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机构调整和改革(3)
郭淮和赵开听到后不断的点头,三个人又具体商量了每个部门改革的要点问题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整整一天三个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第二天一早,赵启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生产建设兵团的改革势必要从赵承和蒋哲两个人的思想改变方面开始。
思考多时,他走到办公桌前那部红色电话面前拿起了电话,刚要拨号,却又把电话放了回去。
他朝着门外的贴身警卫员喊道:“警卫员!告诉赵二,我要出门去生产建设兵团总部一趟。”
“是!”那名警卫敬了个礼,跑了出去。
时间不大,赵二匆匆的来到赵启的书房,他进门敬了个军礼道:“少帅,您是要出门到生产建设兵团总部?”
赵启点了点头问道:“你准备好了吗?”
“少帅,都准备好了!我们可以随时出发。”
赵启带着一个排的贴身警卫赶到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
生产建设兵团总部位于洛阳新城洛水的东岸,紧挨着洛阳老城的地方。
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是一个非常大的院子,像极了后世的军区大院。
门前有两个卫兵荷枪实弹的在站岗,而大门旁边执勤的小屋内还有几名士兵。
赵启一行人打马来到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大门前,赵二已经提前派一名警卫上前通知。
有一名门前执勤的卫兵撒脚如飞,跑进生产建设兵团总部院内前去报告。
当赵启来到生产建设兵团门前时,负责门前执勤的所有卫兵都站成了一排,迎接赵启。
“全体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向少帅敬礼!”随着口令声响起,那些卫兵整齐划一的向赵启敬礼。
赵启也还了一个军礼,这才在卫兵的引导下向院内走去。
进入大门不远,只见院内匆匆的走出了一伙人,为首的正是生产建设兵团总指挥赵承和生产建设兵团总政委蒋哲。
一行人来到赵启面前,在口令的指引下,整齐划一的向赵启敬军礼。
赵启也还了个军礼,分别与众人握了握手,这才在众人众星捧月般进入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中。
赵承和蒋哲陪伴在赵启左右。
赵启看了看二人,这才低声说道:“三叔,岳父最近忙不忙啊?”
两个人听到赵启这般称呼,内心也是非常高兴的。
当然,在这种正式场合,两个人不可能以长辈的身份去面对赵启,只能是以下级见上级的姿态。
生产建设兵团是归军事委员会领导的,而赵启又是军事委员会的最高领导人。
几个人进入指挥部中,按级别入座。
赵启左右打量了一下这个指挥部,发现指挥部的布置还是非常朴素的。
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三叔和岳父还是非常节俭的。
这时,旁边有一名警卫人员端来了茶水,放在众人的桌前。
赵启拿起茶杯喝了几口茶。
赵承放茶杯看向赵启道:“少帅,您到生产建设兵团来,恐怕是有事情吧?”
赵启的目光看向旁边的其他人。
赵承和蒋哲马上领会了赵启的意思。
这时,赵承站起身看向众人道:“你们都去各忙各的吧,有我和蒋政委留在这里陪少帅说话就可以了!”
其他人听到赵承这样说,忙起身给赵启敬了个礼,而后都退了出去。
赵启这才看一下赵承和蒋哲道:“三叔,岳父,此次我带领巡视组巡视河淮省和江淮西省时发现很多问题!”
赵承点点头,看一下蒋哲道:“我们也看到了通报的内容,真没想到建国才这么短的时间,竟然有这种现象发生,着实是可恶!”
蒋哲也接过话来说道:“好在少帅洞察秋毫,对于这种不正常现象发现的及时,以雷霆之势处理了这些现象,如果任由这一现象发展下去,那么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赵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在处理这件事情和巡视的过程中,我想了很多,这种事情不是孤立存在的。”
“那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件?说明我们的行政管理还是存在缺陷!”
“三叔和岳父都知道我们的很多制度都是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匆忙制定的。”
“现在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基本完成,而且目前国家的重点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和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与原来的主要任务大不相同。”
“因此,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就集中体现了我们很多制度,甚至存在的机构都存在缺陷!”
“因此,回来的路上,我一路都在考虑机构调整和改革的问题!”
“这次调整和改革针对的是全方面,包括内阁的所有部门以及政工委员会,督查委员会、法院、军事委员会,包含了天网和地网等等机构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以顺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赵承和蒋哲两个人听到后,频频地点头。
赵启停顿期间,赵哲接着问道:“少帅是不是军队这一方面也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赵启点了点头道:“是的,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目前我们的核心区域已经太平无事,这就无形中体现出了军队人数占比太高的问题,军队人数多,也就意味着百姓会负担重。”
“我们还存在着生产建设兵团的制度,如果将所有的部队统统加上,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
“当然,我们的生产建设兵团都是参加生产的,他们的粮食是自己产出的。”
“但是现在生产建设兵团和部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