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意中人
经过那两次匪劫,让我老爷、老奶两位老人家,姑且称为“赵大勇”与“张花花”吧。后来啊,我老爷带着我爷一起逃入深山,重归原来的生活。由于以前的地主,在村里头名气很足,再加上村民欠的外债还没批完,他们仍有机会翻身。可是还没等到要完账,我老爷在睡梦里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随后,我老奶在出殡的那几天,几乎整天活在悲痛之中,本来身子骨在遇到土匪后一天不剩一天,最终我老爷带走了她。我爹静静地望着他们俩,原本一个人睡得木盒子却可以挤下两个人,村民也是安慰他:他们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去了,留在这里的只是一具躯壳……
他们回到阴坡的瓦房里大病一场,最终没有挺过那个冬天,直到出殡下葬家里也没有一块儿好布料做一身干净的衣服然后离开这个世界。最后还是我爹跑到四合院废墟里扒拉出几块碎布,勉强让两位老人走得暖和一点儿。
之后,那个小瓦房成了赵宗的归宿,他在村子里找了给村民放牛,担水,种地的活,用挣来的钱在瓦房旁边砌了一间茅草屋,说是以后要买畜生在里面养,但是他自个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虽然说过得不算太好,但也有几分滋味。赵宗一步步地把这个泥瓦房翻新成独家小院,也就在完工的那一年,他刚满十八岁。村里的媒婆拉着赵宗找上邻村“张小芳”的家说媒去。
那年,他英姿飒爽。
那年,她风华正茂。
张小芳虽不是富贵人家的闺女,但她有一个严厉的爹,说什么吃饭讲究筷子一定要握短一点不然会嫁到很远的地方,睡觉不能先上床,要等到家人入睡了才能上床睡觉。就连走路也不能大步走不然有失风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穷讲究”。
一九七二年八九月间,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天空已被乌云笼罩,细蒙蒙的雨丝正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了小暑,人世间并没有因这丝丝细雨从而感到凉爽,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闷热,雨水往往还没落到扬起灰尘的土路上,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呼啸而过,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个被世间遗忘的小村庄酷热而漫长的夏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凉爽的秋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只有在阴坡底下的泥瓦堆垒的院子里,此刻却有一番热闹的景象。村民都聚集在这,汉子们围聚下酒,妇女们则忙着洗菜刷碗,与往不同地是院子中间多出一张板凳,板凳上的毛笔,磨台,红纸与四周的坏境极为融洽,只见一书生将笔黏了墨快起快落的写下一副“囍”子,这个书生就是我梦寐以求想要去村里唯一一所私塾的老师“刘海扬”。随后刘海扬令几个身板高的汉子将这囍子贴在桌板,门头上。不一会儿院子内又陆陆续续的出现十来个前来道喜的人,显然院内记空间被占满,又院外加了十来张桌椅。
那时候没有智能科技,在这隆重的场合上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瓶酒,几盘花生米就够村里老汉拉上一宿。
离赵宗的婚礼还有三天,村里乡亲都急匆匆的来到他家祝贺。他委托村长“刘强东”招待客人,自己带着钱坐上通往集市的马车。
起码在结婚当天他不得打扮的英俊一点儿。
到了集市,赵宗跑到理发店剪了个时髦的小平头,然后买了身中山装,糖果,米糕干货,最后大手一挥整了辆二八大杠带着东西朝家的方向蹬去,大街上人人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可看的并不是这打扮英俊的男子,而是他胯下的二八大杠。因为在那个年代不是谁家都可以买得起这两个轮子的“车”。
夕阳西下,这位男子穿着刚买的衣服,蹬着崭新的车子,嘴上挂着笑容,消失在最后的那束璀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