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留在洛阳
“不愧名将之后,当青出于蓝矣。”
走在左侧的乐瞻赶忙拱手,“岂敢!岂敢!先祖荣光已成往昔尘埃,今乐瞻所思者,唯凭自身才学作一番功业。”
走在前方的隗状捻须赞道:“此亦秦人本色。”
院外,急促的脚步由远而近。
“禀告大人,有位自称是农家掌学的先生请见。”
赢腾很是激动,“快快有请!”
来人转身离开。
端坐于左侧的冯去疾捻须回道:“若不出所料,此人乃农家北派掌学。”
乐瞻起身离开,“下官前去备茶。”
稳健的脚步声自院内传入众人耳内,众人忙起身相迎。
“在下窦惟庸,拜见三位大人。”
隗状疾步上前,扶起窦惟庸,“岂敢!岂敢!先生快快请起!”
众人进入房内。
各自落座后,端坐于右侧首席的窦惟庸看向众人,“三位大人,不知城门悬书乃何人所做?”
“乃名士乐瞻所作,目下任学宫令。”
右侧走廊处,乐瞻端着托盘走进来,将托盘放在右侧案几上,开始煮茶。
“这位便是乐瞻先生。”
乐瞻赶忙放下手中火镰、燧石,看向窦惟庸,“乐瞻拜见先生。”
“先生字字珠玑,老夫亦自感不如矣!”
乐瞻赶忙拱手,“岂敢!岂敢!在下只是据实而言。”
拿起火镰、燧石点火。
两人互相见礼后,窦惟庸续道:“三位大人,乐先生,老夫居燕地多年,潜修耕种之术。今已寻得增收之法,此次前来东都,旨在为天下黎民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乐瞻拱手称赞,“先生大义。”
铜釜内,‘呲’‘呲’声越发响亮,随着火焰升高,混杂了姜片、红枣、桑葚的茶香渐渐扩散开来。
端坐于隗状右侧的冯去疾拱手问道:“敢问先生,增产之法要旨何在?”
“首在辨土、养地,次在选种,燕北、代地多苦寒,宜种黍、粟等耐得干旱之物;中原诸地多厚壤,五谷皆可。此为顺势之法。
另有逆势之法,逆地势,贫瘠之地以草木灰烬、牲畜排泄之物辅以厚壤连通沟渠,栽种耕收期为三旬之月食材,以培植厚壤。于此期间以可培育全新粮种。”
乐瞻端起茶盏递给窦惟庸,“先生,不知育种之法为何?”
端起托盘走到左侧席位。
窦惟庸接过茶盏,“将长于不同地域的同等粮种异地栽种,弥补不足之处。如楚地稻米与中原稻米口感亦截然不同。”
隗状端起茶盏,“不知先生欲任何职?”
窦惟庸放下茶盏,“听凭隗相决断。”
赢腾看向窦惟庸,“在下有一策,将北郊官田交于先生,我等即刻上奏王上,请王上决断,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老夫无异议。”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