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登门拜访 - 常平面馆 - 绿肥红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常平面馆 >

第10章登门拜访

第10章登门拜访

程锐家住在新城区,玖礼府。这在南州算得上是高档小区了,常平听说过这个楼盘,最小户型的面积也得有170㎡,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区。这里和老城区的风貌不一样,这里更时尚,更前卫,彰显着城市大步的发展。

从程锐家的地下车库直接进了电梯,程锐的家住在一楼,电梯入户,程锐家很宽敞,上午的阳光正正好好的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整个房子都看起来暖洋洋的。屋里的陈设简单但都十分考究。

到了客厅常平才发现,程锐家虽然是一楼,但是下面还有一层,带着一个小院。而客厅还有一处通往二楼的楼梯。客厅里的家具多是红木的,是书香世家的样子,可这个豪华的户型还是让常平惊讶了一下。

常平只知道程锐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以前一直以为他妈妈也是个老师,知道今天才知道,程妈妈是一名退休领导,而他的舅舅是南州一家知名公司的创始人,玖礼府,就是舅舅公司的产业。

常平之前从来没考虑过门当户对的问题,她只是先入为主的认为程锐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双职工。

程锐的父亲一身书卷气,谦和儒雅,到符合一贯教授的气质。程锐的母亲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短发微卷,带着金丝框眼镜,脸上轻施薄粉,很像常平印象中的贵夫人。

“爸妈,这就是常平。”

常平向程锐父母一一问了好,然后随着程锐坐在沙发上。

“锐锐说你是实验中学的老师,教生物的。老师教书育人,是个不错的职业。”第一个说话的是程锐的父亲。常平本想客套两句,但是程母接过了话茬,“你是什么学历?研究生吗?”

“不是的,阿姨,我是本科。”常平如实回答。

“本科啊,那我们锐锐是博士,你俩在一起能有共同语言吗?”

程母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常平就感觉到这个阿姨并不是个好相处的,好在程锐替常平解了围,“有呀,我们俩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常平尴尬的笑了笑。

“你父母都是做什么的呀。”程母接着问。

“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父亲在老城区里面开了一家面馆。”

“哦,单亲家庭。”程母听完常平的回答,能明显的看出脸色不是太好。在程母的心里,自己的儿子帅气、优秀、学历高,自身的家庭条件也不错,未来的儿媳妇儿自然不能差太多啊。

可是儿子领回来的这个常平,长相嘛,算过得去,学历不高,最重要的是家庭条件不好,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多少都有点缺陷,程母是有些不满意的。

常平敏锐的捕捉到了程母情绪的变化,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程家。

在送常平回家的路上,程锐也明白常平在想什么,“你别担心,我妈那人当领导当惯了,谁都看不到眼里去,在家里对我和我爸也这样。”

“你怕你妈吗?”

程锐想了想,“也不算怕,应该叫尊重吧。”那不还是怕吗,常平心里想。

陈姨说按照南州这边的习俗,女孩子第一次上门,男方妈妈满意的话会给见面礼,还会留下来吃饭,常平明白,程家是没看上自己,也确实,学历、家庭条件都匹配不上。

程锐把常平送到面馆门口,常平直至下车也没跟程锐说一句话,程锐想着让她冷静冷静也好,便开车走了。常平进了面馆之后,陈姨也跟着进来了,她在店里就看见常平拉着脸下了车,看来这未来婆婆见的不太顺利。

“阿平,怎么样。”常贵看到常平回来便直接问道,也不顾面馆里还有两桌客人,常平瞟了瞟周围,那个外卖员也在店里,同往常一样点了一碗面。

“他妈妈应该不喜欢我吧。”常平顾不上顾忌其他人的目光,接着说,“他家住玖礼府。”然后转身就上楼了。

常贵和陈姨一下子就明白了,住玖礼府的人家和老城区的居民就像是生活在南州的两条平行线,各自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行,常贵要照看店面,陈姨便跟着常平上了二楼。

“阿平啊,那程锐是什么态度。”陈姨关切的问。

“他还好吧,没有什么不一样。”常平回忆着今天程锐的表现,似乎还能说的过去。

“如果程锐这个小伙子能和你站到一边,阿姨觉得这个人还能处,他爸妈并不能完全代表他。我看他对你蛮上心的。”陈姨说话带着南州特有的口音,听起来软软的,很好听。

其实常平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相处了这么多年,感情也是在的,况且书里不都说婆媳是天敌了嘛。

日子不紧不慢的到了腊月二十九,常平一直在劝常贵休息几天,过年都回家了,谁还会出来吃面呀,可常贵却说,“总有漂泊的人是没回家的,他们总要有个地方吃饭。”常平起初没有明白,直到这天下午,那个外卖小哥又来店里,常平才知道,常贵所说的漂泊异乡的人就是他。

这个时候店里客人很少,常平给小哥端上一碗面,然后坐在对面,拿一个塑料袋子准备剥蒜。常平刚扒好了半头,那人便拿了一瓣生蒜,直接放嘴里咬了一口。

南州人是没有这种吃法的,常平上次去了一趟西北,见西北人都这么吃,每个面馆的餐桌上都放了一个小筐,筐里放了几头蒜。

男人见常平看着自己,便说道,“我老家那边都是这样的吃法,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你是西北人?”常平问道。

“嗯,青海的。”外卖小哥边吃边含糊的说了一句。

“青海离南州好远,过年了你怎么不回家?”

“为了赚钱,这几天同事放假的多,我能接不少单呢,而且配送费都挺高的。”

看着他的样子,常平就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和常贵一样。

“你为什么来南州?”常平还是没忍住好奇。

“都说南方钱好挣,我就来了。”外卖员又吃了一口面,“你家不是南州本地人吧?”

“不是,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带我来南州了,他也是西北人。”

“难怪,难怪只有你家的面没有那股子甜味。”

“甜味?”常平疑惑。

“嗯,我之前吃过几家,酱油都是甜的,吃不惯。”

常平反应过来了,南州本地人做面,喜欢用酱油加上各种香料还有冰糖,熬成颜色很深的汤,煮面烧菜都会放一勺,陈姨做饭就是这样,起初吃时,是有些不习惯,但是多吃几次,就会慢慢的便会爱上这个味道。

常平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外卖小哥吃面速度飞快,不大会儿碗就见了底,付过账,没有跟常平说话便走了。

过年还不回家,可能是真的有些难言之引吧。

国人最重视节日的团圆,在外的游子大都是要回家过年的,比如陈芝芝。她是常平最好的朋友,两个人一起念小学、中学,大学也都是在省城念得,陈芝芝读的是传媒学院,毕业之后从事新媒体工作,经常北京上海的跑。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候能回来待几天。

每年过了腊月十五,常平就会在微信上问她什么时候回来,陈芝芝的新媒体干的风生水起,运营了一个粉丝量过百万的公众号,很有电视剧里officelady的范儿。常平很多时候都会羡慕陈芝芝都市丽人的生活,而陈芝芝也会羡慕常平小城里安逸的生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