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剿灭海盗(2)
海军的十五艘战船向那些停在海边的船只包抄过去。望远镜中赵启看见岸上的人有的登上船,有的在岸边,准备好了弓箭,看样子要反击。
只见那包抄的十五艘战船当中处于指挥位置的大船船台上通讯员打出了旗语。
有两艘战舰调转船头,将船身对准那些船只,船舷的炮口露了出来,随着“轰!轰!轰!”的几声炮响,停在岸边的三只船被拦腰炸断,只剩一些木板漂在水面。
这巨大的爆炸声将那些要反抗的海盗全部惊呆了!最终在战士们的喊话中放下武器,蹲在岸边!
大船抛锚,放下很多小船,战士们从绳梯下到小船,上了海岛。
战士们将那些人武器收缴,甄别出了六个头领,赵启这时也在赵明的陪同下来到海岛上。
他围着这几个头领转了一圈问道:“你们是自己说,还是等人问了再说。”
一个头领道:“我们都是渔民,聚在一起也是为了打鱼方便!请官爷开恩!”
“奥?”赵启笑了笑道:“我没空在这听你编瞎话,来人!让他们这六个人中有愿意主动招供的留下,其余拉下去砍了!”
一声令下,有几个战士上前围住这几个人,一名战士问道:“有愿意招供的吗?没有就都拉下去砍了!”
那六个人中立刻有三个人马上做出了回应道:“我说!我说!我说!”
刚才说话的那个人回头恶狠狠的看着那三个人。
赵启看了他一眼吩咐道:“把他就地给我砍了!”
一名战士抽出横刀,刀光一闪,那个人的头颅便被砍落在地,鲜血喷出很远。
其他五个人吓得连忙跪倒求饶道:“我们说!什么都说!饶命!”
赵启道:“要说就赶紧说,不要耽误事,否则跟他的下场一样!”
然后吩咐旁边的战士道:“把他们带到旁边分别审讯,如有说假话者立即砍了!”
“是!”战士们敬礼道。
旁边那五个人吓得连忙道:“我们绝不敢隐瞒!”
这时,分别有战士上前,没两人押走一人,分别单独询问,以防他们有所隐瞒。
经过审问才得知,这泰山省周边岛屿的海盗一共有十一家,这十一家海盗的总头领姓管,名叫管洪飞,是海盗世家。
三国时有个管彦领人在青州造反,曹操先后派乐进、李典、张郃几次出兵围剿,这管彦便带人逃到大海之上做了职业海盗。
就这样管家一直以这些岛屿为老巢,就做了海盗,的劫掠青州沿海村镇,因为个政权当时没有海军,因此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通过这五个头领的交待,才了解到附近都有哪些岛屿上有海盗居住?兵力多少?有多少船只等详细情况。
赵明名人根据情报在海图上做了详细标注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了下一部行动方案。
赵明命人搜索整个岛屿,将岛上的物资和财物全部搬运到大船之上,将被俘虏的海盗全部押上大船的底仓,严加看管。
有了这几个头领的情报,相对来说对整个行动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赵明根据制定的方案,海军各船开始向渤海湾内拉网式搜寻,沿途一个一个海岛上搜寻,收获颇丰。
俘虏海盗一千余人,甄别出头领审讯完后,当即斩杀!缴获各种财务、粮食众多,赵明命人搬出部分压舱石,将缴获全部装上大船。
长山岛,是在众多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岛,分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中间只有一处狭窄的通道相连。
管洪飞就盘踞着在这长山岛之中。他是这众多海盗之中实力最强的,手下有四五千人之众。
赵明跟赵启商议后,决定于今夜晚间三更时分对长山岛实施包抄。
海军舰船从左右迂回包围长山岛后,战士们悄悄登岸,一举将这会儿海盗全部剿灭,永远清除后患。
赵琪点头同意了照明的方案,海军三个团的船只在长山岛外围的其他海岛侧面隐蔽起来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定更天赵明的海军舰船开始按着既定的方案,向前缓慢的行驶。
一团负责包围北长山岛,二团和三团负责包围南长山岛,二更时分,各个团用电报汇报已经将到达预定位置,将长山岛团团包围。
海军舰船将船舷对准海岛方向,黑洞洞的炮口也从船舷炮窗伸了出来,然后船只抛锚。
各个大船上放下了无数的小船,战士们都登上小船,悄悄的在那里等待三更时分的到来。
今日晚间恰逢月初,月亮只剩下一丝月牙,发出微弱的光,天空中繁星闪烁,海面也非常平静。
海岛上二更时还有很多成片的灯光,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光渐渐都熄灭了,除了几处值哨的灯光之外,其他地方是一片漆黑。
三更时分一到,战士们悄悄的划动着小船,向海岛行去。
多少年来,从三国到魏,从西晋到后赵,纷繁的政权更迭,给他们创造了生存机会。
这些政权一直拿他们没有办法,而且各个政权也对他们持一个很不屑的态度,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考虑他们。
而且后来这些海盗也学得精明起来,不在附近打劫,而是将船队开得很远,打劫远方的沿海的城镇。
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便也相安无事,加之大海作为天然的屏障,因此他们长久以来防守长期松懈,只有几处值哨的海盗在那里睡觉。
时间不大,战士们纷纷登上海岛,大家都将枪支装好子弹、上膛、甩出刺刀,全神戒备的向前推进。
海军特战营的战士在营长谷筠的带领下,在前面负责扫平障碍,这些特战队员先后将给岛上那些值哨的士兵全部干掉。
谷筠带领两个连的特战营战士奔着中间有亮光的那座高大的房子而来。
离房子还有四五十米处,谷筠打了几个特战手势,战士们分做两路,从左右向前摸去。
谷筠则继续向前,中间这做房子非常高大,院子也非常大,门前有一个旗杆,大厅内人声鼎沸,听声音得有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