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速度的化身!雨燕鹦鹉!
“更稀有的鹦鹉?”
“莫非是小蓝金刚鹦鹉?”
“还有其他的吗?”
“貌似我们只知道这种!”
直播间的观众们被勾起了兴趣。
同时,也大胆的猜测起来。
只可惜他们的知识实在匮乏。
江南一脸认真的道:
“我要说的是雨燕鹦鹉。”
“雨燕鹦鹉这名字的由来,也是鸟类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得出的名字,它们还真和雨燕有很多相似之处。”
“快速鹦鹉翅膀和雨燕的翅膀十分相近,都呈镰刀形,飞羽和雨燕的长度差不多,可以快速煽动翅膀,飞行是快速能节省体力,体型和体重相差也不大,这种鹦鹉也非常喜欢待在电线上面,远看很像绿色的燕子。”
“它们也有着和雨燕那样的习性,过着迁徙的生活,冬天的时候它们迁徙到澳大利亚东南部过冬,来年春天再飞去塔斯马尼亚岛繁殖。”
“这种鹦鹉的尾部有红蓝绿三种颜色。”
“正因如此,该鹦鹉又叫红尾绿鹦鹉。”
“一般来说迁徙性的鸟类,飞行速度和耐力都是很强的,在迁徙过程中为了躲避天敌的捕食,只有靠快速的飞行躲避才行。”
“雨燕平均飞行时速是一百一十公里,快速鹦鹉飞行时速能达到九十五公里,而且可以超低空飞行,穿越林子、灌木,非常敏捷快速。”
“因此,又称快速鹦鹉,亦或是敏捷鹦鹉。”
“还有人喜欢称呼它们为电报鹦鹉,形容它们的速度跟发电报一样快。”
“快速鹦鹉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岛屿和树林里,体长20厘米左右,体重四十五克左右,大小和虎皮鹦鹉差不多。”
“它们在野外生活,喜欢聚集,性格开朗,没有固定的觅食地点,四处流荡栖息,只有繁殖季节才会成对固定生活在一个地点。”
“平日里,主要吃一些花蕊,浆果,种子,蛾子、小昆虫等。”
“饮食都很类似于吸蜜鹦鹉,连刷舌状的构造都一样,可以如吸蜜鹦鹉般地吸食花蜜。”
“它们生性活泼,时常在枝叶间到处攀爬。”
“由于身体的羽色提供了相当良好的掩蔽,因此在浓密林间活动时并不容易被察觉。”
“做起什么事情来都是慌慌张张的样子,很是活跃,这会在这棵树上正吃东西,没有任何征兆的就起飞了,像刮大风一样,眨眼间就消失了。”
“至于繁殖期,则在九月底至一月初,约于十月时会下蛋,一窝产三四颗蛋。”
“母鸟肚子孵雏,早上与傍晚各会离巢一次让公鸟喂食。”
“孵化期约二十天。”
“雏鸟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羽毛才会完全长成。”
“虽然这种鹦鹉是澳大利亚的本土鸟,但是现在1已经很少见了,属于濒危物种。”
“第一,它们领地意识不强,很容易受到其它鹦鹉的排挤。”
“尤其是在繁殖季节,经常找不到安全的巢穴位置。”
“第二,人类砍伐它们依赖的桉树,无意中破坏了这种稀有鹦鹉的栖息环境。”
“我国有句谚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虽然它们飞行很快不容易被人类捕捉,但是它们没有了合适的栖息环境,繁殖受困,数量就逐渐濒临灭绝了。”
“截止到2005年,澳洲总数量应不超过一千三百对。”
“至于现在,数量可能更少。”
听完江南的讲述,直播间的观众们大为震惊。
“一千三百对?那其实不是只有两千多只?”
“我滴乖乖,这数量未免也太少了!”
“连五千都不到,难以置信!”
“难怪会成为最稀有的鹦鹉之一!”
观众们有伤感,有感慨,有无奈。
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是普通人,面对这种状况,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江南思索再三,补充道:
“关于快速鹦鹉,还有一些有趣的冷知识。”
“在去年的时候,澳大利亚的举办了两年度一次的鸟鸟评选活动。”
“活动为期两周,通过线上的方式对五十个鸟类品种进行投票。”
“第三名的是红冠凤头鹦鹉,票数为7190。”
“该鹦鹉可以通过颜色特征辨别雌雄,也是评选中呼声非常高的候选鸟鸟。”
“这并不是刚刚第一次获得前排票选,在对上一次的评选中刚刚鹦鹉也是获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