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静观其变
‘哒!’‘哒!’‘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呼啸而过,数支利箭同时射向前方奔跑的一头棕熊。
‘嗷吼!’..‘嗷!’..‘嗷!..‘嗷!’...
惨叫声随即响起,被利箭贯穿左侧腹部的成年棕熊在奔跑几次后,‘轰隆!’一声摔倒在草地上,重重喘息着。约五个呼吸后,气息逐渐减弱,不多时,闭上了眼睛。
‘吁!’
众人勒马收疆,走在中间,身着武士服的昭子石、黄伯庸两人将各自手上铁胎弓抛给黄彦、昭戎两人。
“阿则、阿彦,余下之事交于你等料理。”
翻身下马,解下水囊。
两人与身后十多名随行武士拱手领命,翻身下马走向前方。
黄伯庸拔下水囊木塞,“老哥哥,马上功夫不减当年也!”
昭子石轻轻活动着双肩,“贤弟笑谈矣。”
拉住黄伯庸右手,“余下之事,交于晚辈便是。你我只等享用此难得一见美味即可。”
“哈哈!正是!”
两人拐向左边一棵参天大松树。
“这秦国是愈发让人看不透矣。”
坐在右边的黄伯庸拿起水囊,‘咕嘟!’‘咕嘟’喝了两口,“此事于我等极为有利。”
昭子石微微点头,“令老夫不解之处亦在于此。秦律严苛天下皆知,此等新政无异于国策之变,秦国朝堂竟无人拦阻,此其一也。
自新政诏书传开,齐国自不必说,楚王为何迟迟未有动作?”
默默地看着右上角昭戎等人。
“老哥哥是当局者迷也。”
黄伯庸放下水囊,起身活动着腰椎,“楚王未有动作,乃是谋划变法之事;秦国无人拦阻,必有隐士高人献策,其言足以说服秦国朝堂众臣、世族、宗室元老。老哥哥忽略一事,秦人、秦国自昭王之后,天下之心已成,当今秦王政更是于亲政时立言,于他之时,平定天下。”
“贤弟所言不差。”
昭子石那双如鹰隼般犀利的双眸快速闪动着,“老夫近来确实忽略此处,以至为一隅之地所迷。”
愤然起身,“走,前去听听小辈有何见解。”
“正是。”
“戎兄,此策甚好。”
蹲在右边切肉的昭戎冷笑道:“军中变法可非同儿戏,目下只是传言已令军心浮动,若负刍明发诏令,楚军必然生乱。”
将一块腱子肉放入托盘内,“故而我已决意向屈定奏请调至苍梧,远离郢都。”
黄文则将手中长剑插入棕熊肋骨中间,“此事伯父可否知晓?”
脚步声自后方传入两人耳内。
“何事老夫不知乎?”
昭戎立即起身迎上去,“回阿翁,我已决意调至苍梧,待返回郢都即刻撰写奏表。”
“无妨。此事你自行决断即可。”
“诺。”
昭戎返回去继续切肉。
昭子石两人走到两人对面坐下,“你二人对楚国变法之事有何见解?”
昭戎将手中的大块里脊肉放入右侧托盘内,“回阿翁、叔父,依目下楚军而看,变法难成。我离开大营前,郢都驻军已然因传言军心浮动,士卒频频向各自伍长、什长探听消息,各军裨将为此苦不堪言,屈定、景骐二人亲自向军中士卒讲解,方才平息此事。”
黄伯庸捻须颔首,“如此,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昭子石附和道:“正是。竟陵之事由猗兰前去探听那位神秘东家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