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人间烟火 - 一去二三里 - 秋色的凋零2002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一去二三里 >

第66章人间烟火

魏枫怀着身孕,脚步略显沉重地回到了公婆家。一进门,她便察觉到了众人态度的变化。婆婆张小芳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不再像以前那样让她下地干活。魏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婆婆是在关心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丈夫赵亮亮也变得格外体贴,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许多琐事。他会在魏枫需要休息的时候,默默地为她准备好一切,让她能够安心养胎。公公赵宗和丈夫一起商量着家里的事情,共同为这个家努力着。

魏枫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她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她深知,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喜悦和期待。魏枫决定,她要好好地保护这个孩子,让他健康地成长。同时,她也会更加珍惜这份亲情,努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这样温馨而又和睦的日子过得并不长,几周后张小芳对她的态度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这孕妇端水,做饭。但魏枫也不觉得稀奇,这种活法她早就体验过了,只不过与往日不同的是:一个要下地干活,一个是在家忙点杂碎事儿。可那有啥办法,张小芳就是看不惯她闲着。

夜幕降临,张小芳吃完晚饭后,总会习惯性地来到河滩边的路上。那里,坐着一排村里的老人,他们是这个村庄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轻声细语地议论着村里的家长里短。他们的话题时而围绕着谁家的庄稼长得好,谁家的孩子有出息;时而又谈到谁家的婆媳关系紧张,谁家的夫妻闹了矛盾。这些琐碎的事情,在他们口中却变得生动有趣。

张小芳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老人们的议论。她知道,这些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的议论并非恶意,只是一种对生活的关注和对邻里的关心。

在这个小小的河滩边,老人们的议论声成为了夜晚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的话语中,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而张小芳,也在这平凡的场景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温暖与宁静。

老人们看到张小芳的到来,便对她开玩笑说道:

“哟,这不是赵宗家的老掌柜了嘛,是啥风给你挂到这来啦,我们刚刚还在说你是咱磨村最有福气的女人,嫁了个能干的丈夫,生了两个有出息的孩子,听说儿媳妇马上就快要生啦,这不马上都要当奶奶了,真是子孙满堂啊……”

张小芳笑了笑,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然而,她的内心却有着一丝不安。她想起了自己对魏枫的苛待,心中不禁愧疚起来。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都是孩子们争气。”张小芳轻轻说道。

老人们纷纷附和,夸赞着赵家的孩子们。其中一位老人看出了张小芳的心思,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太操心了。再说了,一家人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

张小芳点了点头,心中的愧疚感稍稍减轻了一些。

三周后的一个清晨,魏枫在家中突然感到腹部一阵剧痛,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快要生了。公公赵宗听到她的呼喊声,慌忙拿起座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电话那头的接线员迅速询问了情况,并告知他们会尽快派遣救护车前来。

丈夫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醒,他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妻子的换洗衣物、棉被和一些必要的物品。他的心中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但他努力保持冷静,以便能够更好地照顾妻子。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赵宗不停地安慰着魏枫,告诉她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魏枫紧紧地握住公公的手,她的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但她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对新生命的期待。

不久,救护车的警笛声在门外响起。丈夫和公公迅速将魏枫扶上担架,送上了救护车。在救护车上,医护人员对魏枫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和护理,并告诉他们会尽快将她送往医院。

丈夫和公公坐在魏枫的身边,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他们知道,这一刻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他们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也希望魏枫能够平安无事。

众人慌忙的离开却不知又忘了一人,那就是张小芳,她一大早去地里薅草自然的对魏枫要生孩子并不知情。当她忙完回到家已经是中午了,张小芳往常一样来到灶火,再瞥一眼饭桌上的碗。只不过与往不同的是今日的碗格外干净,连一点污渍都没有。

张小芳破口大骂:“你这扫把星,是准备给我饿死是吧!”说完抄起桌上的碗狠狠地摔在地上。随后又一路小跑到魏枫屋前又是一通臭骂,张小芳看也没人给她开门,于是她一路小跑置于门前,朝最薄弱的门口儿就是一脚。

她打着,喊着,骂着。

午睡的许婶被张小芳吵醒了,她打开窗子无奈地喊道:“老掌柜啊,大中午的你就不能安生点,你儿媳妇要生啦,你丈夫赵宗和你儿子,儿媳妇去县医院了……”

张小芳听后将锄头往墙角一扔,跑到大路上,挡了一辆大卡车去往县城。

张小芳心急如焚地赶到医院,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担忧,四处张望着寻找着魏枫的身影。

当她看到医生拿着魏枫生产手术单正要递给赵亮亮时,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怒火。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一把手夺过手术单,用力地撕成了粉碎。

纸屑在空中飞舞,如同她内心的愤怒一般无法遏制。她的呼吸急促,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赵亮亮被张小芳的举动吓了一跳,他试图阻止她,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看着地上的纸屑,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小芳大吼道:“我不同意!”

赵亮亮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无奈,他望着母亲张小芳,眼中闪烁着泪光。在医院的走廊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突然双膝跪地,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声音颤抖地恳求道:“妈,求您同意魏枫生产孩子吧!”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哀求,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张小芳的脸色依然坚决,但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动摇。赵亮亮继续说道:“妈,我知道您担心魏枫的身体,但是我们已经咨询过医生了,他们说魏枫的情况可以顺利生产。而且,这也是魏枫的心愿,她一直渴望成为一个母亲。”

赵亮亮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哽咽:“妈,我求求您,不要剥夺她这个权利。我会好好照顾她和孩子的,我会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请您相信我,妈。”

张小芳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爱着赵亮亮,也希望他能够幸福。最终,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赵亮亮,你记住,你非要生下这个孽种,我们就分家!”说罢,张小芳头也不回的走出医院。

医生见此慌忙将跪在地上的赵亮亮扶了起来,从怀里掏出备用的孕期生产手术单递到赵亮亮的手里,让他赶快签字,准备待产。

赵亮亮坐在医院的长椅上,手中紧紧握着待产单,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他的眼角还残留着未干的泪渍,那是他在得知妻子即将临盆时流下的。他的父亲赵宗坐在他旁边,默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过了一会儿,赵亮亮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待产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手有些颤抖,但他还是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完成了这个重要的任务。签完字后,他将待产单递给了护士,然后与父亲一起来到了手术室门口。

手术室外的长椅上,赵亮亮和赵宗静静地坐着,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手术室的门,仿佛那扇门是他们与亲人之间唯一的联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是一年那么漫长。

三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一道缝。赵亮亮和赵宗立刻站了起来,他们的心跳加速,期待着医生带来好消息。然而,出来的医生却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消息,而是递给了他们一张病危单。

赵亮亮的手颤抖着接过病危单,他的眼睛盯着那张纸,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赵宗则在一旁默默地流泪,他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

“医生,咋回事啊!”赵亮亮的声音带着哭腔,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祈求。

医生平静的说道,说:“患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如果血止住了患者可以挺过难关,如果……”

“如果止不住血,我们会尽力抢救,但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的话犹如一把利剑,刺痛了赵亮亮的心。

赵亮亮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抓住医生的衣角,苦苦哀求:“医生,求求你救救她,她不能有事啊!”

赵宗赶紧扶起儿子,他擦掉眼泪,坚定地说:“医生,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救我儿媳妇!”

医生点点头,表示会全力以赴。赵亮亮和赵宗在手术室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又过了几个小时,手术室的门再次打开。医生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血止住了,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不过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赵亮亮和赵宗听完,激动得相拥而泣。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此时,他们三个人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2002年,十月初二。

几天后,魏枫醒来,看着身边可爱的宝宝,心中充满了母爱。赵亮亮和赵宗也守在她的床边,眼里满是欣喜和感激。

何为生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