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不愁嫁妆
第123章不愁嫁妆
清净更喜欢和娘亲坐一起,毕竟娘亲身上香香的,而且娘亲细心,偶尔几次够不着的菜也能帮忙夹几筷子。她爹就没有这么细心过的。
幸亏奶奶和外祖母同样在大人那一桌,清净就选了她们两人中的位置来坐。
刚一落座,她年纪最小,哪里敢让人盛碗,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许族长见她夹完菜,便笑着开口:“孩子,你这次提供了酒方,族里的人很感激你,有人提议凡是用了酒方的人家,年底要给宗祠上供十之一的所得。
我们几个老人商量一番,认为你功劳最大,打算将族里所上供的所得拿出一部分来充当你以后的嫁妆。”
清净瞪大眼睛,一时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个意外之喜。
她秉着不懂就问的优良传统,问乐呵呵的许族长,“族长爷爷,族里上供的这些钱财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许族长没想到清净会问这个,愣了一下,心情好,也不介意就是,反而笑呵呵解说了一番,
“咱们宗祠每三年都要维修的,每年几个祭祖活动是要花钱买祭祀物品,以前哪里有多余的钱来操办,规定每家每户出几个铜板,寒酸办过就是,这么多年来,老汉实在惭愧,没给祖宗们吃过一顿好的。”
清净很想说当然是要先顾着活着的人吃饱饭呀,族长您没错,可她也知道一旦说出这话,就要被大人教训了。
只得闷闷安慰族长,“族长爷爷您辛苦了。”
这话一出换来许族长哈哈大笑,“许老汉这么多年来,还真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过,清净你就是咱们许家坪的福星。”
随后就和在座的几个大人说起了清净以后嫁妆的事,一顿饭吃完,差不多出了个方案来。
考虑到第一年很难赚到什么钱,从第二年也就是明年年底开始施行,赚到钱的人,不管赚多赚少,都得上交十之一所得,宗祠的负责人会做好账本,五年内会将宗祠的收入拨出三成来充当清净的嫁妆。
表面说是嫁妆,实际就是族里向清净买断了酒方。也就是说,以后不管清净是要招赘还是要嫁出去,或者是在家里当米虫,她都会得到这笔钱,无须担心族里给吞了。
这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清净没有话语权,但不妨碍她有个好心情,一顿饭当真是吃的肚皮圆滚滚的。
饭后男子们全去忙,堂屋便只剩妇人留下整理,清净拿着框子收碗筷,问娘亲,“这事您之前知道么?”
“嫁妆的事吗?”许季氏问了一遍,见到女儿点头,才笑着摇头,“别说我了,就连你奶奶也不知道,想来是在宗祠开家族会决定的。”
许季氏欢天喜地,“女儿你有了这笔钱,到时就不怕没有媒婆来说亲了,娘打算留你到二十岁,到时你可以带着这笔嫁妆风风光光嫁出去。”
她说这话,语气都是轻快的,反而清净脑袋耷拉着,“娘,您不想给女儿招赘了吗?”
“傻孩子,咱家当初是没什么钱给你办风光的嫁妆,现在有嫁妆了,为何还要招赘呢?”
说来说去,都是一个钱字在做决定,清净直接翻了一个白眼,“娘亲,您真善变。”
许季氏心情极好,也就不训斥女儿,反而提醒了她,“大夫说你这伤口十来天就可以结疤,到时开始跟娘亲学织布,以后有嫁妆又有织布技能傍身,在夫家就没人为难你了。”
清净面无表情反提醒她娘亲一句,“女儿会酿酒。”
说得许季氏呆了呆,“娘亲都忘了这回事。那你不学织布了?”
清净理直气壮地点头。
看得许季氏有点受伤,很想再说服女儿改变主意,哪里想到一旁的季老太太反而十分支持外孙女的决定,“小净酿酒就行,咱们不用学多,贵在精一。”
随后对女儿劝道:“娘知道你一向对自己的提花织布技艺相当有信心,但也不要一条筋的想着传女,等以后儿媳妇进门,教儿媳也是一样的。”
这话多少安慰到许季氏,她便不再抓着清净唠叨了。
堂屋扫洒完就开始在方桌上摆盘,放的多是当季的水果和糕点,比如枣糕桂花糕等。
清川看到那一盘的牙枣就又想拿几颗磨牙,被许季氏给打了手背,“刚吃完饭,你就不怕撑坏肚子了?”
小孩子瘪了瘪嘴,“我想拿几颗到书房去,和清珂分享的。”
“人家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这才八岁,怎么就如此好吃呢?”
清净看了一眼清川的肚子,也是纳闷不已,“先别吃了,等会儿我给你们端到书房去,乖乖在书房看书,不要乱跑,知道了不。”
她说完就盯着许清恒看,对方直接投降了,“姐,我等会也过来看书。”
清净满意点头,“就该这样才对。”
下午申时。
陈家老爷子陈德厚带着长子和次子过来拜访,上午过来送拜帖的陈用辰也来了,就是没有一个妇人过来,让清净多有意外。
她在厨房准备茶水,小声询问娘亲,“如果三娘过来,您也可以过去听听,这三娘没过来,就是不允许妇人参与谈话的意思么?”
那这陈家未免有点大男子主义了吧,清净腹诽。
许季氏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看陈家老爷子一脸威严相,恐怕不是个好相与的,估计底下儿媳妇心里也怵着呢,哪里敢在他面前开个口。”
随后感叹了一声,“我现在有点明白你外祖父当初的意思,嫁到许家来虽然清贫了点,但长辈随和,平辈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摩擦,在许家过了二十来年,我都要误以为所有的人家都和咱家是一样的了。”
随着陈家长辈的到来,给许季氏提了一个警醒。
“幸好女儿你不愿到陈家去,娘亲这次支持你,反正咱们现在是不用去愁嫁妆的。”
清净懒得和她娘辩论关不关嫁妆的事,不过只要是对自己好的,何乐而不为呢,无伤大雅,将错就错得了。
院子大门敲响,在堂屋会客的许清野急急匆匆跑了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