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谋划高句丽(1)
赵启的各项命令发出后,整个塞外都动了起来,对于整个东部鲜卑控制地区的鲜卑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并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那时的游牧民族政权还处于奴隶制的形态,这些鲜卑的普通民众只不过是那些鲜卑贵族的奴隶,大字都不识一个,没有国的情怀,只有家的意识。
只不过是在那些原有鲜卑贵族的带领下,不得不跟随着做一些那些贵族想做的事情。
如今各部之间被打乱重新融合,这些鲜卑民众之间并不熟悉。
于此同时,赵启传令:
在平城附近建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
在代郡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在广宁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在原鲜卑宇文部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
在鲜卑段部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在鲜卑慕容部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
在西辽河东界成立边境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
而且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后又不用忙于奔波,有吃有喝,只要认真工作就可以了,短时间内整个新占领的区域内便已经安定下来。
政工部的工作人员根据鲜卑民众目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宣传手段。
那就是把一切东西都简化说,让那些普通鲜卑民众听得懂的话。
直接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不用再向奴才一样的活着,可以有自己的人格,大家之间都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只要大家认真工作就可以了,有吃的,有喝的,不用再出去拼命,不用再到处去征战。
简单的宣传后,就在那些普通的鲜卑民众间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人也逐渐的积极起来。
他们响应各自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号召,开展积极参与各种劳动以及修缮边境处的防御设施。
各个生产建设兵团旁边都有正规军驻扎,这些军队平时的训练表现,那些普通的鲜卑民众都看在眼里,心里感觉到非常惊讶。
这支部队既不欺负百姓,也不劫掠百姓的财物,对待百姓还和颜悦色,让他们感到新奇,也亲切。
这些战士训练起来非常刻苦认真,非常正规。
后来这些鲜卑民众也知道,这些部队的战士们待遇非常好,而且家属因为家里有参军会受到各种照顾。
慢慢的与各地驻军的交流也变得频繁起来,这种军民融合给这些鲜卑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他们第一次觉得这些管理者和军队真正的把他们当做人一样看待。
不像那些鲜卑贵族,拿他们跟牲口一样当做财富。
每当遇到做错事情或者特殊情况时,根本不把他们的生命当一回事,说打击打说骂就骂,有时被打死也是很正常的。
各地区驻军派出部队进入燕山山脉中,清剿各地残余势力和土匪,各部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塞外赵系所管辖的区域内变得安定起来。
幽州省各地建立的工厂生产的日用品也源源不断的补给给这些处于边境的生产建设兵团,这些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这一日,在柳城少帅府的大会客室中,赵启、赵明、雷声、豪天放、牟英杰、王宇成、刘崇、王春以及已经病愈赶来的童乐瑶的师兄李楚等人都在座。
会客室中两面放着几盆炭火,炭火烧的很旺,炭火烧的红通通的,把整个会客室烤得暖洋洋的,童乐瑶领着警卫给大家逐一端来茶水,然后坐在赵启身后的小桌旁。
会客室地当中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上将整个塞外鲜卑区域、高句丽区域、朝鲜半岛区域和向东北更远的区域标注的非常清晰。
会客室的一面墙上还挂了几幅大的地图,这几张地图都是一个细节区域的详细地图。
赵启首先说道:“前几日,幽州省已经发来电文,那边已经派出特使赶往高句丽,以向高句丽索要慕容翰为借口,试探一下高句丽的反应,然后我们下一步再做出针对性的策略。”
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年开春以后,一方面我们要组织现在占领的塞外区域的各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大量开垦荒地以确保粮食供应在当地解决。
目前,农业部的生产技术员勘察到整个西辽河流域以及上游的弱落水和乌梁素水流域土壤肥沃,很多平坦的地方都可以大量开垦农田,按以往的气候记录看无霜期可以满足耕种差不多大多数的农作物。
在弱落水以北,西辽河以北地区,我们的驻军数次出击,将附近的游牧部族已经驱赶到更北的地方,短期内塞外辖区内不会受到北界威胁。
但就目前整个区域的情况看,那么我们下一步的军事方面该有怎样的行动?大家说说看。
豪天放首先站起身向赵启敬礼道:“少帅,我带领本次统帅人马一万人就可以长驱直入杀到高句丽境内。将那高句丽的王族一网打尽即可,现在凭咱们的军事实力,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赵启点点头,没有表态,示意他坐下。又看向了其他人。
李楚站起身拱手道:“少帅承蒙少帅属下救命之恩,现在我的伤势已经痊愈,刚才豪将军请令,我愿到豪将军部下随军出征,以报少帅恩德!”
赵启点点头,也未发表评论,示意他坐下。
这时,赵明站起身敬了个军礼道:“少帅,我认为当前的局势下还是要先稳定我们新占领的区域。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出击,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派出精锐部队,不断的骚扰高句丽,然后有可能的情况下,实时的夺取其财富、钱粮和人口,消耗对方的实力。
待我们准备充分后,我们后方全部安定之后,便可一鼓作气拿下高句丽,甚至更远的地方。
赵启点点头,也示意他坐下。
王春这时站起身向赵启拱手行礼道:“少帅,我说几句,请在座的诸位指正!”
“眼下情况我们进攻高句丽的时机还不成熟,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任何一次出兵,必须先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对高句丽内部了解还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步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详细了解高句丽的具体情况。”
“第二,以我们目前的军事实力取得一个地区并不是难事,这一点我十分相信在座的诸位将军。