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抓教育确立大纲(1) -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 山巅之清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5章:抓教育确立大纲(1)

“而且要分出专门的科研小组攻关,研制相关工厂所能使用的电动机以及各种电动设备。”皇甫英点了点头道:“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一些研究,但是还不系统,我明天就着手让科研院专门立针对性的攻关小组,给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

赵启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吩咐电力部在洛阳老城区也开始架设线路,争取让整个洛阳城今年都在明亮的环境中度过喜庆的正日!”

随着洛阳新城通电之后,农业部关于今年农业秋收后的统计数据已经完成。

华国全国范围内,除了少数个别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之外,其余98%以上的地区全部获得了大丰收。

现在华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庞大,有这么多地区全部获得了丰收,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这丰收更多得益于近几年华国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等等各部门的齐心协力的工作。

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地区全部修建了灌溉设施。

而科技部不断的优化粮食种子的培育,并对在各种气候类型下适合不同的农作物耕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发了各种各样的肥料。

而农业部在水利部和科技部的协调下,也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可开垦耕地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在实际的农作物耕种过程中,给予了各地详尽的技术指导。

而处在华国范围内的另外一处庞大的组织,即华国的各地生产建设兵团,也获得了巨大的丰收。

第二军区、第十一、军区和第十二军区代管的北部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军区,在纳入华国的国土范围内的第一年内,也获得了大丰收。

那里除了存满了粮食储备库,上交完国库后,剩余的粮食足够那些民众一年的消耗,这个丰收足以安定那里的民众。

各地的牧业生产建设兵团经过一春一夏一秋的忙碌,牛羊马匹的出栏量达到了历史最好的水平。

各个军区还纷纷组织那些牧业生产建设兵团,选出部分该出栏的牛羊,按实时的市场价值开始收购,然后运到华国各地的市场进行销售。

赵启看过这些农业部和生产建设兵团呈报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华国范围内的农、牧业已经不在用他多操心了。

而后,他的所有注意力转移到了华国的教育上,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赵启曾在后世经过了系统的学习,他深深地知道,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最有力的保障。

赵启利用正日前的时间对洛阳特别市以及周边的省的教育进行了实地的走访和考察。

当然,这次走访和考察,赵启结合了明访和暗访两种方式,派出了十几个小组。

他的目的就想尽快摸清目前华国教育体系内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正的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这些问题,从而形成专业的、纲领性的教育指导性纲领。

洛阳特别市和江淮西省交界处的一处大镇甸,镇外的官道上来了一群骑马的人,这群人全部是商人打扮。

一行人来到镇子口,只见镇子口立了一块非常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三个字:杨庄镇。

一行人进入镇子后放慢了马的速度,只见为首的一人叫过身边一人低声的吩咐了几句。

那人马上翻身下马来到路旁边的一处杂货铺内,拱手向店掌柜的行礼道:“掌柜的,生意兴隆!”

那老掌柜马上还礼道:“客官,还过得去,挺好!”

那人又接着说道:“老掌柜,我向你打听一件事,这镇内的初级学堂在什么地方?”

老掌柜看了来人一眼道:“初级学堂就在镇官府后面,从这条大街一直向前走,走到十字路口向左转,便可以看到官府,绕过官府后面便是镇里的初级学堂。”

问路的人再次拱手道:“多谢老掌柜!”

说罢,出了杂货店飞身上马,向那为人简单的说了方向。

这伙人这才向镇子中心的官府方向行去,这为首的人正是赵启,刚才问路的正是赵启的警卫营营长赵二。

他此次带领一些警卫,正式暗访考察一些初级学堂的建设情况和教学情况。

洛阳特别市和江淮西省交界的南阳盆地附近,自古以来便是人口聚集密度非常大的地区。

这里有肥沃的土地,因此在这些地方,每一个镇子的规模都不小,而相应的每个镇子里按照华国要求,都应该建立一所初级学堂。

赵启一行人顺着大街来到前面十字路口,向左一转便看到了镇子官府。

镇子官府建设的位置应该是这个镇子的核心位置,官府建的的还算大气,但是也很朴素。

一行人沿官府左侧的道路绕过官府,来到官府后面的一条街。

刚来到这条街上,便能听到朗朗的读书之声,刚一开始听到这种声音,赵启还是很高兴的,他侧耳仔细倾听读书的内容,听着听着不由得紧皱眉头。

因为赵启从这些孩子们的读书声中可以听到这初级学堂教育的主要内容。

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对于新的华国的教育要求的内容并没有在这里得到深入的推广。

一行人下了马来到初级学堂的院中,赵二来到学堂里面老师休息的地方,敲了敲一间房屋的门,而后里边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门开了,一个看样子五十多岁的读书人推门而出。

赵二马上拱手行礼道:“请问这初级学堂的负责人是谁呀?”

那人也拱手还礼道:“我就是这初级学堂的校长。”

“那请问尊姓大名?”

“免贵姓杨,我叫杨守义,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叫做杨庄镇,因此这个镇子上绝大部分人都姓杨。”

“哦,杨先生,我这儿有礼了,我们是内阁教育部下派到各地的考察人员,那边为首的正是我们的此次考察的负责人。”

“这次下来也是主要考察目前各地的初级学堂的建设情况和教学情况。”

杨守义马上跟着赵二来到赵启面前,深施一礼道:“属下杨庄镇初级学堂校长杨守义见过上差大人!”

赵启也拱了拱手道:“杨先生不必多礼,我们此次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学堂的建设情况和教学情况,你不用害怕,据实回报就可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