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被贫穷扼住了喉咙
学校统一部署,下周一开始组织新生入学军训,据说校领导还要观摩各班级集体展演。
那时候的军训,与现如今大学生军训不一样。学校不会统一配发军训服,而且时间也只有短短一周。
军训之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估计是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落后的生产力和思维模式交互作用所致。
林小军入学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处于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转型时期。
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在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
比如学生就餐,虽然学校免费发放一定量餐票,但如果不够吃还需学生们按照定量、拿着计划经济粮票和现金,按不同比例向学校食堂兑换粗米和细粮的餐票。
而刚到大二上学期,规定就一下子废更了。废止了粮票,连上学期的学费也需要补交。
可惜了林老太那好不容易从省城本家婶子那里淘换来的粮票,立时变成了废纸,这剧情反转之快,简直就像美剧《摩登时代》里的通货膨胀。
而林小军却不忍丢弃,感觉它们的历史见证意义重大,于是就一张张收好,夹在书页里收藏至今到现在。
虽然军训学校没统一要求,而“金蟾”班长却对本班的着装标准作出了统一要求:“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这些都是林小军中学时代的标配,现在全都齐活地躺在小军箱子底呢。
谢天谢地!不花额外的钱去购置,对林小军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的机缘了。本来手里也没多少银子,一定得小心算计着。
听见有几个阔绰的同学,私下约着要周末去商场消费采购,林小军心里不禁涌起了对贫穷的极大仇恨。
他妹的,小平爷爷说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可我光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却被贫穷紧紧扼住了咽喉,而且还薅住了衣服!太可恶了。
一定得想办法打倒贫穷!我林小军虽然没有胯下马、掌中刀,但凭我勤劳的双手,一定要打败他,也一定能打败他!林小军心里暗暗思忖着。
报到后的第三天,正是周末。
闲来无事的林小军带着金保同学一起出门逛逛。
两个人沿文化路漫无目的地信步走着,一边闲聊,一边感受一下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城市景观。
林小军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沿途浏览为次,主要是还得释放出敏锐观察力,留心看看人家城里人是如何获取经济利益的。
平安市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高楼林立,商贾云集。整座城市虽然算不上大都市,却也干净整洁。
街道上绿树成荫、鲜花点缀,就连青黑的柏油马路在树影斑驳的烈日下,都让人感觉那么好看。
路左侧一条从汶河引入城中的景观水道,碧波荡漾,清风徐徐,虽然比不上家乡的绣江河那么清澈,却也为这座城市凭添了许多灵动和韵味。
文化路上坐落着农业大学、水利大学、矿业大学等等诸多高校。每到周末,大学生们便纷纷出来逛街,各自绽放着青春的色彩。大街上的俊男靓女,也浑然形成了这座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经过平安师专门口的时候,林小军的目光被一则海报吸引了过去。
画面上浓墨重彩的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健硕的身影,双拳架起在胸前,真可谓雄姿英发、气势恢弘!旁边几个大字“现代拳击招生”。
林小军拽了一下金保的胳膊。此时金保的目光,正在目不转睛地随着身边路过的一个妖娆的美女移动,被林小军一拽,险些跌倒。
“七哥,你吓我一跳!”金保目光恋恋不舍地回过头来,“你,你,你,坏我好事,非君子所为!”
“色鬼托生的嘛?”林小军鄙夷的戏谑道。“就你,可拉倒吧!还好事?我看你是净想好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金保还想喋喋不休地啰嗦,却已被林小军拖到了海报前面。
金保一看,目光又转回林小军:“咋?七哥,你这是想弃文行武吗?”
然后指着下面一行小字,“你看看,你看看,一节课1小时,20节课要30块钱呢!”
金保继续咂舌道:“啧啧,这,也太贵了吧!”
林小军心里也是一震:30大洋,相当于自己在工地上搬砖10天的血汗钱!这学期手里总共才200大洋,要半年花费,30基本上是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呢。
可转念之间,脑海中又浮现出以往经受过的小人鄙夷、恶师欺辱、还有许多逆来顺受的委屈。
回头再说吧,接下来还有一周的军训,林小军心里对自己道。
带着金保继续一路瞎逛着,可海报上那个健硕的身影,却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归根到底,还是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林小军心念又重新回复到了先前思考分析得出的结论上来,可心念一动:我去,竟然差点忘了自己出来的目的。
敏锐的观察力重新扫视出去,林小军发现,平安市内的经济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为主,以平安山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吃喝玩乐等等。
这些是能挣钱,但自己现在也没这样的资本和实力呀!
路边一个门店招牌上,几个字引起了林小军的好奇:“镭射电影放映厅”,咦?这什么行当?
林小军记得化学课本里明明是居里夫人发现的镭元素,难道现在市场化应用啦?
我去,那镭可是放射性元素,会要人命的!又是怎么能放映了?
“走!过去看看。”他拉着金保朝着路边那家镭射放映厅走去。
放映厅门面不大,两扇对开门的玻璃上也写着“镭射电影”,在一排沿街商铺之中格外显眼。
两人推门便走了进去。
门面房里面烟雾缭绕,厅堂里坐着两个青年男子。
在吧台里面坐着一个瘦瘦的青年男子,大约20来岁,穿一件时下流行的大花衬衣,烫着卷发、嘴里叼着烟,活像港台电影中的人物。此时正双眼目光散发着邪魅的笑意,盯住面前的一台小电视。
另一个男子坐在门口的长沙发上面,大光头泛着青光,肚大腰圆,脖颈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链子,也不知道放水里能不能漂起来。
见两人进来,胖子目光扫了俩人一下,依旧纹丝没动地坐在长沙发里,牙缝中嘣出两个字“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