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乡村里的希望之歌 - 一去二三里 - 秋色的凋零2002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一去二三里 >

第19章乡村里的希望之歌

假期于悄然间无声无息地结束,同学们怀揣着对新学期满心的期许与难以抑制的好奇,再次步履轻快地迈入了村里那熟悉到骨子里、亲切至心坎里的小学。和以往那恒久不变的宁静以及千篇一律的枯燥截然不同,此番学校里迎来了几张陌生却又满溢着盎然生机与无尽希望的崭新面容——从镇上长途跋涉而来的赵伟梁老师,以及他的妻子和儿子赵伟波。他们一家三口怀抱着炽热的热忱和坚如磐石的信念,跨越迢迢山水来到了这个僻远的磨村,毫不犹豫地投身于支教这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

村委为了给这远道而来的一家人精心打造一个温馨惬意的居住之所,特意对学校的一间教室进行了一番精雕细琢的改造。当缓缓踏入这间往昔终日萦绕着琅琅读书声的教室时,曾经整整齐齐排列有序的课桌已然消失不见踪迹。当下,这里稳稳当当且有条不紊地摆放着两三张看似简约却被打理得整洁清爽的床。那床铺上的被褥叠得方正齐整、严丝合缝,细密而规整的针脚彰显着主人的细致用心,被面散发着若有若无、沁人心脾的淡淡肥皂清香,仿佛在默默无言地讲述着主人对生活的那份严谨与讲究。在房间的一隅,静静地矗立着一个木质衣柜,虽然其外表略显斑驳陈旧,柜门的把手因岁月漫长的摩挲而变得光滑润泽,然而那古朴雅致的木纹却恰似岁月的年轮,悄然无声地透露出时光的沉淀和一种暖人心扉的力量。在衣柜的近旁,错落有致且有条不紊地摆放着锅碗瓢盆等形形色色做饭用的家什物件。那些锅具的边缘有着细微难察的磨损痕迹,仿佛在默默无声地倾诉着曾经烹制美味佳肴时的温馨场景与动人故事;碗碟上印着的花纹也有了些许褪色,却依旧散发着缕缕淡淡的生活韵味;勺子和铲子相依相偎,如同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挚友。它们这般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地陈列着,不知不觉间为这个临时搭建的居所增添了几分浓郁醇厚的烟火气息。

终于,在众人望眼欲穿的期盼中,开学的日子如众望所归般如期而至。赵伟梁老师胸怀满满的激情与重若千钧的责任,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成为了整个二年级的任课教师。令人倍感惊喜、欢欣雀跃的是,他的儿子赵伟波与赵金博年龄竟是分毫不差的一般大。当赵伟波怀着几分惴惴不安和满心的憧憬期待踏入这个全新的环境时,他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被分到了赵金博所在的班级。在赵伟波初来乍到的这个时候,二年级整个年级算上他一共仅仅只有寥寥八名学生。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稚嫩的小脸蛋有的红扑扑的,恰似熟透了的鲜美多汁的香甜苹果;有的则带着些许玩耍嬉闹时沾染的泥土痕迹,质朴纯真、憨态可掬的气息从他们身上自然而然、毫无保留地散发出来。而且放眼整个学校,其他高年级的学生数量,最多的也不过二十来人左右,低年级的甚至少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面对如此这般的状况情形,学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再三,干脆利落地就把整个年级的学生一股脑地合并为一个班。教室里那块黑板,有些地方的漆已然剥落脱落,露出了里面略显粗糙不平的水泥底色,粉笔字书写在上面,带着一种质朴无华、真实可感的独特韵味。如此这般一来,不仅极大程度地方便了教学资源的集中整合与合理分配,也让原本稍显冷清孤寂的课堂瞬间充满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孩子们那清脆悦耳、银铃般的欢声笑语如同灵动美妙的音符,在教室里悠悠扬扬地回荡飘散,为这小巧玲珑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蓬勃朝气与美好憧憬。

就这样,新的学期在满溢着希望与憧憬的美好氛围中徐徐拉开了帷幕。赵伟波的性格偏向腼腆与内向,初来乍到的他置身于这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显得格外局促与不安。他那明亮如璀璨星辰的眼睛里,时常流露出一抹小心翼翼的神色,双手也不由自主地揪着衣角,手指反复揉搓,把衣角都揉得微微发皱且略显凌乱。然而,赵金博和其他同学们那毫无保留、炽热似火的热忱欢迎,恰似温暖而和煦的阳光,迅速驱散了他内心深处的阴霾,深深地触动并感染了他。没几日的工夫,他们便打成了一片,成为了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挚友。

课堂上,赵伟梁老师的教学方式生动鲜活、独具魅力,犹如一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精彩演出。他会运用一个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来阐释那些复杂抽象、令人绞尽脑汁的数学难题。那些原本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数字,在他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讲述之下,仿佛瞬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变得趣味横生、魅力无穷,好似被神奇的魔法所点化。他还会兴致勃勃、满怀激情地带着同学们走进充满蓬勃生机的校园,仔细观察那些争奇斗艳、芬芳馥郁的花草树木。他用细腻入微、优美动人的语言描绘着每一片叶子精致的纹理,每一朵花娇艳的姿态,然后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教导大家如何运用生动优美、妙笔生花的文字,去精准描绘出大自然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丽与神奇。在他那激情澎湃、循循善诱的引领之下,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犹如被熊熊点燃的旺盛篝火,越烧越旺,愈发浓烈而深厚。

课后,赵伟梁老师也未曾有丝毫的清闲与懈怠。他不辞辛劳、尽心尽力地组织同学们成立了一个个学习小组,不遗余力地鼓励大家在小组中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共同成长。赵金博和赵伟波幸运地被分到了同一个小组,放学后,他们一同留在弥漫着淡淡铅笔屑和墨水味道的教室里埋头做作业。夕阳那柔和的余晖透过窗户,轻轻洒落在他们的课桌上,勾勒出一道道金色的光影。每当遭遇难题,他们便会凑到一起展开热烈的讨论。有时,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脖子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声音也不自觉地抬高,情绪激动而投入。但这丝毫未曾影响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反倒让彼此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当其中一人萌生出新的想法,另一个人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眼神中流露出专注而坚定的光芒,然后一同深入地探索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充满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友谊如同春日里沐浴着温暖阳光和丰沛雨露的幼苗,日复一日地茁壮成长,变得愈发深厚、坚固且牢不可破。

有一回,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规模虽小但竞争激烈、紧张刺激的知识竞赛。赵金博他们班的同学在赵伟梁老师持续不断、春风化雨般的鼓励,以及悉心入微、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个个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犹如即将踏上征程的英勇战士,士气高昂、精神抖擞,积极踊跃地投身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在竞赛场上充分施展自己平日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将课堂上积累的丰富知识灵活巧妙地运用,展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遭遇难题时,他们相互鼓励、彼此加油打气。那一句句“别着急,我们再仔细想想”“相信自己,咱们一定能行”的暖心话语,如同温暖轻柔的春风,温柔地抚慰着一颗颗紧张焦虑的心灵。面对相对容易的题目,他们也绝不掉以轻心,而是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地作答,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仿佛正在演奏着一曲激昂奋进、鼓舞人心的壮丽乐章。最终,凭借着团队的超群智慧、默契无间的完美配合,以及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他们在众多实力强劲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骄傲自豪、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当比赛结果宣布的那一刻,整个班级瞬间欢呼雀跃、欣喜若狂,孩子们的脸上绽放着自豪和喜悦的灿烂笑容,那笑容如同绚丽绽放的娇艳花朵,光彩夺目、动人心弦。他们激动万分地相互拥抱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激动不已的晶莹泪花。

随着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般悄然无声、不着痕迹地迅速推移,赵伟梁老师一家渐渐地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融入了这个宁静祥和、民风淳朴、温馨美好的小乡村。他们会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惬意周末,和村民们一起投身于田间地头那繁重却又充满无穷乐趣的辛勤劳动之中。他们弯下腰,认真地播下充满希望的种子;他们挥动着手中的锄头,卖力地铲除丛生的杂草。汗水如珍珠般从额头簌簌滑落,浸湿了脚下那片肥沃的土地,然而他们却丝毫不觉疲惫,反而深深感受到了土地所蕴含的温暖力量,心中满怀着对未来丰收的美好期待。也会在繁星点点、明月高悬的迷人夜晚,和大家围聚在村头那棵枝繁叶茂、宛如巨大绿伞的古老大树下,悠然自得、闲适惬意地聊天交流。他们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感动,也有烦恼。那爽朗的笑声在辽阔的夜空中悠悠回荡,如同夜空中清脆悦耳的银铃。而赵金博和同学们在赵伟梁老师不辞辛劳的悉心教导和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下,不仅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纵情遨游,收获了满满的知识财富,更学会了关爱他人,深切领悟了互助合作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他们懂得了为同学及时递上一块急需的橡皮,为辛勤的老师贴心地送上一杯温暖的热水,为小伙伴轻柔地擦干伤心难过的泪水。

这个小小的乡村小学,因为赵伟梁老师一家的欣然到来,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而温暖、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瞬间充满了温馨和睦与美好希望。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熠熠生辉、清澈明亮的眼神,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璀璨星星,光彩夺目、绚烂迷人。他们的未来也仿佛变得更加光明璀璨、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与无尽的希望,就像一幅刚刚缓缓展开的绚丽画卷,正等待着他们用不懈的努力和美好的梦想去精心描绘出最为绚烂迷人的斑斓色彩。

转眼间,学校迎来了至关重要的期末考试。

在考试前夕,赵伟梁老师比往常愈发忙碌。他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利用每一个课余那短短几分钟的间隙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他总是面带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哪怕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小公式、一个小注释,他也绝不放过。对于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解释,直到大家那紧皱的眉头彻底舒展,眼中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为止。他还会帮助同学们仔仔细细地查缺补漏,认真分析每个人的薄弱环节。针对不同同学的情况,他精心制定出个性化的复习计划,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详细的安排和建议。他的眼神中始终充满了期待和鼓励,那温暖而坚定的目光,仿佛是一束明亮的光,让同学们感到无比安心,仿佛有了坚实的依靠,心中瞬间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力量。

考试那天,教室里格外安静,静得仿佛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只能听到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的声音,那声音像是在演奏着一首紧张而有序的交响曲。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埋头答题,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赵伟波和赵金博也不例外,他们端坐在座位上,神情专注而严肃。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考,眼睛紧盯着试卷上的题目,大脑飞速运转。那紧蹙的眉头就像两座小山丘,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紧张与专注。时而灵光一闪,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奋笔疾书,将脑海中的答案流畅地书写在试卷上。他们的笔尖在试卷上跳跃,仿佛是在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他们深知这次考试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长久以来付出的努力都将在这一刻得到最真实的检验。

考试结束的铃声清脆地响起,同学们都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在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里,大家的心情又变得既期待又紧张,如同怀揣着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他们在心中默默地估算着自己的分数,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答题的细节,想象着自己的成绩会是怎样的结果。有的同学双手合十,暗暗祈祷能取得好成绩;有的同学则坐立不安,不停地向老师打听成绩公布的时间。

终于,令人翘首以盼的成绩出来了。令人惊喜不已的是,在赵伟梁老师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的教导下,整个班级的成绩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本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这次就像突然觉醒的小狮子,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一直努力的同学,则在这次考试中更上一层楼,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赵伟波和赵金博的成绩更是名列前茅,他们在学习上的付出和努力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他们拿着试卷,看着上面那令人骄傲的分数和老师充满鼓励的评语,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那喜悦如同绚烂的烟火在心中绽放,自豪则像挺拔的大树在心底生根。

家长们得知了孩子们的优秀成绩,对赵伟梁老师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他们纷纷送来自己家里精心种植的新鲜蔬菜和香甜水果,以表达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有的家长送来一篮子红彤彤、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每一个都像是一颗跳动的红心;有的家长带来一筐黄澄澄、香气扑鼻的梨子,那梨子表皮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还有的家长抱着自己地里刚采摘的大西瓜,那西瓜又大又圆,翠绿的皮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赵伟梁老师面对家长们的热情,一一婉言相拒。他真诚地说道:“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满足。能够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这是我作为老师的职责所在,不需要任何的回报。”

暑假来临了,赵伟梁老师带着妻儿没有选择回城享受舒适惬意的假期,而是毅然决然地决定留在村里。他们一起组织了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暑期学习小组,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时候,他们就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充满整个房间,然后微笑着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在学习小组中,赵伟梁老师依然保持着那份耐心和热情,为孩子们解答一个又一个难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勇敢探索。

除了学习,他们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参加各种有趣的户外活动。

他们来到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小河边捕鱼。孩子们兴奋地挽起裤脚,踏入那清凉舒爽的河水中,手持小巧的渔网,眼睛紧盯着水中灵活游动的鱼儿。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小鱼在水中穿梭,仿佛在和孩子们捉迷藏。赵伟梁老师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如何寻找鱼群的踪迹,如何巧妙地撒网。他告诉孩子们要轻手轻脚,不要惊动了鱼儿,还示范着怎样迅速地收网。当捕到鱼的那一刻,孩子们欢呼雀跃,笑声在小河边久久回荡。那欢快的笑声惊飞了河边树上的鸟儿,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

在广阔无垠、绿意盎然的田野里,他们一起放风筝。孩子们在柔软的草地上尽情奔跑着,手中的风筝线不断放线,五彩斑斓的风筝在空中高高飞翔。赵伟波和赵金博互相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他们的小脸泡得通红,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眼神中充满了竞争的激情。赵伟梁老师和他的妻子则在一旁为孩子们加油助威,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他们的笑声和孩子们的欢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到了夜晚,他们躺在柔软如丝绒的草地上,仰望着浩瀚无垠、繁星闪烁的星空。赵伟梁老师指着天上的星星,给孩子们讲述着关于星座的古老传说和神秘故事。孩子们安静地听着,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向往的光芒,仿佛要跟随那些故事飞到遥远的宇宙深处。在这片宁静而神奇的夜空下,他们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微风轻轻拂过他们的脸颊,带来阵阵青草的香气。

孩子们的笑声在整个村庄此起彼伏地回荡,他们的暑假因为赵伟梁老师一家的陪伴变得格外丰富多彩,充满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赵伟梁老师一家又将和孩子们一起踏上全新的征程。他们满怀期待,充满信心,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精彩。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他们的爱与付出将永远留在这个温馨的小乡村,成为大家心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