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剖析利害
姚康放下茶盏,迎上吴元成目光,“吴县令可是得知楚王变法颇见成效,心有疑惑之处?”
吴元成有些尴尬,又不知如何回复姚康。
姚康,“吴兄,楚王与秦孝公相较量,如何。?
吴元成慨然回道:“自是不如。”
似又有些不甘心,“而今丞相任倪、上将军项燕皆非等闲之辈,朝堂已见清明。”
姚康亦颔首赞同,“吴兄所言不差。”
拿起汤勺斟茶,“即如此,楚王便不当赐予在下封地。”
不待吴元成回复,突然提高声量,“楚国若贸然收回封地,世族不允,必借机生乱,如旧时吴起般,此非楚王所愿也。然变法必伤及世族。故秦孝公身故,秦惠王为平息世族之怨,不得已车裂商鞅,然秦惠王不废其法也。目下,强秦已过百年,秦人业已移风易俗,成其奉公敬法之风。此楚国未有之天时;
楚国地处江南,看似山峦重叠,实则无险可守;此地弱也;楚王秉性虽强,然根基羸弱,芈氏王族至今有人对其心怀不满之意,此人弱也。若楚王可整合芈氏王族,或有一成之机。”
端起茶盏,不再言语。
此番言辞一气呵成,如水银泻地般砸在吴元成心头,令他久久难以平静。
良久,吴元成起身走到下方,“多谢姚兄,吴元成谨受教。”
姚康赶忙起身扶起。
待两人重新落座,姚康续道:“楚国世族与他国世族根本差异之处,乃楚国世族等同国中之国,强盛之时,兵、财,威望皆可与王室匹敌。此先天之疾,无药可医。
庶民百姓所图者为何?”
吴元成悠然叹道:“足衣足食。”
随即,吴元成正色拱手,“自今而后,在下愿助姚兄为天下归一略尽绵薄之力。”
姚康伸手按向吴元成手臂,“非是助我,待日后时机成熟,在下必为吴兄向赵公子引荐。”
当即将扶苏身份告知吴元成。
‘嗡!’
吴元成好似被雷电击中般,瞬间失神,任由内心的惊涛骇浪冲击过往一隅偏见。而坐在左侧的姚康亦被吴元成此刻神态触动,暗自感叹之余,端起茶壶给吴元成斟茶,颔首示意。
良久,吴元成方才平复心绪,“秦国...秦国....上天眷顾秦国矣!”
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姚康同样感慨万千,“若楚国可得两代明君,这天下谁属,上未可知也!”
吴元成续道:“姚兄,今后该如何行事,还请姚兄赐教。”
姚康拱手一礼,“吴兄过谦矣。”
随即褪去笑意,“艾城地广人稀,然所在之地,乃四方要冲,此地利也;故而,以在下之见,当循序渐进,大兴农事。”
吴元成慢悠悠地端起茶盏,细细揣摩着姚康所言。
敬贤殿外广场,后胜一人不徐不疾地向前方的敬贤殿方向走着,在其身后不远处,另外八名年岁约在五旬的老者边走边聊,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众人似乎有意在与后胜保持一定距离。
与后胜相距约五十岁处,走在左侧边缘,身型精瘦,身着浅灰色锦袍,目光犀利的老者突然停下脚步。
“此事断不可轻易应允。”
与老者相隔两人距离,走在中间的仲孙修回道:“鲍兄所言不差。”
迅速瞥了下前方的后胜,提高声量,“然则王上、丞相待我等甚厚,我等亦不可令王上过于为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