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放妻书 - 金陵第一钗 - 风储黛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金陵第一钗 >

第77章 放妻书

夜色漆黑,姬嫣伏在萧云回的病榻前小睡了片刻,忽地,身后传出一道推门的声音,惊醒了她。姬嫣揉了揉眼,回头,只见是平英郡主,朝她走了过来。

“我不放心。”

平英郡主也坐到了萧云回的病榻上。

姬嫣汗颜无比,“郡主,是姬嫣不好。图尔墩是冲我而来。”

平英郡主道:“我们家是讲理的人家,这件事不能怪你,你也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这一次要不是姬|,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大乱子。你和我都没有想到今天,何况现在,你与云回虽然三拜未成,但你已然是我萧家的媳妇,一家人,怎能说些见外的话。”

话虽如此,但倘若萧云回这一次真的有任何不测,她这一辈子恐怕都难以原谅自己。

平英郡主摸摸她的发:“好孩子,我只有一句话想要问你。”

姬嫣点点头:“郡主您说。”

平英郡主轻轻一顿,叹息一口,看向病榻上还没有一点醒来迹象的儿子,低声地道:“呦呦,如果云回一生都如这般,再也无法清醒,或是清醒了,也不能下地,不能人事,你是否愿意,照顾他一生一世?”

姬嫣回答:“我愿意。”

少有女子如此干脆,足见情深义重,平英郡主追问:“为何?”

姬嫣想了想,声音冷静而真挚:“因为云回待我很好,不仅恩重如山,亦是体贴入微。我已经决意做他的妻子。我想,如果今天换了躺在病床上的人是我,云回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不管他今后是健康还是灾殃,我都愿意留在云回的身边。”

这一番自我剖白却没有能够感动平英郡主,她若有所悟,垂下眸,微微蹙眉地点了点头,“云回会的。”

次日早晨,萧云回便已经清醒了过来,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问姬嫣,在晕厥的最后一道意识里,姬嫣被图尔墩带走了,他忧心惶惶,恨不能就要下榻追着去,但很快便被一只柔软的手给握住了,萧云回怔了怔,吃惊地看向面前的女子,用尽全身仅剩的力量,才能勉强看清,继而,他的脸上扯出了一丝惊喜交集的笑:“呦呦,是你么。”

“是我,兄长将我从图尔墩的手中救了出来。”姬嫣安抚着他,压住他的肩膀,替他将被褥拉上来,“大夫说,你用了药之后已无性命之忧,但是切莫轻举妄动,一切静养为宜。我知道,是会有些疼痛,可能这种疼痛要持续很久……”

说完,眼眶悄没声地泛红,她扭脸看向别处。

大夫同样也说了,他的伤势太重了,勉强捡回了一条命,今后怎么样,还是未知数。也许折损寿数,终免不了魂归离恨天,也许能够恢复得同正常人一般,没有定准,后续难料。

萧云回笑道:“我还没有死,呦呦你也还在我的身边,我没有什么可惜的,只要呦呦你展颜笑一笑,不再愁眉苦脸的,我身上就会丝毫都不痛了。”

姬嫣道:“你先别说话,我才给你笑。”

他温驯地躺着,果然一动不再动了。

姬嫣便扯着嘴角给他难看地笑了笑。

萧家的婚礼出了这么大的变故,在大靖很快便传遍了。

而金陵城的消息,也传回了兰陵。

皇叔突然密谋造反,意图篡权夺位,弑君杀兄,当夜里金陵城火光四起,到处人仰马翻,满城兵乱,死伤无数。

幸有骁骑营铁骑突出,挽天子于危亡之中,护下大靖之火。随后,满城搜捕皇叔的过程中,发现他已畏罪潜逃,不知所踪。

消息不尽详实,令人不敢深信。

姬嫣带来的姬氏家臣,暗中打探了一番之后,从郎君那里知悉了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地告给了姬嫣。

原来,图尔墩被押送回金陵后,被打入刑部大牢,诸多大刑压下来,图尔墩死咬着不肯揭发同党,后因受犬刑,患上了恐水症,死在了天牢里。他死后,事情看似平息了下来,不再起风浪,实则没有。

一直在玄甲军中设计收买人心,妄图染指军权的两个武都尉被拎出来,经过探查得知,这两人都是受到了王雎指使。

这几人在金陵埋伏水面下,多年来半点风声不露。结合同样有着此等出身的图尔墩,不难令人怀疑,这一切都少不了王雎手笔。

这件事只是上达天听,烈帝并没有治王雎的罪,显然还在思量斟酌当中。

这时,一封来历不明的加盖了天子玉玺印鉴的手书,被拿了出来。这道手书秘密宣旨,将王雎左迁云州。王雎已经是闲散亲王,这一迁,实则流放。

已经被逼到这地步的王雎,在动身离开金陵城之后的一个夜晚,发动了刺杀帝王,控制宫城,夺取玉玺的政变,因为当夜从崇明门攻入,史称“崇明门之变”。可惜功败垂成,当夜里,被骁骑营为首的北衙禁军与玄甲军联手拿下,打得毫无还手之余力。

烈帝震怒,凡是参与造反的,全部坑杀。

并连夜下令,全国通缉王雎。

是夜,姬嫣为萧云回换水,擦拭肩膀以及背部,他说起了这件事。

姬嫣耐心地听,萧云回说完,皱着眉头问了一句:“我只是感觉很奇怪,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彻底打垮皇叔的证据,一道莫名其妙的手书,居然解决了这一切。”

姬嫣也奇怪,王雎这种造反的心思,和造反所用的力量,绝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定是蓄谋多年。

既然忍了这么多年,怎么会突然忍不住了。

应该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推他,一步一步地亮出底牌,最后倾尽全力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兰陵与金陵终归是相去甚远,许多内情知道得不详细。姬嫣已经向兄长捎了信过去,不知现在金陵情势如何了。

没有过多久,金陵那边传回了好消息。

姬|在活捉图尔墩时有功,部署骁骑营,未雨绸缪,救驾有功,受到了提拔,被擢升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掌玄甲军的军令,摄统帅一职,麾下五万精兵,副手一十二人,在军中的职权堪比昔日废太子的荣光。

这个提拔的消息虽然振奋人心,但实在太过出人意料,姬嫣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一切都在向好,有了哥哥的好消息,姬氏家族底气更足了。

储君之争,落在了楚王殿下与益王殿下中间,就是不知,这两个皇子,烈帝心里更中意谁了。

朝廷的党争依然激烈,两派之间泾渭分明、势同水火,楚王背靠袁氏,有强大的母族作为依靠,益王殿下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昔日太子旧部,全部倒向了他,再加上姬氏虽然不站队,但明显与袁家不对付,双方仍然可算是旗鼓相当。短短几年之间,就形成了新的对峙形势。

因为姬|的这一崛起,姬家两父子现如今在朝堂一文一武,俱为天子肱骨大臣,声势蒸蒸日上,连带着姬嫣在兰陵萧氏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从前心怀埋怨之人,现在也对她十分恭敬。这全是因为娘家的荣光。

但萧云回身体的伤一直断断续续地发作,始终不见好,大夫说是头年过冬的时候,没有留意,病人不甚又着了寒气,风邪侵体,最不宜养病,所以汤药的收效甚微。

好在慢慢调理,总是有所好转,到了第二年,萧云回已经能起身,到院中去晒太阳,姬嫣事必躬亲地照料着他,令他的身体和心理的康复都有极大的帮助。

第三年,他的身体已经恢复到了一定的地步,能够下床走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