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科研成果
皇甫英推了赵启一把道:“堂堂少帅,在这书房之中,让人看见成何体统!好啦,我也不逗你了,还是跟你说吧!”“我们试制了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已经实验成功。”
“前几天我们找了一条小河,做了现场实验,这几天各方面表现都过关。”
“洛阳科研院还用钨丝制成了白炽灯泡。”
“后世的时候在洛阳以西的小浪底附近就有一个大型的水电站的。”
“我们要建这个水电站一方面可以防洪,沉淀黄河上游来的泥沙,防止下游河床不断升高。
“另一方面可以制作一些大型的水力发电机,用于发电。”
“我粗略地测算了一下,如果能够建成暂时可以满足长安和洛阳这一带地区的供电问题。”
“我们从可以省略蒸汽时代,跨到电力时代,生产效率就会极大的提高!”
“你说说,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我的少帅大人!”
赵启听了也很高兴,虽然这水利发电机理论上并不是很难,但真正在那个时间那种条件下能够做成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上前搂过皇甫英,吻了一下道:“我的夫人就是能干!看你的表情好像不止这一件事,还有什么都说出来吧!”
皇甫英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我看你呀,粘上毛比猴都精!”
长安科研院和关中省炼钢厂合作,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反复试制,轨道钢已经试制成功!”
“那么下一步我们就能够生产火车轨道,现在蒸汽机火车的制作已经不是问题。
我们经过论证,觉得现在长安和洛阳之间试着修一条铁路,在这条铁路上,再不断的优化蒸汽机火车的各方面条件,对于这一点,老公惊不惊喜呀?
赵启高兴的上前抱住皇甫英,在地上转了两圈。
轨道钢的试制成功,绝对是炼钢方面的一个突破,有了轨道钢,便可修建铁路。
那样就直接拉短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会给赵系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
“好!好!太好了!我的夫人如此能干,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奖励你呢?还有惊喜吗?”赵启道。
黄福英神秘的一笑道:“那要看你的表现了!”
“哎呀,夫人,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吧!”赵启急道。
皇甫英继续说道:“老公,你觉得中国历史上决定人口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赵启看了看皇甫英道:“这一点不难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粮食是决定人口的第一要素。”
皇甫英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再想一想,决定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
赵启看着皇甫英一本正经的样子,也接着说道:“决定粮食的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土地面积,种子情况,耕作条件,气候情况,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土地的肥力。”
皇甫英点点头道:“看来我老公还是博学多才的人,看问题全面又有重点。”
“那你还记得后世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人口剧增?”
“出现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在后世的一战之后,一战之后,科学家研制出了如何制取氮,从而研制出了化肥。”
“化肥的出现,使粮食产量翻了两三倍不止,还有一点就是青霉素的出现!”
“多少年来,之所以人类疾病的治愈力率不高,主要因素就是细菌的感染。”
“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为什么能够有那么高的死亡率?”
“就是因为人受伤之后无法抑制细菌感染,造成死亡普通百姓当中一次外伤乃至一次外感,便很难抵御细菌的攻击,从而失去性命。”
“这也是人类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寿命相对要短的因素之一。”
“自从有了青霉素,人类对抗细菌感染就有了武器,从而降低了因为各种感染而造成的死亡。”
皇甫英撅着嘴道:“你什么都知道,本想给你个惊喜都办不到,不过反过来说,我也高兴得很,有这样的老公,才与我这才女般配!”
皇甫英又接着说道:“我接手科研院之时,便想到要搞几个大项目。
也帮你推进一下这个时代的进程,总而言之,你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历史,那我们就帮你把他再往前推一步!
于是我就苦思冥想,想到后世改变世界进程的因素。
于是我便想到了粮食,但当我得知老公也为此苦思冥想,还专门派人到南美一带。就只为了高产的玉米、土豆及红薯类的种子。
我便下定决心要从另一个角度开辟出一条路来,那便是提高单位亩产量。
提高亩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肥料,普通的农家肥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况且也无法达到更广泛程度的应用。
于是我便想到如何提取氮,但根据后世的知识储备,便命长安科研院专门成立一个课题组,专门研制氮的制取。
我给出了他们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按照这种思路去制作相关设备。
好在有了最近研发成功的单缸内燃机,有了这个动力便给设备加压。
经过反复的设置,目前可以小批量的提纯出氮,有了氮便可以生产化肥,还可以制成一个类型的炸药。
现在,长安科研院已经在秦岭山中在当地生产建设兵团的协助下建设了一个小型的试验设备。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之上,我们不断地扩大设备规模,以后就能规模化的提纯氮,那就具备了生产化肥的首要条件。老公,你说惊不惊喜呀?”
皇甫英面露得意的表情,赵启上前抱住皇甫英,吻了一下道:“太好啦!快说说那一方面!”
皇甫英得意的又接着说道:“我又让洛阳科研院分出一个项目组,又从洛阳高等学院医学院调了两名医生加入进来。
根据我给出的资料和思路,他们现在已经在实验室中反复实验,现在已经能够提纯出青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