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来信
第171章来信
小姑许美奂一听大姐过来,就带着女儿过来二哥家里串门。一听到她们是在聊这话题,示意女儿带着清净出去外面走走,自己则是加入聊天大军中,“姐,二嫂,有个消息太惊人了……”
见清净还站着不动,小姑连连催促,“清净,去煮些茶水,好给田里的大人送过去。”
这理由无法拒绝,清净带着姐妹来到厨房,嘟嚷了一句,“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
杨小雅低声耳语,“我是听说的,杨程氏去了镇上,将寂寂姑娘的脸给挠花了。”
消息太过震惊,清净是缓了很久才出声问,“唱戏的人身边不都跟着人么,怎么会让普通妇人近身呢?”
“我也不懂,大人不会在小孩子面前聊这些,我是打草的时候路过听了一嘴。”
清净烧了茶水,摊了十几张鸡蛋饼,给田里的亲人送去,听着收割的汉子聊起今年的收成,“朝廷分发下来的新谷子就是不一样,留种的一年比一年收成多,就是吃起来不如中晚稻。”
有人问许老头,“你们下年是种的什么稻子?”
“中稻,和大家一样,今年雨水还可以,中稻产量中规中矩,不好也不坏。”
之所以说不好,是和上半年的收成相比,上半年的新谷种,产量确实惊人,但是口感明显不如往前的。
下半年,有些人家会选择种新谷种,有些则是种回原新的中晚稻,许家选择了种中稻,缘由简单,中稻的口感是最好的,卖出的钱也会高一些。
朝廷要求种双季稻,也就是说一季需得种新谷种才行。
清净提着篮子就下去捡稻穗,在见到杨小雅捡稻穗无意间露出的手腕,突然想起制作的澡豆,“你肌肤似乎白了些?”
这话让杨小雅笑得合不拢嘴,“清净,先不说白不白的问题,这澡豆洗的是真的干净,我可太喜欢了!”
随后埋怨了一句,“香香的那个澡豆被我娘亲给全抢走了,她对变白没有什么兴趣,就喜欢那香味。”
清净笑了出来,“大嫂过来也是问有香味的澡豆,看来带有香氛的澡豆会更受欢迎。”
等到大姑许美仑家去前,还特意向清净要了两盒带有栀子花香味的澡豆,
“你思思表姐再三叮嘱我,一定要讨一盒回去,她说了洗完澡,身上都是香的,这孩子都要走火入魔了,大姑只能厚着脸皮向清净多讨要一盒。”
听得杨小雅在旁捂嘴偷笑,“走火入魔的思思表姐,我很想见一眼。”
送出两盒栀子花香味的澡豆之后,大姑允诺下次过来给送一盆玫瑰花,“我怪喜欢玫瑰花露的,你们下次可以试着往里面添加花露,效果应该跑不了。”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杨小雅喜得一蹦三尺高,“太好了,玫瑰花一定会让人变白的,思思表姐就是用的玫瑰花露。”
“清净,到时玫瑰花可以给我几朵么?”
可怜兮兮的模样看的清净忍俊不禁,“整盆花都给你,我只要一两根树枝就行了。”
她记得玫瑰花是可以扦插的,只要有枝条,来年她就能种出一大片来。
“真的?”杨小雅一脸不可思议,“这么漂亮的花你都不纠结一下,清净,你这样我好惭愧啊!”
“……”
清净翻了个白眼,“等拿到玫瑰花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不纠结了,没什么好惭愧的,我自己也喜欢玫瑰花,没有女子能拒绝漂亮的花儿。”
听到这里,杨小雅松了一口气,“好担心你是故意让给我的,现在放心多了。”
对于清净的话,杨小雅十分信任,她说到时会明白,也就不在这个话题上停留。
杨小雅多是在问《千金翼方》上关于妇人面药的方子,清净最近忙着缝大衣,并没有经常翻看。
“等秋收完,我再一个个教你看,话说你都不用帮自己家捡稻穗的么?”
往年都是杨家收割完稻子,小姑才会过来问需不需要帮忙之类的。今年罕见的,秋收第三天就过来了。
杨小雅笑得欢快,“不用呀,我爹让请了短工,不到五百文钱就全包圆了。”
大嫂许张氏过来叫小雅去吃饭,听到这里,极其纳闷,“你们今年的药田卖得特别好?”
“不是的,”小雅指着西厢房的酒坊,笑道:“重阳节那天清净给我家送去了菊花酒,我娘亲给摊了一半送给大姑一家。
我姑丈很喜欢菊花酒的,隔天就来我家问哪里买的,他想多收几坛。”
“小姑是有过来买走五坛,全送你姑姑一家了?”
小雅摇头,“我姑丈只收了一坛,其他四坛是他的友人给买走的,那钱就落入我娘亲的手里。”
亲戚来买酒的话,清净这边都是只算一个市面价,按照一斤四十文来算,一坛二十斤共八百文,在镇上不算高档价,可质量却是排得上高等级的。
“小姑赚钱的能力实在让人望尘莫及。”转手就得了一个中间差价,清净无言以对。
杨小雅笑得前仰后俯,“我娘亲天天在家里说对不住你,这不想着要给你买个什么礼物赔罪。”
清净并不介意,在现代,酒商从进酒到售出,就是赚一个差价,她作为供货商无权去干涉酒商的行为。
“小姑又没有做错。”
院子传来说话的声音,清净过了中门往外一探,竟然是陈用九过来,好奇驱使之下,清净便跟了过来看是什么事。
就见陈用九递了一封信给许清泉,“陈家船队经过松川镇,季家寄出的。”
许清泉仔细看了封面,“不像是我外祖家的信,刘益平是谁?”
清净一把接过来,“是一个酒商,咱们的葡萄酒大多是他买走的。应该是寄给大伯的。”
许家多是由许山春在和外人打交道,清净拿着信就要往田里跑去,被陈用九于大门处给拦住。
对方问,“给你的书看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