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喜事不断(4) -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 山巅之清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1章:喜事不断(4)

第十二军区内有后世的东北平原,里面包含了辽河平原的一部分(其中另一部分在第十一军区辖内)、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第十二军区政委刘崇是搞经济建设和思想工作的一把好手。

赵武平时只负责军事方面的问题,地方管理和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全部交给了刘崇。

而刘崇也不负赵启所托,首先亲自走遍了第十二军区的所有地区,对第十二军区各地区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划。

他组织各地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民众修水库,疏通河道,将原来第十二军区辖内的平原地区沼泽地带进行了有效治理。

从而在第十二军区开辟了大量的良田。一时间将苦寒之地的塞外变成了千里良田。

刘崇同时向内阁提出申请,要求人口众多的省份可以向塞外迁移人口。

并发动生产建设兵团依据规划建设了若干的新式村落,这些迁移的人口到达之后,不但可以分到更多的土地,就是连居住的房屋都是现成的。

同时,刘崇将原攻占高句丽和半岛时所俘获的大量贵族后裔和战俘在辽东省开辟了煤矿和铁矿。并建立了相应的工厂。

安平高等学堂也办得有声有色,安平科研院的科研成果也非常多。

南部的黄海省和辽东省各方面建设也有声有色,他们完全响应第十二军区的号召。

刘崇还在第十二军区内部将人口充分的进行了迁移调整融合。

将原来生活在半岛内的一些居民迁入辽东,与原有居民进行融合。

将辽东部分居民迁入半岛,又将两地条件相对恶劣地区的居民迁往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海军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现在已经扩充到六个师十八个团,并在黄海省半岛处南东西各建了一个海军港口,还在更远处的后世的海参崴建了一处军港。

南部在长江入海口处(就是后世的魔都)、泉州、余杭,别建设了港口。

适合条件的地方,比如:长江入海口,泉州等五处地方分别建了五处海军的造船厂。

加大了各种船只的建造力度,这些造船厂不但造出了海军使用的铁甲蒸汽机大船,还大量建造了未来用于内河运输的船只。

最南端的第八军区也与第七军区和第六军区进行了人口的迁移与民族融合。

第八军区开辟了大量的良田,因为所处地理位置每年可以成熟三季,从而为华国整个南部的粮食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淮东省和江淮西省原本就是沃野千里,经过治理之后,更是开辟出了更多的良田。

在赵启平定东晋以后一年时间,原东晋区域的几个省便恢复了元气,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百姓终于可以吃饱饭了。

光荫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华国建国已经三年有余。

由于全国上下一心,华国的各方面事业都进展的非常迅速,全国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铁路建设方面:

长安到洛阳铁路、洛阳到沿海港口的铁路已经铺设完成。

经过了四个月的试运行,完全达到了设计的标准。

这天早晨,随着洛阳火车站那边鞭炮声响起,伴随着两列火车汽笛的长鸣,由洛阳发出的两列火车分别向长安和沿海方向驶去。

这对于华国建设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众所周知,铁路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强的。

特别是在那个没有汽车的时代,在古代很多运输要靠开凿运河。

隋朝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气力开凿疏通南北运河,就是为了将南方的粮食运到洛阳、长安一带,以满足洛阳、长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产生的消耗。

目前修筑的洛阳到沿海港口的铁路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当产粮地区的粮食经过海运或水运运到港口之后,装上火车,一天一夜的时间便可以运到洛阳和长安。

这位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内阁的主导下,铁路科研院马上规划了全国范围内的几条铁路大动脉。

第一条:从长安向西过金城,通往河西走廊方向,支线可以从金城向北到第二军区的各个产粮要地。

第二条:从洛阳向东北方向过太行东省、幽州省,沿碣石道一直向塞外延伸到第十二军区方向,支线从碣石沿海边一直淮水入海口码头,与洛阳到沿海码头铁路相连。

第三条:沿长安和洛阳之间贯穿整个太行西省,进入平城,然后接着向西到达第二军区。

第四条:沿第二军区一直向东在草原上修建一条经第十一军区,一直到第十二军区方向。

第五条:建康出发,沿海岸向南一直通往广州东省方向,再由广州东省一直沿海岸线向第八军区方向延伸。

第六条:从长安到成都,在通往滇池,当然这条线路目前修建起来难度非常大,只能先规划好,待条件允许时逐步修建。

几条主线规划完成后,又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规划出了分支路线。

并按着容易修的,急需要修的,优先开工建设,预计大约需要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将主线修通。

首先要启动修建的便是洛阳通往幽州和第十二军区方向的铁路和长安通往河西走廊方向的铁路第二军区经过第十一军区到第十二军区的铁路。

建康通往广州东省一直延伸到第八军区方向的沿海大铁路。

在建设长安到洛阳,洛阳到沿海港口的铁路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科研院建筑工程类的设计研发能力,同时也促进了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发展。

公路建设方面:

因为公路建设相对而言要简单的多,任务落实到各省、军区和各生产建设兵团,而且目前的情况下,要求公路修建可以暂时放下桥梁的建造。

三年时间,华国境内主要的地方全部将公路贯通。当然在那个时代,没有机动车辆,公路的承载能力和宽度要求的不是那么高。

有条件的地方全部铺设了水泥道路。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