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此生唯欠缺家人 - 大秦元和皇朝 - 天壹荘荘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元和皇朝 >

第144章此生唯欠缺家人

白胜轻叹一声,“牧兄所言甚是。”

再次抄起酒壶斟酒,“以牧兄之见,目下该如何应对?”

端起陶碗,轻呷一口。

李牧放下陶碗,迎上对面那灼灼目光,“白兄,昔年墨门三分因由为何?”

‘咚!’

白胜一拳砸在案几,“因在当时天下大势所在,在下亦知今时不同往日,百载岁月已过,旧论之争已见分晓;故而愚弟得知其余三名弟子暗中派人前往关中之事,并未理会。唯所虑者,百余年内,楚墨于楚国已树大根深,贸然改弦更张,必生乱局!”

“白兄呵!而今汝是见树不见林也。”

李牧端起酒壶,“牧居于此处已历四载,四载以来,牧时时揣摩‘人性’二字,方才解开心结,最终释怀。”

放下酒壶,端起酒碗,“平民百姓所求者乃衣食住行;士人求功名;商贾争利;圣贤者寥寥数人,然圣贤亦求各家学说入朝堂,各家皆有所长,故而自三家分晋以来,诸子纷争不断,士子论战之风广及列国。然今日之事,所争者皆新朝治世之道。”

李牧所言白胜自是完全知晓,然白胜所虑之处正在于此,脑海中迅速略过李牧的一言一字,直至想到‘新朝’两字时,方才眼前一亮,展露笑意。

随即端起酒碗,“多谢牧兄提点!牧兄请!”

“白兄请!”

‘当!’

两只酒碗碰到一起,两人一饮而尽。

白胜夹起一些葵菜放入口中,“牧兄,日前门下弟子送来讯息,代王赵嘉依旧暗中打探牧兄消息,不知牧兄何意?”

紧盯着李牧那宽阔的面庞一丝一毫的变化。

李牧自顾自地吃喝着,“武安君李牧四载前早已战死疆场,而今只有山间老翁。”

“恭贺牧兄!”

白胜暗自松了口气,“赵氏子孙而今唯赵嘉一人尔,只叹此子生不逢时矣!”

李牧放下箸,“甚是。自赵丹之后,赵氏王族日渐颓唐,沉溺于声色犬马,此子实属难得。”

白胜仔细观察着李牧的变化,“时也,命也!赵嘉苦撑至今,已是不易。”

思量再三,白胜俯身向前,“牧兄,兄之家眷亦在探寻牧兄讯息。”

‘啪嗒!’

李牧手中的箸不自觉地掉落案几之上,“他们身在何处?何人前来?”

素来凌厉的目光逐渐迷离。

‘唉!名将亦寻常人。’

白胜当即敛去嬉玩之意,正色拱手,“牧兄勿忧,前来探寻之人乃一少年,名李左车。日前五那二弟子卜宁弟子外出游学之时于寿郢城外村庄听的村内百姓闲谈时得知,而后该弟子报与卜宁,卜宁推断当与牧兄有关,且探寻牧兄踪迹者乃兄之亲眷。目下当还在寿郢。”

李牧端起陶碗一饮而尽,“四载未见,想来,那小子身形当有老夫近半矣。老夫此生无愧于赵国、无愧于赵氏王族,唯..唯欠家中老妻,欠吾那两子三女!”

抄起酒壶起身走向左侧门口,凌厉无匹的虎目渐渐湿润,平静许久的思绪亦不自觉地再次回到那一夜.....

略显昏暗的大帐内,一名身型高大,身着甲胄的中年男子默默地坐在书案前书写着。稍许,男子放下笔,待墨迹稍干时,将帛书缓缓卷起,自右侧取来一支铜管放入其中,起身交给站在左侧,比他略矮些的年轻将军。

“牧身后之事,拜托狄兄!”

狄正含泪接过铜管,“上将军!那昏君误国乱民,只需将军下令,我等..”

李牧挥手打断狄正话头,“狄兄,牧此生所行之事,只在无愧天地。”

退后一步,躬身叩拜,“拜托狄兄!”

转身走向帐外。

“唉!前尘往事..前尘往事..”

李牧抄起酒壶,‘咕咚!咕咚!’地大口饮下,摇摇晃晃地转身向案几前走去。

“牧兄!兄之家眷目下居于蜀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