就不用一辈子出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