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东晋内乱
公元328年,苏峻和祖约起兵造反,比真正的历史上苏峻叛乱晚了一年。这或许就是因为赵启而改变,致使司马绍多活了一年,苏峻叛乱也晚到了一年。
苏峻祖约起兵之后,开始时庾亮并没有慌乱,而是显得自信满满。
江州刺史温峤知道苏峻没有遵从朝廷命令,便飞鸽传书给温家细作监视苏峻。
后来得知苏峻联络祖约相约起兵,便立即打算率兵到建康,保卫都城建康。
温峤同时上奏朝廷,但庾亮给温峤的答复是命温峤镇守江州,不可擅离职守。
几日后庾亮任命卞壸为尚书令、领右卫将军,会稽内史王舒行扬州刺史事,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等诸郡军事,以防备苏峻。
此时,尚书左仆射孔坦和司徒司马陶回到都城建康司徒王导府内。
王导听家人禀报说尚书左仆射孔坦和司徒司马陶求见。马上道:“快请进来!他也起身到会客室门前迎接!”
三人见面后互相施礼,王导忙将二人让到会客室内有仆人现茶。
王导率先抱拳拱手道:“二位大人今日来到我的府上,不知所为何故?”
尚书左仆射孔坦抱拳拱手道:“王大人,如今苏峻叛乱,江山危在旦夕,我等岂能无动于衷?”
“我与司马大人判断,苏峻必然沿阜陵县进军。我军当在苏峻军到达阜陵之前赶到阜陵迎战,并派一员大将率重兵守住当利口。”
当利口是后世安徽和县东南,当利水入江入口,是长江下游北岸的要地。
王导手捻须髯沉思着。
孔坦看了看王敦的反应,接着说道:“这样一来便可拦截住苏峻军,使其不能渡江。”
“这时朝廷便可以组织各处兵马,到达阜陵,而一战决胜。”
“反过来说,即使苏峻不进攻,守军也可趁机向历阳进攻,剿灭苏峻叛军。”
“但一旦让苏峻率军打过长江,整个人心就会惊慌失措,那时我们便难以和苏峻抗衡,请求司徒大人务必说服中书令,把握好时机啊!”
尚书左仆射苏坦和司徒司马陶二人起身,躬身施礼道:“就拜托司徒大人了!”
王导忙起身相搀道:“二位大人不可如此多礼,此事也是王导应尽之责,我马上就赶奔中书令大人府中,与他陈破厉害,希望他能接受意见。”
王导马上令人备马,匆匆忙忙来到中书令庾亮的府中。
庾亮听说王导到来,也赶忙亲自出门迎接。
二人进屋,分宾主落座之后,仆人献茶。
庾亮拱手道:“不知司徒大人到我的府上,所谓何故?”
王导也拱手道:“刚才尚书左仆射苏坦和司徒司马陶二人到了我的府上。二人提议阜陵迎战敌军,并派一员大将率重兵守住当利口。这样就可以在江北解决问题。我也觉得他二人说的也很有道理,特地前来提醒庾大人!”
庾亮坐在那里,听着王导说的这番话,不以为然,但表面上不能让王导难堪,忙拱手道:“司徒大人所提建议,我会慎重考虑,请司徒大人放心!”
三日后,前方传来消息,苏峻将领韩晃和张健攻陷姑孰,并夺取当地府库的盐米。
庾亮接到消息后追悔莫及,后悔没听从王导的建议。
随着苏峻的叛军越来越逼近都城建康,京师全面戒严。
太后和小皇帝发布旨意,庾亮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庾亮此时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庾亮的弟弟庾翼并无功名,以白衣之身率领数百人防守石头城。
庾亮又传命左卫将军赵胤为历阳太守,又命左将军司马流镇守慈湖,用以对抗苏峻叛军。
宣城内史桓彝也率领本部人马开始讨伐苏峻,在芜湖碰到了苏峻的一支小部队,两军经过混战,桓彝击败苏峻的这支小股部队并占据芜湖。
徐州刺史郗鉴也请命领兵向南进军保卫建康,但庾亮以防备淮水以北赵启军为由拒绝了桓彝的请求。
江州刺史温峤率兵屯驻寻阳,随时准备出兵反击苏峻祖约叛军。
这时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
司马流率军在慈湖迎击苏峻祖约叛军,被苏峻大将韩晃杀的大败,司马流也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苏峻祖约叛军直指芜湖,桓彝也被韩晃杀的大败,退守广德。
苏峻祖约叛军则进一步逼近建康,各处抵御的军队都纷纷战败。
苏峻率领叛军即将到达蒋陵覆舟山(蒋陵是指三国时吴国孙权的陵墓,覆舟山是后世的九华山公园)。
从事中郎陶回预料苏峻将绕过重兵驻守的石头城,他匆匆忙忙来见中书令庾亮。
庾亮听到从事中郎陶回求见,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陶回进屋后施礼已毕,落座后。余亮看向陶回
陶回忙拱手道:“庾大人,苏峻知道石头有重兵守卫,不敢直下,必定会朝小丹杨南路步行而来,应当在此设伏兵截击苏峻叛军,可以一战而擒苏峻。”
庾亮只是皱了皱眉道:“陶大人,不用担心,我已做了周密部署!”
陶回点了点头,便告辞退了出去。
其实,庾亮根本就没有在小丹阳南路部署军队。从余亮的内心深处是非常自负的,他最反对别人,对他指手画脚来教他怎样做事
而实际上,庾亮其人的军事指挥才能连纸上谈兵都谈不上。
此时,他唯一的依靠,便是驻守在建康城外的两万新训练的新军。
而苏峻果然如陶回料想的那样绕经小丹杨道进攻建康,更奇葩的是还在小丹阳小道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