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平定中原 - 重整河山之南北朝 - 山巅之清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1章:平定中原

豪天放点了点头道:“我的意思也是这样,这些隐患不能全部留给少帅去处置!”“大家都应该清楚,此次战斗结束之后,那么就面临着一个建国的问题。”

“我们身为少帅的将领,该承担的就由我们去承担吧,这些杀戮的恶名就不要留给少帅了!”

众人看向豪天放,纷纷郑重的点头。

正在这时,通讯员拿着电报进入帐中道:“报告军长,少帅来电!”

豪天放道:“念吧!”

通讯员将赵启的电文念了一遍。

豪天放端起酒杯,示意众人举杯干了一杯才说道:“看来这短暂的相聚又要分别了,我们还要回各自的驻军区域,进行下一步的清剿行动和土地改革。”

赵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在座的就会在洛阳在此相见!”

几人听了,瞬间反应过来,纷纷点头。

第二天一早,众人分别告辞,赵明向郭子建的第七军交接完后。

赵明传下命令:

海军一团三个营回番禺港驻防,其余两个营留在泉州港驻防。

海军二团驻防东海省,其中两个营驻守南端港口,三个营驻守北端港口。

海军三团两个营驻守碣石港,三个营驻守辽东港。

海军四团驻守南海省三个营,驻守交州北省两个营。

没有参加此次战役的是驻扎在黄海省的一个团和驻扎在南部第八军区的两个团。

其余五个团分别驻防于长江西至武昌,东至出海口一线,驻防的同时协助各地调运物资。

豪天放、雷声分别将占领区域的防务交给第四军和武鹏率领的两万人,然后带着第十军赵明的海军运过长江,先到达历阳。

第十军在历阳休整了两日后,豪天放带领第十军走陆路,过淮水浮桥,向洛阳方向行进!

赵启则带领警卫营和野狼团由赵明的海军运至襄阳,贺俊生同行,从襄阳登陆,向洛阳方向行进。

洛阳的少帅府内,原来赵启布置的一间大房子内,屋的正当中放了一个巨大的沙盘。

自从赵启离开洛阳后,赵开和郭淮便在这里成立了一个后勤指挥部。

后勤指挥部包括生产建设兵团、政工委员会成员、内阁人事部、军事委员会后勤部、军事委员会装备部、还有内阁的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一个后勤总指挥部。

每一场大的战斗都不仅仅是部队之间的厮杀,他还包含很多综合性的因素。

比如:财力、粮食储备、粮食的运输、兵器打造及储备、各种后勤物资的供应。

还有在占领区内,为了达到能够迅速恢复秩序,而筹备的各方面人员,这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

赵启此次剿灭东晋调拨了近三十万的部队,如果再加上那些调配的各地为了保障后勤跟随大部队的生产建设兵团人员,后勤和装备部的运输人员,整个前方参与作战和参与整个后勤的人可能要达到六十余万人。

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是非常巨大消耗,最起码在那个那个时代,运输这些粮食和物资就需要耗费巨大。

好在赵系这些年,因为生产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土地的不断开垦,粮食储备非常丰富。

而且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无论是生产建设兵团还是各省的百姓,都非常积极踊跃的支持部队的后勤运输。

有很多百姓甚至自带干粮支援后勤运输。

那些长江沿岸和淮水沿岸的渔民付出很多。各个方面征集的船只、水手众多,将十几万部队运过去,这是何等的运力。

再加之赵启为了剿灭东晋,提前几年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在与东晋交界处建了很多粮食储备仓库。

在东晋境内的赵家商业也在逐年不断的收购粮食,然后秘密的储存在事先规划好的区域内。

这么多充分的准备,才足以支撑一场战争。

自从战争开始后,赵开和郭淮就一直吃住在这儿指挥部。

各方面消息通过电报不断传来,他二人也是通过电报不断的调整各方面人员、物资尽最大的程度供应前线。

生产建设兵团的总指挥赵承和政委蒋哲也日夜在指挥部内调动附近的生产建设兵团,配合支援前线。

赵才、赵义、赵忠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调配着各方物资。

刘芳雪有时来到前面,看见灯火通明的大厅内,人们忙忙碌碌的样子,也长叹了一声。

每日只能吩咐厨房多准备吃喝饮食,给这些忙碌的人加足营养。

这些人都是赵系历次战争中的幕后英雄,每一次战争都离不开后勤补给。

而赵系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才是赵启每战必胜的重要基础因素。

当历阳军事指挥部内传来已经取得战斗胜利的消息后。

指挥部内所有人都欢欣雀跃,大家的兴奋无以言表。

虽然他们脸上挂着疲惫的神情,但是作为后勤指挥部,目前还不能停止工作。

因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需要各地开展土地改革,建立行政机构,还要解决广大人民吃饭的问题。

这众多的部队还都驻扎在前线,因此在各地还没有彻底步入正轨之前,这个后勤指挥部就会持续的工作着。

这时,通讯员跑过来报告道:“王爷,少帅来电,军事指挥部已经撤离历阳!”

“豪天放率领第十军过淮水回转洛阳驻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