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视察 -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 山巅之清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4章:视察

两边的田地之中,不时有人在农田中查看,赵启指了指这附近的农田问道:“这附近的土地是分给了百姓,还是生产建设兵团在耕种。”贺俊生看了看了,而后回答道:“这附近的农田都分给了普通民众,因为这片区域原本就是我华夏控制的区域,对国家有认同感。”

赵启点了点头,他下了马来到旁边田地边,仔细观察庄稼的长势点了点头,看来今年的庄稼长的还不错。

贺俊生的第八军区地处热带,气候上相对来说不缺雨水,只要不是连日降雨形成涝灾,一般的情况下庄稼长势都很好。

赵启迈步来到一名察看农田的老农面前,抱拳拱手道:“老人家,有礼了。”

这个老农看面相,得有五十岁左右,老农仔细打量了一下赵启及远处跟随的人群,马上还礼道:“使不得,使不得,一看公子便是贵人。”

“老人家,你家几口人呀?”

“我家一共七口人,五个孩子,老大已经成家了,孩子中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哦,那挺好啊,用不了多久便就会子孙满堂了!”

“明年,用不了这个时候便可以有孙子或孙女了,现在儿媳妇已经怀孕了!”

“按年龄说,我这个年龄早就应该有孙子了,但是以前没有自己的土地,日子过得穷,因此娶婆娘也晚”

“恭喜老人家!你分了多少田地呀?”

“我们这儿一口人得有十亩地,全家一共七十七亩。”

“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够吃吗?”

“我们这耕种而七十七亩土地全部能耕种三季,听说北部那些地方只能耕种一季,那我们这七十七亩土地就相当于二百余亩土地产量啊!”

“那你们这两年的收成怎么样啊?”

“这几年的收成都不错,特别是这些年来太平盛世,国家的政策又好,赋税又低,我们农民也都能吃饱肚子!”

“家里没有存粮啊!”

“有!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家家建了小型的粮仓,每年产下粮食交够政府的,留下的口粮,其余的全部存进了粮仓,还能剩余部分换成钱购买其他商品。”

说罢,老农眼神中自豪的神情流露出来。低声说:“我跟你说,小伙子,我家村粮食即使两年不收城,也可以够吃饱肚子的。”

“老人家那你没少存了粮食!”

“以前饿肚子饿怕了,忙碌忙忙碌碌一年时间到最终也吃不饱肚子,这突然间有了粮食,就想存一点。”

“是啊!俗话说仓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年轻人,这话说的对!仓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很安逸。”

“自从我记事以来,从没赶上过这些年的太平盛世,没有土匪恶霸,没有贪官污吏,更没有地主恶奴,百姓间人人平等,互相帮助,希望永远这样持续下去。”

“这是普天之下老百姓的福气全赖当今天子和太子殿下的圣德。”

说罢,那个老农还眼望北方洛阳的方向拱手施礼道:“祈祝当今皇上和太子殿下身体安泰,这都是我们普天下百姓之福啊!”

赵启点了点头,然后向老农告辞,翻身上马,众人打马继续向北行进,进入一处村落。

一看这片村落的房屋盖的基本都是一样的,而且明显看出这座村落建设的时间不是很长,也就几年的时间。

赵启指着前面的村落对贺俊生说道:“师父,我看这片村落的房屋盖的都是一样,是不是以前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的?”

贺俊生摇了摇头道:“确实是生产建设兵团帮助建设的,但是这里居住的都是普通民众。”

“原本第八军区的这些民众居住的都破破烂烂,非常简陋。”

“后来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二年,我们发起来倡导,而后各地民众协同生产建设兵团全部选址新建了村落,这些房屋都是那时候建设的。

赵启点了点头道:“我们进村里看看吧!”

而后看向旁边的警卫道:“警卫人员跟随几个人就行了,其余的人都在村外等候。”

贺俊生陪同,赵启旁边跟随着月儿、墨语嫣、童乐瑶、赵二等人,一行人进入村中。

这个村子一看规模不是太大,但是村里面非常干净整洁。

格子型的路将村内的屋舍分成若个区域,房屋盖的整整齐齐,地面多数都用了石块或砖块铺成的。

在进入村口不远处,有几棵参天大树,一看便知道这几棵树已经在这里长了很多年,也就是说这个村子在建设的时候特意保留了这几棵大树。

大树的枝枝叉叉向四外延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伞盖。

就在这大树底下,三名老者正手里拿着竹篾,正一边说话,一边编着筐。

几个人来到近前,赵启朝三名老者一拱手道:“三位老人家,有礼了!”

三人抬头仔细打量赵启,而后放下手中活也拱手还礼道:“不敢当!不敢当!”

“请问贵客是路过此地吗?还是寻人呢?”

“哦,我只是赶路路过此地,想在此歇息一下,顺便向几位老人家打听打听道路。”

“哦,其中一名老者一伸手指向旁边的树墩说道:“贵人,请坐,如果你要喝水,我回家去取来。”

赵启摆了摆手道:“老人家,我不喝水,只是向您了解一下这附近的情况。”

“怎么样啊?几位老人家最近几年日子过的还好吧?”

“还好!还好!比前些年强的太多了,现在太平盛世,至少吃饱肚子不是问题,也没有乱七八糟的牛鬼蛇神前来骚扰。”

“你们这一口人分多少土地啊?”

“我们这里一口人要分得十一亩土地,还分得部分坡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