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七巧桌
第332章七巧桌各种颜色的牡丹中,黄色,特别是淡黄色的牡丹是位列第一等级的,因为明黄是皇家尊贵的象征。
不管它是如何的品种,皆比宝楼台更为宝贵。
陈管事摇头,“不是姚黄,是千心黄,姚黄株数太少,买不到。”
“千心黄也很厉害,”小雅快要高兴疯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黄色牡丹花。”
清净看到杨小雅围着千心黄牡丹转悠,眼里的痴迷显而易见,一旁的时和成则是撇嘴不敢苟同。
看得出来,时和成这个人不太懂得欣赏花。
“也不知他跟过来是做什么,”清净心里腹诽,“总不会是要追求小雅吧?”
不是清净在贬低好友,恰恰相反,在她眼里,小雅女大十八变,如今的她身高开始抽条,身形纤细。
自从经营胭脂水粉铺子后,小雅学化妆,再加上她本身就是鹅蛋脸柳叶眉,修饰齐整后,可以说是十里八乡一朵花。
然而这朵花的娘亲放话说要将她嫁到府城去,“或许小姑是故意说给时和成听的,”清净寻思着,“如果真这样,时和成不知难而退,那他是要如何?”
陈管事见杨小雅如此喜欢千心黄,便开口道:“在下去问三娘。”若是可以,这花送出去也无妨。
千心黄送来了三盆。
杨小雅连连摆手拒绝,“陈叔千万别问,这花我是养不活的,省的到时徒增伤心。”
陈管事见她是真不敢养,便作罢。
最后,杨小雅抱了一盆普通品种的红牡丹,在她看来,“要是干枯之际,我就学着清净,晒干拿来当花草茶。”
清净就是将玫瑰花晒干直接煮来喝,杨小雅便记住了,花瓣是可以当茶叶来煮着喝的。
一行人回到了店铺,清净放下手中的“冠群芳”,这是芍药中的花王,扬州盛产,陈家购买的多,再加上陈管事一直推销,清净就直接搬走一盆。
见到陈用九正和一位男子说话,清净以为是村里的谁,便想也没想开口问他,“是来买七巧桌的么?”
七巧桌是清净根据记忆中的图纸,画了一套《七巧图》出来,让她爹有空时候拿出来琢磨。
大周本来就有《燕几图》,是根据唐朝几案演变而来,后世的益智玩具七巧板便是由家具演变而来,案几有大有小,可以随意进行组合拼合。
《燕几图》一套有七件,两长桌,两中桌,三短桌,皆是长方形。而清净脑中的七巧桌则是除了长方形还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接而成的形状更多。
当时给樟溪镇王家送去一套后,突然就在洛江县火了。
一开始是王老夫人邀请老姐妹们过来宅子里听评书,人有点多,七巧桌就拼接成了有锯齿的花型,引起了老妇人们的注意。
之后就开始有人询问桌子哪里来的,王老夫人让丫鬟递上了七巧板,笑着解说:“三元村许姑娘给送来的,这孩子聪明着,担心老身不懂如何排案几,还专门给制作了一小巧的玩意过来。”
小巧的玩意便是七巧板,和桌子成配套,案几摆放前可以用七巧板先排练一番,这在老夫人眼中特好用了。
至此之后,许山夏店铺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
是以清净看到铺子有外人在,才会如此一问,陈用九摇头,“是找你爹谈合作的。”
“合作?”清净蹙眉,“七巧桌入了本地木作,行头说会保证洛江县只此我们一家可以做。”
木作是管理本地木工作坊的行会机构,许山夏早在琢磨出七巧桌后,便在原先木匠铺子的老东家担保下,入了木作,他的七巧桌是受到行会保护的。
木作行头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保证,是已经得知对方的酒入了安庆酒行,再者许家和王家交好,他无意去得罪这么一户工匠。
清净说话的时候是看着陈用九,是以并没看到来者的面容,直到她听了来者低低的问候声,“许姑娘,别来无恙,在下田志介,铺子东家托在下给许叔带几句话。”
“咦?”清净想了好久,才猛然想起这么一个人。
当初就是这个田志介,三婶的侄儿,代替了她爹在老东家的岗位,清净为此耿耿于怀一个月呢。
后来葡萄酒大卖,紧接着建起了酿酒坊,三婶同样忙着食堂的差事,是以很久没有见到她娘家的那些孩子。
再是这人还曾经跑到她跟前,询问那个尴尬的入赘问题,清净一想到这个过往,脚下一个踉跄,被身边的陈用九适时给扶助。
清净一手搭在他的手臂上,一手按在他的腰腹上,眨了眨眼睛,手不由自已地多摸了几下。
感受到面前女子温暖的手指划过自己的腰腹,陈用九顿了一下,脑后当真是一排的黑线,他的未婚妻刚刚的动作太像在调戏人了。
也不知她是从哪些话本子学来的轻佻动作。
有外人在看,陈用九轻咳一声提醒她注意形象,清净站稳之后,装作无事人一般,扬声问田志介,“你们东家要你带什么话?”
一边沉默不语的田志介眉眼闪过一丝的黯淡,随即打起精神,道:“东家有意在店铺卖你们的七巧桌,想问许家这边一个月能提供几套。”
家什铺东家在许山夏有困难之际,不二话借给了他二十两,许山夏是个懂感恩的,酿酒发家之后,四节礼都会准时提过去,两家的关系算是不错。
听到这话,清净有点为难,“我爹就一个人,我也不想他太过劳累,就规定一个月不超过三套。”
自家都没得卖了,哪里有多余的来提供给镇上的木匠铺子呢。
田志介有点意外是这个原因,迟疑了一会,低声问她,“为何不建议你爹招几个徒弟?”
如此一来,也能减轻许山夏的负担。
清净摇头,“七巧桌本来就是让我爹用来打发时间的。”
酒坊目前有四位管理人员,许山夏平常就核对账目,剩下的就是在教年轻一辈如何勾兑,花的时间不多,于是他开始捡起木匠这个身份,一有时间就会雕琢花样。
听她的话,田志介终究没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