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乡试
第475章乡试
清净他们一行人往回走,不时遇到过来查看路线的考生家人及小厮等。这些人对着一条水泥路指指点点。
“大门前的广场本就是铺上青砖,现从停车处到广场一条路全铺上水泥。”
“好快的呀,七月份才见工匠动工,半个月就完成。”
“是诶,当时不让人靠近,说是在铺水泥,要等干了才能踩上去,没想到今天就能使用,方便得很。”
“你们不知道吧,洛江县很多农家知道如何调配水泥,就是用石灰石和黏土,八份的水泥两份的黏土下去烧制就可以。”
“哎,农家有地方烧,我们城里人哪里能腾出地方来烧,还不只能用买的。”
谈话声渐渐远离。
许山夏笑道:“住在农家确实挺好的,现在咱们村里什么都不缺,清净给办的啥扫盲班,孩子大人都能学几个大字。”
随着金和德商号的开业,族里的扫盲班跟着办起来,算术和《千字文》是必学的。
清净正跟陈用九讲悄悄话,听到提名,应了一声,“爹,等他们学基础认字后,就可以教他们手艺。”
“比如?”
“吹玻璃!”
许山夏无语,对于女儿花了一大笔钱却毫无所得的事,早就传遍村里村外。
因着大家都是善意的调侃,许家长辈也没说清净什么,只不过大家以为她就此死心,哪里能料到她还在想着培养手艺人?
“这是能教的?”
清净十分肯定:“能的,只要找到师傅就行。”
至于哪里找师傅她没说,许山夏只当她是说玩笑话,整个大周有谁敢说自己会吹玻璃?
听都没听过!
——
八月初八傍晚。
聚集在贡院前的秀才公们开始有序搜检进场,进入大门后,他们还会有一次搜检。
辛酉年的乡试不同以往,考生不必再扛着大包小包往号舍挪动,他们或在家人或在小厮的陪同下,拉着滑轮藤箱沿着水泥路,一路前行到十字廊道。
廊道两边有靠背木椅,但这次秀才公们并不觉得累,他们急急往前走,前方就是至公堂,这里是主考官及同考官监临的办公地。
在廊道尽头,有官吏唱名,唱完名的秀才则是携带试卷上前交给印卷官,等入了号舍搜检完毕,于开考前会将试卷交还给考生。
寻到自己的号舍,有经验的考生俨然开始打扫和整理狭小的空间。
陈用九在家里练习过多次,待搜检完后,他有条不紊将考篮里有关洗漱的盆绢布小笤帚拿了出来。
从角落再到两块木板一一清洗干净,木板不仅充当桌子椅子,它们还是晚上睡觉的“床板”。
初九凌晨开始考试,因此篮子里的零碎小东西暂时不适合全拿出来,不然睡前还得整理一遍。
他这次是自己一个人进场,没让刘伯帮忙,许清泉、杨子仁和季卓然同样如此。
今年贡院翻新,号顶倒是用不上,他的号舍靠近中间,算是一个蛮不错的位置,钉上号帘,他忙出一身汗,但也算是顺利忙完。
简单擦了汗,寻常他不轻易流汗,秋老虎的威力不可小觑。
考篮里吃的齐全,有切好的月饼肉脯果脯。
月饼顶饿,但容易腻,她还给准备了茶叶。猪肉脯是用面包窑烤出来的,薄如蝉翼上面用蜂蜜涂抹过,入口美味,咸中带甜。
看到果脯,陈用九嘴角忍不住弯了弯,想到清净理直气壮说要补充维生素,虽然听不懂,但不妨碍他觉得未婚妻有趣又可爱。
吃的还有油茶面桂圆肉冰糖等,也有炒熟的大米,清净总是担心他们的炉子烧水煮粥容易半生不熟,索性大米先给炒熟。
炒熟的大米有焦香味,意外的挺好吃的,而且直接泡热水也可行,可谓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初九凌晨开始答题,蜡烛是贡院统一供给,答题时,周围隐约传来烤包子煮粥的香气,气味夹杂一起些许难闻,他洒了些薄荷露。
号舍巷子的号军和巡绰官不断来回巡视,若是心态不好的极易受到影响,陈用九看书容易沉浸,很快的,耳朵里就完全听不到脚步声。
初十交卷,随后换场,天气炎热有几个人脸颊红扑扑的看着像是中了暑气。
十一日入场,是夜天气骤然降温,听到了隔壁传来牙齿打冷颤的声响,十二日凌晨考第二场,下午有人熬不住出场了,十三日交卷换场。
十四日入场,十五日凌晨考第三场,十六日结束。
如同县试府试院试一般,第一场的成绩是最重要的,它关系到是否能上榜,第二第三场成绩则是关系到排名。也有考官是只根据第一场来录取,不管如何第一场的成绩占比极重。
陈用九算是纳卷最早的那一批人,他及早收拾好零碎的物件,待受卷所接收了他的试卷弥缝并登记完成,在差役的带领下,出了贡院大门。
前方人群涌动,声音吵杂尖利。
他第一眼看到的是未婚妻,一身海棠红冰丝缎面襦裙,衬得她肌肤欺霜赛雪,头上罕见的戴着一支红色珠花,在橘黄的夕阳下闪动温暖的芒光。
许是注意到他的注视,她侧头望了过来,杏眼微微睁大,提着裙摆一脸惊喜朝她跑了过来。
然而刘伯的速度更快,他冲了过来,接手滑轮藤箱,脸上全是怜惜的神色:“少爷辛苦了,现在就回家休息。”
陈用九应了一声,仍然不错眼看着微微喘气的未婚妻,就听她娇糯的嗓音软软的。
她道:“为了能让你好找,我特地穿了显眼的亮红色,来到现场才发觉大家都穿了红色,我还以为你要找好久才能见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