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系统性思维
第230章系统性思维
十一月二十九这天,学堂放假。同样也是杨敏禾被抬入梁家作为梁嘉述侍妾的喜日。
是侍妾不是正妻,进门的流程一切从简,村里甚至连个炮竹声都未响起。
一辆马车将穿着喜服的杨敏禾给拉走了。
因为酿酒坊的缘故,再加上许清泉捐了两千两银子给族里当做学田,清净家成了许家坪最热闹的地方,除了吃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有村民过来唠嗑。
中门客厅旁边的耳房便收拾了出来,供过来聊天纳鞋底的妇人打探消息。
现在里面就坐着大嫂许张氏和琳姐儿,清净见杨小雅披着牡丹绣花披风过来,便起身就要带她去自己的书房。
然而杨小雅过来,先是分享了一个八卦消息,“梁嘉述同意花二百贯钱买下杨敏禾,杨敏禾父母同意了。”
大嫂许张氏抱着女儿,听到这消息,身为人母的恻隐之心迥然升起,“杨敏禾父母可真不是东西,前两天还在村里哭天喊地,转手就把女儿给卖了。”
“买下?”琳姐儿再次询问了一遍,“这不就成了买婚?不对,是成了买妾,杨敏禾的父母缺钱缺到卖女儿了?”
杨小雅撇了撇嘴,“哪里缺钱啊,杨敏禾家里就有请粗使婆子啊,杨敏禾一家都不用做粗活的。”
“丧心病狂啊,”清净实在理解不来杨敏禾父母的脑回路,“就为了二百两。”
琳姐儿蹙眉,犹豫了许久,给清净她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我娘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于三年前搬到了京城去。”
清净诧异,琳姐儿的老家是普通的村落,里面根本没有出名的商户,这年头农户很少会愿意背井离乡去追求所谓的富贵。
大嫂同样有此疑问,“上条村的收成还不错吧,怎么想要搬到京城去?”
琳姐儿压低了嗓音,“实际上并不是京城,而是距离京城上千里远的小镇,听说那个镇上以生女孩子作为喜事。”
清净顿时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就听琳姐儿继续说道:“那个村的人家将女儿精细养到十来岁,会请来女先生教她们歌舞,等到十四岁左右带到京城去,自称京城人士,听说富户人家最喜欢买京城的女子回家充当侍妾。”
大嫂紧紧抱着女儿,低头见她正睡得香甜,压低声音问琳姐儿,“你村里的那户人家,该不会卖了女儿?”
天杀的,她都要破口大骂了。
琳姐儿点点头,“去年卖的,得了一大笔钱,随后举家搬进了京城寻了个谋生,今年回来祭祖,说起这事,还洋洋得意的。”
“唉,这世道,”许张氏怜爱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还是待在三元村好,没有这样的糟心事。”
清净给红泥炉添了石炭,石炭即是煤炭,大周已经普遍开始用煤炭,一斤四文钱。
以前的许家哪里舍得给屋里烧炭取暖,现在则是习惯了,酿酒坊需要大量的燃料,在酿酒坊起了之后,许家便和刘家村的人说定了,一个月收固定的木炭和石炭。
这个冬天,是清净记忆中过得最温暖的冬季。
她给铁制的烧水壶换了新的水,让大嫂许张氏招待客人,自己就带着小雅回到卧房去。
“清净,二舅这么忙,你的书架是从哪里来的?”
许家屋里的家具陆陆续续添了上去,她屋子里床架桌子椅子什么的焕然一新,再来是衣柜书柜梳妆柜也都齐全。
许山夏甚至还给女儿准备了一张屏风,上面题的是杜甫的《咏春笋》,迎面扑来的便是素雅清新韵味。
“我爹还了原先木匠铺子东家的钱后,在他那边定了家什,家具有点多,前些天陆陆续续送过来。”
小雅恍然大悟,“我就说嘛,二舅哪里来的时间做家什,他连去开店铺的空隙都没有,还是请了族人去看顾的。”
原先在帮清净家里卖酒的是许阿杉,但后面因为大爷爷他们那边明年要起酿酒坊,许阿杉就过来酿酒坊帮忙,明年才不会手忙脚乱。
这样许山夏的铺子就另请了族人过来看顾,一个月给了一贯二钱的工钱。
之所以会比镇上来得高是因为镇上给了五六百的工钱后,包吃包住,冬夏均有两身衣裳替换,伙计拿到的五六百文钱是实打实的,可以寄回家去。
而许山夏的铺子雇佣的是本地人,不包吃不包住,就连衣裳都没有提供,只除了有四节礼。
即使这样,这个岗位还是有五户人家在争夺,最后是原先在镇上打工的许二虎回来当了伙计。
许二虎便是照顾葡萄沟的许大虎的兄弟,都是村里的熟人,许山夏很快就应允了。
清净搬出椅子让小雅坐,自己则是从书架上抱了几本书过来,“我打算从《千字文》开始教,一天四个字,等你习惯后,再来加字。”
杨小雅自然没有异议,“都随你,我只要认得字就行。”
教完小雅握笔姿势后,清川和清珂过来,“姐,继续教我们《论语》呀。”
清净看着自己手中附有标点符号的《论语》,有点犹豫,“你们先自己读《童蒙训》,等我手中的稿子整理完再给你们教读音。”
等到两个孩子出去,杨小雅问她,“我看你明明可以一边断句,一边教他们读诵的,怎么就赶他们出去呢?”
清净摇头,“有那么一瞬间,我差点就要给他们讲课了,可我知道,我的想法和主考官相差甚远,担心带歪孩子,就只能赶他们出去了。”
杨小雅皱眉,“我听不懂,你能讲课就是个女先生了,在我看来,是非常厉害的呢。”
清净盯着手里的稿子发呆,真实的情况是,刚刚她脑海中突兀的,出现了前世听名家讲解《论语》时,所做的笔记。
这款笔记方法有点特殊,是结合当时大热的综艺,关于脑力训练的挑战赛。
那阵子开始风靡各种各样的记忆培训法,也就是那时候,清净第一次接触到记忆宫殿。
她花了很长时间进行桩子训练,这也是为什么她之后的史学知识记得牢固的原因。
清净看着《论语》,当然不是想教导清川他们做记忆宫殿的训练,而是要教导他们,运用记忆宫殿前的准备,系统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