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实验田大丰收 -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 山巅之清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7章:实验田大丰收

时间在忙碌中又过了一个月,实验田已经到了最后的收获季节。这天早晨,赵启和皇甫英一起够奔生产建设兵团一团驻地的种子实验田。

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所有战士都已经聚集到两块实验田。

洛阳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其他土地今年种植的是小麦和谷子,此时早已经全部收割完毕。

实验田里辣椒秧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辣椒,秧子已经干枯了。

西红柿地里也已经仅剩最后一批果实。

玉米的秸秆已经开始枯黄,但是每一颗玉米的怀抱中都抱着一个成熟的孩子。

向日葵的叶子已经干枯,只剩下高耸的葵花杆低垂着头,盘子上饱满的果实使葵花杆不得不低下了那始终向着太阳的高贵的头。

还有其他几样农作物,赵启除了豆角其他也叫不上名字了。

焦海和庞树峰带领着战士们用期盼的目光望着赵启和皇甫英,等待着收割的命令。

赵启扫视了众人一周道:“开始吧!”

焦海和庞树锋早已经把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战士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都划分了具体的区域。

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全团战士的工作效率。

焦海传达了赵启的命令,战士们开始了实验田的收割。

玉米的收割直接在秧苗上将玉米棒子扒干净放在旁边挑着筐子的战士的挑筐内。

后面跟着战士将剩下的玉米杆割下来摊平,晾干后用来喂养骡马等。

后面还跟了其他战士用镢头将玉米根也刨了出来,磕掉土壤集中收到一处凉了起来。

赵启来到地里亲手扒了一颗玉米,将那黄登登的玉米穗子托在手上,感觉到沉甸甸的。

赵启来到旁边,拔出匕首撬下几颗玉米粒,发现玉米的颗粒很大也很饱满。

然后递给旁边的皇甫英道:“英子,你看这玉米长的非常饱满,预计这一亩地能产多少啊?”

皇甫英手中把玩着那几颗玉米粒道:“老公,我感觉至少要一千斤以上,你看着玉米穗子个头都挺大。”

赵启也点了点头。

收割向日葵的战士将向日葵的籽盘用刀割下来收走,后面有战士将葵花杆也割断摊平晾开。

也有战士将葵花籽的根部也刨了出来,晾在旁边。

炊事班的战士们早就听少帅讲过,这葵花杆和葵花杆的根跟木头差不多,可以用于平时炊事班做饭使用。

收辣椒的战士将所有的辣椒都摘干净后,将秧子连根拔起晾在一边。

赵启上前拿起一个葵花盘子搓掉上面的花粉,从上面搓下几颗瓜子,这瓜子长得饱满壮实。

他将葵花盘子顺手交给了皇甫英,皇甫英从上面摘下几颗瓜子。

然后笑着小声对赵启说:“老公,一会儿带回一点儿,晾干后给炒熟,给父母和姐妹们尝一尝!”

赵启点了点头道:“你一会儿悄悄的交代给焦团长就可以了!”

这时旁边有的战士将那些红辣椒种子取出后,将红辣椒皮用线串成了一串一串的。

西红柿则直接摘干净后,将秧子整连根拔起晾开。

人多力量大,人多也好干活,整个实验田一千二百多亩,土豆和红薯占据了六百亩。

剩余这六百多亩地仅用了大半天时间,便已经收割完毕。

洛阳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战士们活干的非常干净,玉米直接运回来运到储存土豆和红薯的那个院子。

早在几天前,赵启便已经画了一份图纸,让人专门送到生产建设兵团交给焦海和庞树峰。

焦海和庞树峰按照赵启送来的图纸,在院子当中搭建了四个巨大的晾晒玉米的木架房,就像后世东北地区的玉米楼子一样。

晾晒玉米的架子是离开地面的,底部能够形成有效的通风,四外用木头围了起来,上部的顶子是用木板搭起来的斜坡屋顶,这样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都不会将玉米淋湿。

战士们将运回的玉米直接倒进了这个晾晒玉米的玉米篓子上。

所有玉米装满了整个四个玉米楼子,焦海让战士们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全部挑了出来,单独放在一处晾晒。

赵启让焦海装出一部分,一会儿带回少帅府。

其余的让厨房煮熟,也让战士们尝一尝,战士们听到后欢呼雀跃,大家早就想尝尝,少帅不发话谁也不敢。

葵花籽的盘子运回后放洛阳生产建设兵团一团的场院上,战士们接着每人拿了一个木棍学着赵启的样子,将葵花盘上的瓜子全部打下来。

一个时辰以后,葵花的籽粒已经全部脱完,摊平晾在场院之内,并派有专门人看守。

剩下的盘子放到院外晾干,可以用于喂养,生产建设兵团养的牛羊。

那些辣椒皮也被挂在玉米楼子的屋顶下,赵启捡了几串放在焦海命人装好的玉米旁边。

一直到傍晚时分,赵启和皇甫英才在警卫营的保护下起身返回洛阳。

随行的还有两架马车,车上装着一些没有成熟的玉米、辣椒皮、一些葵花籽、西红柿等。

此时,月亮已经挂在天空之上,马上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月光洒在大地上,皎洁的月光将大地万物照耀的一片银色。

赵启和皇甫英骑在马上,并排缓慢的向前行进,皇甫英痴痴的看着赵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