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楚亡天下定
不多时,负刍、陈姬两人身影完全消失于殿外。
嬴政续道:“负刍依旧例安置,原楚国官员、交予丞相府、左相府,筛选可用之才;楚军亦然,愿入秦军者依秦律安置,编入各军,不愿者发给钱粮,返回原籍。
朝政交于丞相、左相处置;两日后,南下寿县,巡视楚地,隗状、尉缭、蒙毅、李斯、萧何随行。”
众人拱手领命。
王绾续道:“王上,楚地疆域广阔,地形繁复,难以施治。臣奏请王上,效东都之事,改寿县为南都,设郡而治。”
嬴政缓缓扫视着众人,“众卿何意?”
“确实如此。”...“楚人性烈,设南都确有益处。”....“如此,则东都势弱矣。他日楚地大治,南都该当如何。”....
一番争论过后,赞同、反对者人数相当。
嬴政微微颔首,“众卿之意,寡人已知。昔年,民间有言,‘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今大秦一统天下已成定局,我等君臣该是思谋治世之策矣!”
拿起佩剑,起身走下台阶,“三载之前,寡人决意于中原推行新政,其时寡人心中所想,不外乎根决中原世族之患,昔匆匆三载,事实巨变,中原新政已根深蒂固,由此观之,治世之道,在民;民安则江山定。”....
不知不觉中,嬴政思绪回到了三载之前,刚刚看到那封《请行新政书》时情形。
王绾本欲开口之际,隗状急忙拉住他衣襟,微微摇头,向其示意。
王绾随即冷静,略作思忖,拱手开口,“王上,而今关东只剩荀门、孔门之学,臣冒昧揣测,新朝治道必于二者之间抉择。”
嬴政瞬间清醒,转身返回上方,“丞相所言不差,然则大秦以法而兴,若无商君变法,断无今日大秦帝业。”
重新坐下,“寡人此番南下,正是有意前去寻访那位撰写《请行新政书》高人。
治世之道,关乎大秦社稷,当细细筹谋才是。”
李斯暗自松了口气,“王上,故楚丞相当如何安置?”
嬴政回道:“莫急,待抵达寿县之时,再议。”
看向王绾、隗状,“丞相、左相,散朝以后即刻拟诏:追封故楚大将军项燕为忠义候,墓葬以王侯之礼葬之。”
两人拱手领命,众人继续商议其他事情。
公子府后院王青阳卧房内,王青阳给赢元睿喂奶后,将赢元睿交予乳娘,起身走向外堂。
王青阳走到上方主位坐下,“三位姐姐,长安城布料坊选址之事青阳着实难以决断,还请三位姐姐参详一二。”
坐在左侧首席的田若回道:“夫人,以寻常商道计,布料坊设于城北城南皆可,设于城南,便于寻常百姓;城北便于官员。”
王青阳愁云尽散,“多谢姐姐,青阳知晓哩!”
坐在此席的赵婉柔接过话茬,“夫人,二公子夫人不日临盆,我等该该于何时探望?”
王青阳回道:“翌日前去即可。”
院外不远处,康旭加快步伐,拾阶而上,来到王青阳下方。
“禀夫人:娘娘遣人来报,王上两日后南下,巡视楚地,命夫人携少公子入宫赴宴。”
王青阳回道:“即刻备车。另备一份送至二公子府上礼品。”
康旭转身离去,王青阳四人继续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