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大秦新政
嬴政续道:““众卿,今日所议之事有四,新政是否全力展开或循序渐进;此时营建东都是否适宜;东都官署如何而设;陇西新地如何施治。”
冯去疾面露喜色,拱手回道:“三川郡今岁收粮总计三万石,新政根基初成,推至诸郡,正当其时。”
“太原、上党、代郡地广人稀,正当其时。”...“宁陵、阳夏两郡与楚国接壤,推行新政必收奇效。”....
众人先后附和。
位于冯去疾前排的李斯看向上方,“王上,三川郡人丁单薄,自是无法与邯郸、大梁诸郡相比。臣请王上适于新政所需之奖惩生育律令。”
嬴政淡淡地看向赢腾、曹参、郦食其等五人,“众卿何意?”
端坐于第八席位的乐瞻当即拱手,“回禀王上:可由中原诸郡迁移万户百姓至东都,以充实人丁。”
端坐于冯去疾左侧的赢腾回道:“目下中原不可轻动,可编撰律令,引齐、楚两国百姓迁至中原。”
“大梁、邯郸急报!”....
两名年轻骑士一路小跑,来到乾阳殿中门前,跨过门槛,直入王座下方。
“禀...禀王上:大梁、邯郸两郡收粮奏疏呈于王上。”
元成即刻转身,走向下方。
嬴政接过铜管,“下去歇息。”
拆开铜管。
“唯。”
两人拱手转身。
‘哈哈!’....‘彩!’....
嬴政将信函放回案几,“众卿:邯郸、大梁两郡,总计收粮七万石!”
众人亦面露喜色,同时拱手,“臣等为王上贺!为大秦贺!”
端坐于冯去疾身后的曹参神色有些激动,“王上,今新政初成,下岁定然大收。目下当派征调徭役,扩修武安、敖仓、武阳三仓,于东都另修大仓。”
“可!”
嬴政随即将日前扶苏所提迁民至新收之地,朝廷调军驻守之策告知众人。
端坐第九席位的陶广沉声回道:“禀王上:可与下岁中原大收之时,另择新址而建,此城自周公而建已八百余年,已不足应大秦天下所需。
所需木料,将邯郸、蓟县、大梁王宫全部拆除,于四地就近采伐木料、石料即可。”
彭乔木接过话茬,“目下当整修中原沟渠,邯郸自赵迁即位至今,诸多分渠、毛渠已然堵塞,邯郸附近百姓耕种之时取水只得前往远处找寻。东都官署可仿朝廷各府而设,不需繁杂。”
赢腾回道:“迁民之策可待羌人如目下义渠人之时方可,当选派官员前往新收之地,教授其民耕种、修筑房舍之术,推行新政;驻军亦无需过多,可由朝廷选派一将,依大秦军法编练羌人士卒。”
嬴政看向众人,“众卿意下如何?”
众人皆拱手,“臣等无异议!”
嬴政向彭乔木微微点头,以示嘉许。
随即嬴政收回目光,“寡人诏命:营建东都之事交予廷尉李斯谋划,大田令郑国辅之,一载之内,绘制成图;大田令郑国、司农孙修远筹划整修沟渠开垦新田之事;
陇西设鄂陵、西城两郡,王绾、尉缭遴选官员;东都设东都相、府尉、司农府、东都尉、少匠五府,东都相掌中原诸郡政务,大政禀呈丞相府,常政自决;府尉掌中原诸郡粮草辎重、郡县兵力调配,大政禀呈国尉府;司农府掌中原诸郡农事,大政禀呈大田令、司农府;东都尉统辖中原诸郡缉捕盗匪之事,要事禀呈廷尉府;少匠掌中原诸郡营建、修葺诸事,大政禀呈少府。冯去疾任东都相、赢腾任府尉,余下各职自民间遴选良才充任各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